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及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意见中,没有直接提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但明确提出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实际上也明确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自贸区内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融改革方面,提出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包括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2013年12月2日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即“金改三十条”),强调在“服务实体经济,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的思想指导下,坚持开放创新、先行先试,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着力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化外汇管理改革。[4]上海自贸区的上述金融安排,对于进一步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先行先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一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对其货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之一。一国货币的国际化需要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的支撑,而要建设发达的金融体系,推动利率市场化是关键。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资金价格才能不被割裂,资金的流动性才能提高,才能增加货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影响到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如果利率未市场化,商业银行就无法对资金准确、合理定价,从而影响本国货币跨境贸易结算产品的设计,抑制了本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是利率市场化程度影响货币跨国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下,利率的微小变动将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利率水平提高,资金流入增加,利率水平降低,资金流出增加。如果一国对利率管制较为严格,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流动方向和流动规模必然受到影响。

三是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减少资本的套利机会,推动货币国际化的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金融市场,易形成套利机会和套利预期,导致投机性资金大规模流入,不利于货币国际化的稳健发展;而在利率实现市场化的情况下,套利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利率趋于一致,从而减少套利的机会和空间,减少投机性资本的流动,增加投资性、保值性资本的流动需求,从而有利于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当前我国进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交错推进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人民币的跨境结算业务的进一步推进,急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陈刚,2012[215])。一方面,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存在下限的情况下,境内外利差导致的套利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规模,但这些结算业务主要是基于套利性而非真实性,不利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推出后,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导致了境内人民币贷款利率高于境外人民币贷款利率,而境外市场人民币贷款利率高于其他货币利率,从而影响了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利率存在管制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人民币利率的敏感性较低,从而影响了其在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上海自贸区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试,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www.xing528.com)

(二)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为汇率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包括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实现汇率的双向波动,构建更加健全的外汇市场,建立透明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及自贸区内的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活动,必然要求汇率实现市场化,同时这也是在自贸区内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要求。前述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及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意见中,没有直接提及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但明确提出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实际上也明确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求才能达到真正的均衡,套利空间才能得以释放,尤其是减少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套利机会,使资本趋于长期化,从而保证了人民币国际化所要求的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的自由兑换是指一国货币持有者可因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的货币,按市场汇率兑换成他国货币的过程,包括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其中,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一国取消对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与转移的各种限制,而资本项目可兑换则指一国货币当局取消对资本流入流出的汇兑限制,一般认为,取消对资本账户下短期金融资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引起的外汇收支的各种兑换限制,使资本能够自由出入境,就实现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5]中国于1996年12月1日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根据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人民币不可兑换项目还有4项,占比10%;部分可兑换项目包括22 项,占比55%;基本可兑换项目有14 项,占比35%。而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在其货币可自由兑换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货币国际化过程包含货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过程。因此,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然要进一步推动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上海自贸区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先行先试,有利于资本的跨境投融资,促进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推动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从而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

(四)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形成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货币国际化与相关离岸金融市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货币国际化有助于相关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岸金融市场是其货币国际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连平,2012[216])。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上,大量的非居民可以规避中国大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并获得税收上的优惠,从而可以低成本地从事人民币各项金融交易活动;而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各种金融交易,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人民币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规模;同时,通过密切关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相关活动和交易规则,有助于监管当局研究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因此,在自贸区内建设离岸金融中心,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