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区是德国乃至西欧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一度被誉为欧洲工业的心脏。其主要煤炭资源型城市包括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20世纪50年代末该区矿工超过50万人,但是在10年之后,该地区受煤炭采掘成本上升、国际大宗市场崛起带来的大量廉价石油、煤炭冲击,一些能耗巨大的行业,如造船业逐步由欧洲向新兴国家和新兴市场迁徙,导致该地区的发展进入停滞状态,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标志了该地区工业文明衰落的开始。然而,最近10年鲁尔区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飞速提升,走出了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转型之路。其转型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四大方面:
(1)对转型问题进行科学规划
对于鲁尔区的转型发展问题,其政府的选择与休斯敦截然不同,主要靠吸纳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制定转型规划。首先由州政府和当地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框架,再引入具体规划部门、高校等学术团体和居民意见制定具体细则。对于规划中较为核心的问题若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议,会首先邀请国际专家参与进来,若问题仍然解决不了最终会选择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对发展方向作出抉择。规划确定后,要首先通过当地城市或城镇议会形成决议,并通过立法,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监督和执行。鲁尔区的转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由于有较强的政府规划,所以不同阶段的转型思路和成效较为明晰。20世纪70年代之前为第一个转型阶段,以改造旧产业为主。第二阶段自1970年至1989年,鲁尔区开始了对传统煤炭行业用地进行综合整改,拆除或搬离了部分产能落后的工厂企业,重新规划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1985年颁布了第一个针对鲁尔区单独的地区性产业结构政策,将转型重点向新型产业孵化转移,加大对人才、科研、教育方面的投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鲁尔区的转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是攻坚克难和较为不出成果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鲁尔区实行了区域综合整治与复兴计划,开始由自然资源采掘型向环境生态友好型转变。对于旧的工业用地和废弃地开始了长达17年的改造和再利用。根据城市特点重新进行产业布局,将巨大的单一化、功能化的工业区转化为划分单元、灵活度高、功能混合的多元经济体。2007年“未来鲁尔”的倡议,标志着鲁尔区转型进入第四阶段,确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城市功能转型和升级方向。在此基础上,鲁尔区重新制定了城市规划,域内城市发展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不再在建设中一味打造大型工业中心城市或城市政治经济综合体,而是在促进域内城镇平衡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大型区域统一规划对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破坏,使城市能够保留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
(2)以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动地区污染治理,恢复城市生态环境
鲁尔区针对其煤炭行业文化遗产多且集中的特点,打造“工业文化”,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工业旅游之路”和“工业文化之路”打造了两条旅游主线,将周边废弃的工业用地和废弃建筑连接起来,改造成独特的文化旅游景点。此外,经过长达40多年的努力,2010年鲁尔区内的埃森市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至此,鲁尔区内形成了囊括超过3500个文化遗产、200个博物馆、200个剧院与音乐厅、6个交响乐团和5个芭蕾舞团的文化产业。大型演出和文化活动的举办除了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城市形象外,也对城市的卫生和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旧矿区和废弃矿区改造过程中,政府出资66%,州政府和当地配套剩余资金,在鲁尔河上修建了超过100个污水处理设施,将矿区的塌陷和积水区改造为湖泊疗养胜地,原先的矿区已经变成了包含了3000多个公园的绿色湿地。(www.xing528.com)
(3)高度重视科教兴城,以人为本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鲁尔区自身的科研环境较好,享誉全球的亚琛工业大学、杜塞尔多夫医科大学、科隆大学和波恩大学,加之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等国家级的研发机构,使鲁尔区研发方面的实力雄厚。在19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又有针对性地在波鸿和多特蒙德等地创建了一大批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批大学搭建起从研究到应用之间的人才纽带,成为产学研的桥梁,完善了德国对于工人职业素质的培养计划,而对职业经理人的在职教育也更具有针对性,这种模式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劳动力的转型。
鲁尔区的转型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该地区已经成功地从一个以传统煤炭采掘行业为核心的工业区,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为基础、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区。其次,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思路明晰、规划清楚,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分工明确,没有一味地清理改造或全盘舍弃,各方意见能够得到充分考量,各方利益达到了最大化的保护。一方面,其对传统的煤炭行业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了规模经济和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作业,其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96%,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兼顾了非煤行业发展,提高了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通过促进通信、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将煤炭产值占比降低至全区的16%。鲁尔区在大力培养劳动者技能、成立协同度更高的各级政府协调机构和优化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转型中也有一些特殊性问题值得重视。第一,鲁尔区的转型周期极长,前40年业界普遍不看好其转型前景,许多措施直到2007年左右才慢慢显示出效果。这也验证了前文通过结构方程得出的结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直接向非煤行业进行转型,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程度更高但在短期很难展现出显著效果。这种以巨额财政支出为条件的转型,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够效仿的。即便是对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在欧洲名列前茅的德国而言,也转型得步履维艰,其经验甚至无法被同属欧洲的乌克兰顿涅斯克所复制。第二,在市场调控和政府规划的角力中,还是造成了部分资源的内耗。鲁尔区的转型是以对煤炭行业的改造开始,进而将区内煤炭企业改制成为公私合营的混合所有制,以体制改革带动了机制改革,最终达到了多元化的效果。但其产权不明晰和未能一改到底,使生产关系进一步复杂化,生产关系的不顺畅有时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型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