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卿 郭洪宇[1]
本文以市场失灵作为讨论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试图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产业政策的必要性。本文认为,产业政策的目标是扩展和增强市场竞争机制。在互联网技术得到普遍采用的今天,由于网络外部性所产生的“赢家通吃”现象正在改写传统的产业组织形态,如何界定与网络相关产业的垄断状况,以及政府是否可以通过反垄断政策的实施来维持市场竞争秩序?本文将展开初步的讨论。
一、讨论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
讨论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市场失灵,我们还需要产业政策吗?可能产业政策就是多余的。因为按照经济学教科书里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基于若干非常严格的假设,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资源配置所达到的均衡结果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福利水平。当然,那些严格假设未必符合现实情况,一旦被放松,真实的市场运行可能就无法达到最优,即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譬如,放松行为人之间信息对称假设,就会产生劣质品驱除优质品的“柠檬市场”现象;再如,如果存在规模经济现象,生产规模越大越能够导致生产成本降低,这会导致大企业在竞争上对小企业的优势,从而不利于小企业进入市场,由此限制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其典型例子就是自然垄断行业。
限制竞争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有不少和我们讲的产业政策有关系。除了信息不对称和规模经济,一个很重要的限制竞争的因素就是空间障碍。学者们似乎都不否认,好的产业政策应该促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发展。在产业政策的争论中,林毅夫强调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而张维迎则强调,发挥比较优势这件事情企业家就会做,根本用不着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去因势利导。但是,比较优势的发挥是不是仅靠市场机制就可以实现呢?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贸易租金。然而,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在空间里进行的,如果说产品出口没有空间限制,不需要运输成本,张维迎的观点很可能是对的。但事实上,空间竞争就需要把运输成本加进去。一旦考虑运输成本,所谓的比较优势就会被削弱,甚至不复存在,企业家受制于空间限制,也就无法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已有的研究也证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对于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是惊人的,甚至相当于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所能够带来的效果。除了物理空间带来的运输成本会影响竞争外,空间障碍还有一个是心理空间造成的。因为交易需要信任,如果交易双方在空间上离得很近,都是熟人,信任问题不是太严重。然而,生产者一旦开展远距离贸易,贸易对象是缺乏信任的陌生人时,信任成本就会影响一国生产者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即使有竞争能力的企业也没有办法去更远的地方参与市场竞争。只要我们承认,运输成本和信任成本这些与空间距离有关的成本会妨碍竞争,并最终导致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偏离最优状态,那么,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改善交通条件来降低运输成本、改进司法效率来降低信任成本,就会给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来明显的发展机会。而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再由企业家来基于比较优势挑选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和产品就更加具有可行性。
和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革新。根据产业动态理论,技术革新总是会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其影响大体上基于两个渠道:其一是创造出新的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而这些新产业或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其二是创造出新的要素禀赋从而改变本国的比较优势,导致本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无论基于上述哪个渠道,技术革新都是一国企业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条件。然而,正如阿罗(1962)的经典理论观点所揭示的,技术革新恰恰是具有多重会导致市场失灵因素的经济活动,像技术溢出产生的正外部性、研发投资的不可分割性,等等。这些因素提醒我们,政府对技术研发活动进行补贴等政策工具,将鼓励本国的技术研发投资和提高技术知识的生产效率。除了研发环节,在技术的采用和扩散方面,同样会由于新企业规模经济不够、市场高风险等因素,导致缺乏足够多企业在新技术的不同应用方向上进行探索。这也需要政府采取新产品用户补贴、政府提供风险投资基金等政策来促进技术应用环节的竞争,从而推动本国的产业发展。(www.xing528.com)
这些问题意味着,由于现实世界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即大量限制竞争的因素通常会导致最终资源配置结果偏离最优状态。在现实约束条件之下,一旦资源配置结果无法实现最优,这时所对应的产业结构相比于理想状况也会发生偏差,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政府能对此做点什么?产业政策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前面所讨论到的各种限制竞争的因素,让真实世界的资源配置结果尽可能逼近理想状态呢?显然,市场失灵为产业政策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无疑是讨论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从市场失灵出发,我们可以设法找出一国产业体系偏离最优结构的原因所在,再利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工具来缓解或克服这些原因,从而达到完善产业结构和增进经济效率的目标。
也有学者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可能才是讨论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严格说,这一观点和前面所讲的“市场失灵是产业政策的逻辑起点”并不矛盾。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赶超战略,譬如像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大推进”战略,再如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战略?这些理论背后的一个潜在逻辑,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中存在大量市场失灵因素,因此,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结果,而政府创造条件让市场更好地起作用,或者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将得到比单纯运用市场机制更快、更有效率的发展。姑且不论这些主张赶超战略的理论本身是否存在缺陷,强调市场失灵的确是它们理论阐述的共同前提。
【注释】
[1]黄少卿(1972— ),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和中国经济转型研究。郭洪宇(1993—),女,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和科技政策评估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批准号11AZD0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