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空间特质的媒体文化分析

城镇空间特质的媒体文化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特色小镇所处的场域范围和所处的空间基本一致。第三是文化作用。新疆的特色小镇所要彰显的文化或者要在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什么特色文化和文化特色,这都是一个新课题。场域和空间在文化的视野中的关系非常神奇。不同场域之间似乎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又常常发生关系。特色之特,在于空间建设的文化场域具有强劲的超越性和探索性,凸显出不雷同、不趋同的文化之“新”。

城镇空间特质的媒体文化分析

新疆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园区的建构中,空间三个要素需要格外重视:

第一是地理方位。乡镇和村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它的潜力和发展格局也受这些因素影响。新疆以往被称为“边疆”,现在却是“一带一路”的前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所在。所以,地理位置,是一个城市、村庄参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场域”,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城市和一个乡村的第一优势、天然优势。在这种场域中,空间的具体状态是在聚合各种优势还是耗散这种优势,这种优势是恒有的还是暂时性的,都需要通过对空间战略的不断认识才能发现。

在这个因素中,场与空间因为是自然性和地理性的,所以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特色小镇所处的场域范围(地名地点、地图上的指示、其与交通线之间的距离,其和大城市之间的关系等)和所处的空间基本一致。

第二是功能角色。在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乡村基本是封闭的,每个村的基本功能也是一致的。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的功能,首先需要产业定位。正如有人所说的:“特色小镇的重点在于特色而非小镇,凸显特色是为了防止出现千镇一面的情况,这里既包含产业特色,也包括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小镇的标签,从前期规划到后期建设、运营都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将文化与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最重要的是“产业立镇”:一千个特色小镇应该有一千张面孔,但它们也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那便是立足产业。《通知》指出“坚持产业立镇”“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并将“宜业”放在了“宜居”“宜游”之前,将“经济发展”放在了“公共服务”“绿色生态”之前。这意味着小镇建设必须以产业建设为核心,并兼顾“宜居”“宜游”,而不是相反。

特色小镇具备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资格,具有产业立镇的潜力,这就是特色小镇自己的功能和角色。

布尔迪厄在阐述“场域”的时候说:“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也就是说,空间在一定的关系作用下会发生分化,分解成具有自身逻辑的小空间,而每个空间之间又必然具有内在的联系。特色小镇就是在广袤的乡村空间中,依据自己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导向,分化成一个具有自身文化特色和经济前景的小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母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而在这样的场域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理环境,也不是千年文化百年传统积累的文化资本,而是产业。产业,就是明确这个特色小镇的身份和功能的核心因素。

2018年9月28日“新疆头条”推出《云游新疆》《行走看变化 新疆特色小镇展现新面貌》。我们看到各种特色小镇正在新疆蓬勃发展。即便以旅游产业作为自己的立业方向,特色小镇也要在特色上用心用力。而特色小镇的产业方向和特色定位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发现,不在一个空间里的各个小镇之间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场域”之格局。特色小镇与特色小镇之间是场与场之间的关系。如何脱颖而出,如何成为“特”之“特”,这都需要场域内的经营和规划。正如布迪厄认为的那样,场域是一种关系,正是由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的这种模式引发了场、场域概念的提出。“从分析的角度看,一个场域可以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如果说小镇是一个地理空间,那么,特色小镇就是一个场域,它是不和一般乡镇做比较而和其他特色小镇做“比较”的场域。(www.xing528.com)

第三是文化作用。 2018年,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注重打造鲜明特色,有效推进三生融合等。然而,特色小镇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重资源轻产业、重硬件轻人文、重产业轻内涵、重标准轻创意等问题,与特色小镇应该具有的“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生态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定位还有一定距离。

新疆的特色小镇所要彰显的文化或者要在地理空间和产业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什么特色文化和文化特色,这都是一个新课题。

新疆所具有的雪山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胡杨文化、雪莲文化、绿洲文化、兵团文化、丝路文化、口岸文化等,都是独具魅力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天然禀赋的文化特色与乡镇产业发展相结合、相统一。文化资源本身是可再生的,再生的基础是文化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新形成一整套生产机制和推广机制,这是新疆特色小镇最需要充实的地方。当前,新疆特色小镇的构建还处在初级阶段,本色山水相关的开发和保护亟待规划,本地特产还没有形成品牌,产业走向还不明确。导致特色小镇文化特色不特的原因不少,关键是对文化特色的研究和研发不够。

场域和空间在文化的视野中的关系非常神奇。

一个场域或许覆盖或控制多个空间,一个空间或许包含多个场域。在特色小镇中,文化特色的体现或许与生产(种花、种稻子、种葵花、种特有产物)有关,形成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品牌。在这样的文化品牌影响中,特色小镇的多个文化空间,农民所在的田间地头,村里艺人所在的村头舞台,推广团队所到之处,围绕的都是这个产业主题。这就是一个场域覆盖多个空间的例证。

同时,一个特色小镇里会有多个文化场域存在,比如,农民所依赖的农村文化场域、村里小厂依赖的乡镇企业文化场域、村镇景区所养成的旅游文化场域,等等。不同场域之间似乎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又常常发生关系。这就是一个空间包含多个文化场域的实例。

因为发现这样的关系,我们才能看到,文化是特色小镇之魂。空间的建设,如果不依据文化的创新和引导,那么,空间只是空间,自然景观和物质条件与文化符号之间格格不入,相互排斥,造成特色小镇虽然“特别”,但没有“成色”“秀色”“颜色”“品色”。特色之特,在于空间建设的文化场域具有强劲的超越性和探索性,凸显出不雷同、不趋同的文化之“新”。特色之色,在于空间建设具有建设性和生命性,形成具有风格和品格的社会效应和审美感受,也就是文化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