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规则,以及国家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整套安排和惯例,其内容包括货币本位、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和国际清偿力的供应等。国际货币体系在对这些内容进行制度安排时,可以采取各国所正式达成的条约和协议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承认各国在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惯例的形式(姜波克,1999[6])。
从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作为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一种规则、协定或惯例,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
首先,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上,一旦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形成,其他国家就可以无成本地获得该货币体系带来的好处;且一个国家对这些规则或惯例的使用并不妨碍其他国家的使用。
其次,在外部性上,当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时,就存在正的外部性,当其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矛盾时,就存在负外部性,此时对负外部性的治理,即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或提供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当于提供了公共产品。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实际上是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从适应到不适应,然后出现危机,于是对旧体系进行改革,最终形成新体系的过程。
再次,在公共产品的非中性和代际性上,尤其是非中性或有偏性上,国际货币体系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国际货币体系体现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发展中国家受益较少,一些国家甚至还遭受这些规则的损害;这种受益和受损的有偏性及其程度是随时间变化的,表现为实力逐渐衰落的国家受益减少,实力不断增强的国家有能力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受损减少。譬如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操纵,其制定的规则也主要是从发达国家的情况出发,但实施的对象却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有关援助条件的苛刻限定,不仅不能解决受援国的困难,有时还会阻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随着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必然要求增加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话语权,减少有关受援条件的苛刻性。(www.xing528.com)
在代际性上,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由此导致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不但影响当代人,而且影响未来若干代人,因此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提供或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代际问题。
最后,在存量外部性上,国际货币体系有两种表现:一是路径依赖性,除非新的体系带来的收益大于当前体系的损失,否则不会偏离当前的体系;二是国际货币的使用具有网络外部性,即一国在决定使用某种国际货币时,往往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各国都倾向于选择被使用最多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两种表现实际上就是其“声誉”存量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货币体系看成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公共产品,即全球公共产品,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或提供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就相当于提供了全球公共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