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用分析:主导范式

应用分析:主导范式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之所以将发展传播学的主导范式与中国(西部)省级媒体的“城镇化报道”关联起来,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出发点有相似之处。发展传播学的主导范式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国家,而当前中国推行的城镇化战略正是为了让中国全域加速现代化进程。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的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些具体传播策略比较适合当前中国“城镇化报道”的传播内容与策略。

应用分析:主导范式

本章之所以将发展传播学的主导范式与中国(西部)省级媒体的“城镇化报道”关联起来,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出发点有相似之处。发展传播学的主导范式出发点在于当时美国的一批政策科学家(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们)想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寻找脱贫的出路,而当前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这其实也是为长期贫困的农村与农民寻找新的出路。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农民们的物质生活将会更加殷实充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各种社会风险与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相应地,全国各地“城镇化报道”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改变自身处境。

其次,主旨都与现代化有关。发展传播学的主导范式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国家,而当前中国推行的城镇化战略正是为了让中国全域加速现代化进程。城镇化正好能促进我国从传统农业国转变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国家,因为内需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市场,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就在于城镇化。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国内城镇化建设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全国各地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来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而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随即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3]这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会让中国经济在需求、生产、分配的良性轨道上持续发展下去。在这个良性发展过程中,农民因为有了比传统农业生产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其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都会显著提高。在这个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人生机遇,但也意味着他们会面临与以往传统农村生活极不相同的城镇生活,农民在现代化进程面前需要做出很多心理调适。

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的代表学者勒纳提出的“移情”能力正是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具备的心理特征,具有这种心理特质的人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变化,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乐于理解接受某一问题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中国的“城镇化报道”正需要培养农民群众形成这种“移情”能力——让身处城镇化变革中的农民们知道某一类问题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社会有何不同,让他们了解现代化生活会是何种情境,进而能通过传播内容的描摹而想象自己如果身处其他环境会有哪些不同的生活等。如果农民群体能被媒体培养出“移情”能力,就可能比较平和地接受与适应城镇化进程带给他们自身生活的一系列变化。

第三,传播方略都是自上而下地进行。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推行的传播方略是依托国家意志自上而下推进的,在后来的修订模式中引入了反馈机制。而中国城镇化战略本身就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在其自上而下的推进过程中,各省级媒体的“城镇化报道”要做到兼顾“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为的是既给基层群众提供反映自身诉求的平台,又为各级政府搭建“反馈”通道,便于城镇化政策能更好地落实下去。

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的传播方略主要依赖于当地社会精英的二次传播,即传播的发展信息内容率先为当地精英人群所接受消化,再由这些精英们进行本土化的创新,继而传播给当地的一般民众。相比之下,中国各省级媒体的“城镇化报道”存在相似之处——也是先将城镇化政策、先进理念与经验传播给当地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师等精英人群,再经由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二次传播给当地的普通群众,在这两极传播过程中逐渐凝聚社会共识,从而为本地的城镇化进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与合作氛围。

第四,两者具体传播策略相似。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的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些具体传播策略比较适合当前中国“城镇化报道”的传播内容与策略。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的领军人物施拉姆提出过“六点行动计划”:① 众媒体应当被用来“塑造一种国家情感”;② 大众媒体应当扮演国家计划的喉舌;③ 大众媒体应当担负教育责任,让人们学会“必要的技能”;④ 大众媒体在扩展市场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⑤ 大众媒体应帮助民众适应计划成功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变化;⑥ 大众媒体还应当承担教育民众具备主权意识,即每个公民都应具备国家主权意识。而当前中国各省级媒体的“城镇化报道”正好可以做到以上六点内容:(www.xing528.com)

第一,在城镇化进程中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国家认同——“塑造一种国家情感”。

第二,扮演国家计划的喉舌,及时将国家的城镇化政策、各地相关的先进经验与理念传播给民众。

第三,担负教育责任,引导人们学会“必要的技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学习掌握各种必要的技能(媒体应提供学会各种必要技能的渠道与平台)。

第四,在扩展市场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为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及时搭建沟通桥梁、搭造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

第五,帮助民众适应计划成功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变化——引导处于城镇化变革中的人们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接受城镇化推进中的各种变化,通过相关的报道引导人们理解这个变化过快的世界。

第六,全国各省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报道尤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具备主权意识的功能,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