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守贵[1]
由上海市软科学基地——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共同发布的《2015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用19项指标对亚太33个领先地区进行评估,综合反映了各地区将知识资本转化为经济价值和居民财富的能力。以色列排名第一;新加坡、新西兰、中国台湾、日本东京紧随其后;中国上海和北京跻身前十,排名第六和第七 位。
一、 上海的知识竞争力持续提升
与2014年相比,上海的知识竞争力排名保持稳定。2015年以来,虽然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但上海仍然保持了知识竞争力的稳定态势,是亚太地区33个中少有的能取得知识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的城市。
从知识竞争力结构看,上海在19项指标中有8项排在前8位。它们中有4个知识密集制造业部门:千人汽车与机械工程就业人数第二位,千人IT就业人数第三位,千人电子机械就业人数第三位,千人生物技术就业人数第六位,千人经理人数第五位,政府人均R&D投入第四位,单位面积经济产出第七位,人均私人股权投资第八位。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表明上海通过科技、教育投入,不仅提高了生产要素的质量,而且直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保证了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
二、 上海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偏低
上海在知识竞争力结构方面也存在问题,一些方面的短板亟待弥补。例如,R&D投入总量与发达地区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和企业R&D投入合计在33个地区中只排在第19位,不仅大幅落后于第一名的日本滋贺县(仅相当于其33%),也落后于北京和台湾,仅相当于北京的63%。又如,上海的高技术服务业密度排在第13位,比2014年大幅度降低5位,与上海充足的智力资源、庞大的科技服务市场(长三角乃至全国)极不相称。上海每千名从业人员中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仅相当于东京的30%、北京的35%,与这两个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上海的人均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共支出排在第21位,仅相当于北京的80%。如果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人均公共支出全部加总,上海甚至排在第22位。这与上海66所高校、近200万在校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优势很不相称(排在上海之前的许多地区只有几所高校,大学生只有几万人)。因此,教育公共支出水平偏低是当前上海与亚太先进地区的明显差距。
知识经济的最终成果体现在经济产出上,上海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分别排在第20位及21位,位次上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上海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其姊妹城市大阪的60%,差距很大。人均月收入与亚太其他地区的大都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劣势。
三、 上海应在郊区建立强大的知识密集产业群
为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有如下建议:(www.xing528.com)
第一,大力加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上海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一是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大的知识基础设施,包括支撑知识生产、扩散、分享、应用的完善系统。具体包括:面向全国、服务全球的研发设施,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机构,先进的信息传播与应用软硬件设施。二是建设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的信息化条件。三是建设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平台,为全市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四是为知识资源生产出版部门创造互联网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机制,大力促进文化出版事业、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第二,建立国际大都市中最强大的知识密集产业群,实现“头脑”与“躯干”的互动。上海人口大约相当于纽约和伦敦的近3倍、巴黎和东京都的近2倍;上海面积大约分别相当于纽约的8倍、伦敦的4倍、东京都的3倍、巴黎的2倍多。面积和人口决定了上海相对于这些国际大都市,有产业发展空间优势和市场优势。加上上海又是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城市,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应当建立起世界上最强大的知识密集产业群。这一特征将是上海在未来10—20年内,超越其他国际一流大都市最重要的资源禀赋和结构性优势。
但目前,这一优势远未发挥出来。2015年度上海在亚太33个地区中的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仅排第七位,仅相当于第一名首尔的15%,相当于前六名首尔、香港特区、东京、新加坡、大阪和神奈川平均值的26%。从上海郊区与苏浙近沪县市的对比看,上海5个郊区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部15个区县市(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各5个)平均值的82%,相当于江苏5个县级市的52%,只比浙江5个县市均值略高。从单位面积经济产出强度看,上海5个区的均值刚好与全部15个区县市相当,但仅相当于江苏5个县级市的57%。上述比较表明,上海经济发展的知识密集特征还不是很明显。上海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比较优势(更大的面积和郊区)远未发挥出来;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对优势(国际大都市郊区与一般地区相比)也远没有发挥出来。而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即上海郊区没有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此建议,将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并在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上做文章。在郊区建成知识密集制造业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以形成其他发达国际大都市所不具备的“躯干产业”。在中心城区建成知识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即“头脑产业”,包括研究开发产业、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业等。极为重要的是,要让“头脑”与“躯干”互动起来,即以中心城区强大的知识密集服务业支撑郊区的知识密集制造业,并将中心城区部分与知识密集制造业直接相关的知识密集服务业不断扩大到郊区,大幅度提高郊区产业的增加值率和单位面积产出率。
第三,吸引和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企业。上海要提高知识竞争力,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需要一批具有超强向外扩张性的高能企业。这就需要上海以包容的胸怀、卓越的远见吸引和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企业。首先,应对企业的目标市场,在产业链、技术链与价值链中的位置,运用的生产要素等方面进行科学甄别,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未来影响力的企业,长期关注并重点培育。其次,改进对创新型企业那种粗放型、普适性的政策,转而以更加精准的方式支持高能企业。以往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都采取税收减免、项目或直接的资金支持方式,但这些并不完全适合高能企业。在实际培育和支持高能企业过程中,不能采取普适性政策,而应对目标企业逐一诊断,寻找不同企业的短板,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支持。再次,营造高能企业成长的软环境。上海创新方面的硬件环境比较优越,最重要的是营造相应的软环境,包括全社会尊重创新、敢于创新的文化,让各种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
第四,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力,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通知识生产向价值转化的梗阻。上海有66所高校、168所民营和转制科研院所,它们是知识生产的重要主体。但目前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之间的环节尚不畅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合作模式比较单一,机制不够灵活。建议激发各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一是对科技重大专项不再要求一律由企业牵头;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化合作中收益分配的限制性政策,对知识产权入股及参与分配的比例不再进行限制;三是拓宽知识资本化的渠道,探索成立知识资本交易机构。
(原载上海观察APP2016年4月5日)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