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跨境人民币业务无论在经常项目下还是资本项目下均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见表8-4)。
(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情况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自2009年试点以来,在区域范围和业务范围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业务规模上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见图8-4、图8-5)。2009年,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8 亿元,2010 年的结算金额为5 063.4 亿元,2011年扩大到2.08 万亿元,2012 年和2013 年分别为2.94 亿元、4.63亿元。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方面,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1.65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3%,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5 613亿元,同比增长84%。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业务方面,银行累计办理数额为1 930.9亿元。此外,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收付情况看,试点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出口实收远低于进口实收,尤其是在货物的进口贸易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跛足”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如2010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出口结算金额18.6亿元,货物贸易进口结算金额181.3亿元,货币贸易结算收付比约1∶10;2010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别为1∶8.64、1∶8.86。2011年之后,人民币结算收付不平衡显著改善,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其他经常项目的全年收付比为1∶1.7,大于2010年的1∶5.5,2012年和2013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1.2、1∶1.46,2014年第一季度的收付比为1∶2。
表8-4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历程
续表
(www.xing528.com)
图8-4 2010年1月—2011年12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按月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对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上述“跛足”现象,学者展开了较为激烈的争论。何帆等(2011)[206]指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企业更愿意接受人民币付款而不是支付人民币、人民币有限的境外市场存量增加了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的难度、结算试点本来更加偏重于用人民币支付进口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跛足”现象。“跛足”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推高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何帆等,2011[206];张斌,2011a[207];张明,2011a[208]),也使大多数中国进口企业无法获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余永定,2011[209])。同时,在人民币FDI、人民币QFII等有利于人民币回流的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跛足”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将加剧大陆的流动性过剩(张明,2011b[210]);当前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实际上表现为境外企业或居民将所持美元、港币等相对弱币资产置换人民币相对强币资产的过程,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人民币贸易结算越多,中国大陆承担的福利损失也将越大(张斌,2011b[211])。王信(2011)[212]、何东和马骏(2011)[213]等则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流出大于流入的这种不对称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形成人民币离岸市场,还有利于降低国内的流动性压力,而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并不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即使是由于人民币跨境结算而增加的外汇储备部分只要人民币在境外不回流,也就不会增加国内流动性;而更重要的是2011年之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收付比已明显提升,“跛足”现象并不严重。
图8-5 2012年1月—2014年3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按月情况
(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业务发展情况
首先,在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方面,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风险可控、稳步有序”的原则,开展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个案试点。2010年所有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资427 亿元,获得批准的跨境融资人民币结算试点项目有16个、获批金额为814亿元,已放贷13个、金额275亿元。人民银行在2011年1月和10月先后公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获准的境内企业可使用人民币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境外的企业和个人也可根据规定以人民币对大陆直接投资,从而掀开了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业务发展新的一页。
其次,在跨境金融投资人民币结算方面,2010年8月,人民银行允许境外央行、港澳清算行、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以人民币进行投资。截至2013年年底,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达138家;截至2014年3月,境外机构和个人所持有的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总额达3.56 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额为5 123.49亿元,较2013年年末增加1 134亿元。2011年12月开始试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截至2014 年一季度末,RQFII的资产规模总额为555.69亿元人民币,但额度实际使用率较低,仅为27.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