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塑政商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重塑政商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少卿[1]一、“僵尸企业”消耗了大量金融资源中国政府提出宏观管理政策从长期要强调供给,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近国资委也表示,国企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中最需要攻坚的部分,其中,清理“僵尸企业”、促进市场出清更是难中之难。是整个中国经济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就成了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国银行体系面临着资产重组的压力。

重塑政商关系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黄少卿[1]

一、“僵尸企业”消耗了大量金融资

中国政府提出宏观管理政策从长期要强调供给,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近国资委也表示,国企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中最需要攻坚的部分,其中,清理“僵尸企业”、促进市场出清更是难中之难。

当前中国经济活力在往下走,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从宏观上来看,整个经济运行的速度降下来了。经济活力不够的一个表征是什么?是整个中国经济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可能不一定所有“僵尸企业”都暴露出来了,因为“僵尸企业”也会隐藏自己。但有越来越多的征兆表明,中国企业部门内部,“僵尸企业”的数量在增长。所以,调结构、去产能的本质是要恢复企业部门的活力。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被称为“僵尸企业”?通俗讲,就是失去了盈利能力的企业,不能够自我维持,按林毅夫教授过去讲的,即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就是“僵尸企业”。这类企业在财务上就表现为,经营性现金流入无法满足它财务上现金流出的需求。这样的企业,法律上讲就应该要破产,要从市场上退出。但是,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各级政府出于一些其他目标的考虑,譬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不能让失业率大幅度上升,或者利用这些企业继续实施政绩工程等,而不让它们退出市场,甚至人为给它们进行“输血”。这类企业一旦缺乏行政性资金注入,必然要退出市场,要死掉。所以,把它们称为“僵尸企业”是十分形象的,因为在小说电影中,僵尸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如果不吸血的话就会死掉。

中国经济中“僵尸企业”越来越多,导致企业部门缺乏活力。首先是它们自己没有活力,而且它们还会让那些本来有活力、有效率的企业也活不起来。因为“僵尸企业”吸收了金融体系的大量金融资源之后,有效率的企业拿不到资金资源也难以有活力。“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就成了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僵尸企业”不断增加,对应地就是银行不良贷款在不断增加,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虽然大家目前看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从统计意义上来讲还很低,一般也就是2—3个百分点,和20世纪90年代末相比这个水平很低。但是,不良贷款率这么低,恐怕和“僵尸企业”被隐藏起来了有关系。“僵尸企业”如果被隐藏起来,事实上也就意味着银行的不良贷款被隐藏起来了,无法体现在统计数字上面。但事实上,这些不良贷款已经发生了,各大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者们对此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我们要重视不良贷款会产生的宏观经济影响,或者说宏观经济后果。不良贷款本质上是什么?就是银行贷款形成的资产价值需要进行重估。譬如说,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再贷出去形成的资产,过去值5000万元人民币,但现在获得贷款的企业不能盈利,这笔贷款所形成的资产便不值5000万元。假如价值重估这笔贷款只值1000万元,那么,便要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把资本金划掉4000万元。如果银行不断形成不良债权、不良资产不断累加,它就会逐渐丧失贷款能力,因为资本金不足的原因。这个现象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按照辜朝明的理论,银行和企业将不得不设法修复资产负债表。如果为了修复资产负债表,银行减少贷款,企业减少投资,最后的宏观表现就一定是总需求不断萎缩。

二、加杠杆不能忽视资产配置

由于银行正规部门的不良债权或不良资产不断累加,中国现在的确存在总需求不断萎缩的问题,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即使我们的货币政策在不断降准、降息,大家还是觉得宏观上很紧?因为M1虽然释放出来了,但如果商业银行部门的货币乘数也降下来了的话,即使中央银行不断把基础货币放出来,也不能创造出更多的M2。大家普遍感觉资金量很紧张,那是因为银行丧失了货币创造的功能。而银行不去创造货币的原因是,不良贷款的增加使得银行不敢去、也没有能力去创造更多货币了。

面对总需求不断萎缩,宏观当局在宏观政策选择上一般会认为,既然总需求往下走,那么,中央政府就必须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用行政手段来刺激内需,甚至直接利用国有企业作为抓手来扩大内需。这种做法很容易被宏观当局认为是恰当的做法。

总需求不足,就要扩大总需求,需要政府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稳定,甚至扩大总需求。因为不加杠杆的话,总需求萎缩对宏观经济的威胁、影响会非常大。关键问题是,加杠杆首先意味着,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要加上去,对应地,马上就面临资产如何配置的问题。如果加杠杆以后,政府拿到的钱又是去给“僵尸企业”“输血”,又是形成无效资产,未来经济就会越来越困难。因为它会导致总需求进一步萎缩,金融部门进一步失去贷款能力。所以,政府加杠杆以后,资产如何配置才是更关键的问题。这一块需要好好研究,即如何把加杠杆所产生的负债及形成的资产,用于改善中国经济长期的供给能力。

比如说,政府可否加杠杆做教育投资。社会有巨大的基础教育需求,政府为什么不可以在这个地方花钱?又如,我和施浩的研究表明,尽管中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过剩,东部地区由于生产投资比较多,导致基础设施反而欠缺,政府为什么不能在东部地区建设更多基础设施?再如,中国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经常出现大范围持久的雾霾,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为什么政府不在环境领域有更大的投入?这些事情政府都应该去做,做了对未来长期经济增长都是有利的事情。

现在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因为政府看到了总需求不足,所以主动采取了加杠杆的宏观政策,导致资源误配反而加重了,因为把钱用在“僵尸企业”上面,又去投资没有效率的领域,譬如,投到西部根本没有企业入驻的开发园区里面,又在西部建很多根本没有车在上面跑的高速公路。我们要重视银行不良贷款所产生的总需求萎缩的宏观影响,我们更要防止政府进一步资源误配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目前,中国银行体系面临着资产重组的压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一共花掉了20多万亿元,但这些钱已经大量投到无效用途上,形成的是无效资产,产生的是一大堆“僵尸企业”。这个教训不可不察。目前,我们试图回避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资产重组压力,我们不愿意让不良贷款显性化,但是,这个过程早晚会来。

这里,日本的教训非常值得我们吸取。日本20世纪90年代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急剧增加,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日本政府搞的财政投融资计划。财政投融资计划是当年日本面临总需求不足以后,日本政府通过政府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邮政储蓄的机构,来筹集资金,并且将这些资金用于政府关联公司的公共项目,或者是对于目标领域进行政府贷款所产生的,其中很多贷款被用于海外投资。如果今天中国政府加杠杆后,拿钱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去做海外项目的话,将会跟日本当年搞的财政投融资计划非常像。最后,由于日本财政投融资计划并没有效率,产生了巨额不良贷款,不得不在竹中平藏主政日本财经政策时,通过金融再生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如果当前中国政府要加杠杆,就不能忽视资产配置。

三、 避免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干预

我们要解决“僵尸企业”问题,根本还是要进行微观基础的再造,切断“僵尸企业”的形成机制。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果政府加了杠杆钱还继续投向无效企业、项目和产业的话,“僵尸企业”问题恐怕只会加重不会减缓。现在越来越多“僵尸企业”被暴露出来,当然,更多的还是隐藏起来了。通过一些经济学家设定的财务标准,我们是可以把大部分“僵尸企业”找出来的。

形成“僵尸企业”的根子,用一句大而化之的话,还在于我们今天不恰当的政商关系,即政府这只手过多地参与到资源配置过程当中,其对市场机制的干涉太深,太重。不恰当政商关系有什么具体表现呢?第一个表现是,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没有真正完成,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国有企业这个抓手继续干预市场。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有一个深化改革的决议,强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就是要求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但是,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后,这个政策不但没有得到落实,反而强调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在很多领域要形成控制地位,为此,不惜让国有企业占有大量金融资源。今天,绝大部分“僵尸企业”恰恰就是国有企业,就是因为国有企业所做的很多投资都是无效投资。

第二个表现是,现在有不少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一张“不可触摸的网”,形成政府和一些民营企业家之间的利益交易关系。多年以来,地方政府喜欢对企业搞扶持名单,名单上的企业便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来获得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贷款、用电等。导致一些本来有效率的民营企业,在拿到这些优惠以后不好好做主业,而转向玩副业,最后把自己的优势玩没了。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为什么感觉它们这几年发展缺乏后劲?这恐怕和容易拿到廉价土地和优惠贷款,从而缺乏积极性去做好主业是有关系的。久而久之,有些有效率的民营企业也逐渐变成了“僵尸企业”。

第三个表现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干预。一些地方政府不但试图影响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去向,在非正规金融领域也敢于高息融资,似乎没有打算还钱一样。对此相信大家也深有感触。譬如,中国理财产品市场所吸收的居民储蓄,往往就被吸附到地方政府手中。当然,这也是政府加杠杆,只是问题在于钱被用于扶持国有企业,扶持名单上的民营企业去了,未必带来效率提升,反而把资源误配加深了。国际经验表明,受到权力严重干预的金融市场,往往就是一个国家资本误配的最大原因。

以上大体是我对目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未来趋势的基本判断。最后,谈谈应对策略。首先,从长远来看,所谓的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管理,瞄准的是要提升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对此,中国政府必须要继续推进各项具有攻坚性质的改革。但这里我个人想强调一点,即短期的总需求管理与长期的总供给能力的改进,相互是不矛盾的,恰恰相反,前者还是后者的实现途径。因为今天投资形成的资本,就是明天的生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协调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要通过今天的需求管理,来为明天的结构完善打下基础,严格说,这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

其次,短期策略上,总需求管理方面中央政府加杠杆是有道理的,从当前宏观形势看还必须要加。关键是,政府负债扩张以后,其资产如何配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加杠杆的结果,很可能是短期的总需求刺激上去了,但是长期的总供给结构却被进一步恶化。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上就是要求政府回归本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政府一定要去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在竞争性领域继续干预市场运行。目前,政府在提供公共品上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改进,我们要把这些空间利用好,利用足。一言以蔽之,还是政府要把自身定位准确,要回到应该做的事情上去。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虽然短期内总需求不足通过加杠杆可以得到一时舒缓,但是,长期的结构调整将永远不可能完成。

(原载财新网2016年2月24日)

【注释】

[1]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