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性格,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样态。
从口口相传的时代到新媒体即时传播的时代,一个城市的故事、一个城市的名声,都是张着透明的翅膀,飞向四方。所以,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宣传介绍城市形象的最好途径。城市的景观往往具有这样的功能。
景观,在有的译本里,被译成奇观。奇观,对景观特征的概括似乎更贴切。首先是奇特,此景非凡景,非寻常的景致,它具有异乎寻常的特点,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是视觉的第一次冲击、一种新奇感、一种从未见识的存在。从共时性的角度看,它卓尔不群,在同时期同地域中表现出奇异感,难以复制,不易混淆,不相雷同。它的复杂结构或复杂系统是难以用简单的言语描述的,仪态万方,蔚为大观,这种奇观给人以惊愕、惊艳、震撼。
奇观或景观同人的关系,不是天人合一的入境或化境的关系,是一个人在拟像的世界里,寻找或完成自己的故事。景观就是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的叙事设计,是城市空间对人的重构。人在景观或奇观中,就像在梦境中,真与幻给人的心理满足是难以言表的。所以,景观给人的是一种与自然景区不一样的体验,是一种对主体包裹和吞并的感觉。
也可以说,景点和景观之间并能划等号,他们之间复杂的谜一样的关系,需要每个人身临其境进行体验和阐释。
景观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识和名片,包含三个因素:
第一,景观诞生于复杂的命名机制。能称得上景观或奇观的,都是由权威来认定的,通过各种渠道。上海的迪士尼公园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没有不经过命名就能称得上奇观的存在。权威对奇观的认定有严格的标准,必须给视觉以激烈的冲击,或宏大的空间建构,或令人惊叹的资本注入和流动,或给人以奇崛的审美感受,这些都有严格的尺度。景观或奇观,是一个特殊的巨型复杂体系。
第二,景观和城市要表达的内容基本一致。景观会给视觉带来一种突兀感和震撼感,一种视觉文化或消费文化的互动,无文化倾向的景观是不存在的。这也是自然景区和人间奇观之间的根本区别。所以,城市的文化表达,就是景观所要表达的。景观里所有的构造,包括游戏设置、景点的设计、风格的塑造,都是城市文化的缩写。
第三,景观或奇观是人工制造的,她会不时地改动、改变、改造。所以,景观具有展示性、暂时性、流动性。这种流动性需要和时代连接在一起,需要和审美连接在一起。时光不居,审美常新,所以,景观或奇观也会不断变化。
根据这样的条件,我们来看乌鲁木齐的多张文化名片,具有代表性的当属红山文化圈和二道桥文化圈。自然景观和历史积淀融为一体,红山,已经是一个乌鲁木齐的象征,它不是制高点,却是一个现代城市特殊的登临处,是适合眺望和展望的所在。它的宝塔,它和林则徐的文化联系,它的每棵树都是时代的记忆和传奇。所以,游红山,已经不是游玩,而是对文化的解读和重读,是对文化高处的登临。
同样,二大桥的大巴扎,是乌鲁木齐的另一张名片,具有特殊的含义。
《新疆经济报》新媒体中心2018年12月16日播发的视频《资深摄影家镜头下的乌鲁木齐二道桥二十年》,用摄影家的镜头,回顾了二十年来大巴扎从一个平凡而嘈杂的地方,华丽变身为全国知名的重要景观的过程。文中介绍:“金炜,记者,资深摄影家,1962年出生于新疆,多年来一直关注并拍摄记录着乌鲁木齐二道桥片区的变化。他认为,二道桥片区是非常能体现乌鲁木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变化的城区之一。他用一组照片,忠实记录了这些年发生在二道桥片区的变化。金炜说,二十年来,二道桥片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乌鲁木齐靓丽的商业窗口和旅游窗口。”(www.xing528.com)
就是在这里,新疆独具风格的巴扎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区位是一组米黄色的特色建筑。在这里,可以对新疆的特色一目了然。《都市消费晨报》2018年8月15日刊发的《新疆大巴扎步行街开始迎客啦!焕然一新的街景值得你前来一看》介绍:“经过5个月的精心打造,2018年8月15日,新疆大巴扎步行街开始迎客。”
“大巴扎步行街以新疆国际大巴扎为中心,从外环路开始至和平南路一巷,与老步行街(天池路)相连,形成一个T字形、长约800米的风情步行街,这是此次大巴扎改造的一大亮点。”
文中还说,自2018年3月中旬启动以来,新疆大巴扎“以建筑节能保温为主的靓化工程”全面展开。该工程以民族特色风情为主题,南至外环路、东至金银路、北至龙泉街,还新增800米长的步行街。
大巴扎步行街从团结路口开始至和平南路一巷,与天池路相连形成一个T字形。步行街两侧的楼体全部重新粉刷,墙面统一为米黄色,与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的风格一致,看上去整洁美观。
文中详细介绍了步行街的设计。步行街分为A、B、C三个片区,分别是文创文旅和非遗项目街区、国际时尚街区以及大巴扎美食街区。A区域共计有40个花车,其中30个为文创文旅的产品,10个为非遗产品。步行街B区定位为“国际时尚”,左边大巴扎原有的商户不动,右边为国际时尚小酒馆和西餐厅、小酒吧。步行街C区为“大巴扎美食街区”,共计30个小型档口和20个花车。
可以说,这是对大巴扎和步行街景观再造的重要一步,把这个文化圈变成乌鲁木齐的一张名牌、新疆的一张名片。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都市消费晨报》在2018年11月15日刊发的《大巴扎步行街开业三个月接待超过1200万人次》介绍,据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旅游部门的统计,从2018年8月15日至11月15日,开业仅3个月的新疆大巴扎步行街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
游客和本地消费者井喷式的光临带动了大巴扎和步行街的服务升级,也让这个具有新疆特色的步行街成为内地游客来新疆旅游的必到之处。《都市消费晨报》2018年8月6日报道的《国际大巴扎景区服务再提升 室内歌舞表演增加午间场 还有20余种吃不停的水果宴》介绍:“宴艺大剧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4号楼,此前只有夜场演出,时间为19时至21时20分。随着大巴扎景区客流量增加,近日,增加中午场次的演出,推出歌舞表演及水果宴。时间为15时至17时,其中歌舞表演时长一个小时,约有10个节目,还增加了观众互动环节。”
此外,《都市消费晨报》2018年12月26日刊发的《烤全羊、烤乳鸽、大盘鸡等近100道美食亮相大巴扎美食节》、2018年11月15日 刊发的《国际大巴扎“冰火奇缘”冰雪节活动启动》介绍,当地利用大巴扎和步行街的奇观效应,不断推出文化节庆,制造文化亮色。文章介绍,2018年11月15日20时,以“冰雪巴扎,火热冬季”为主题的大巴扎步行街冬季运营启幕,率先开展“闪亮”之夜。
“据了解,此次大巴扎步行街冬季运营启幕活动为期8天,自11月15日至22日。期间将呈现精彩纷呈的各类节目,融合新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及潮流元素,打造新疆新风采,新冰雪文化。
“8天内,活动分为闪亮之夜、丝路之夜、魔幻之夜、舞王之夜、摇摆之夜、极限之夜、开启之夜等,夜夜有不同主题活动。”
景观,自带文化,自有一套文化符号体系。空间中,流溢着只有景观才能提炼和浓缩的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