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种全新的“文化场域”:形成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三种全新的“文化场域”:形成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新城镇建设的新,就是要有新的“文化场域”和文化空间的建设。所以,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正在形成三种全新内容的“文化场域”。“一带一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平台。场域的生成,对于人而言,是主观和客观能动、意向性和实践性合一的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象征连接、联合,像联结互通互利的纽带。在这一文化场域的变化中,“带”是一种文化共识。这是一个转型的过程、一个“蝶变”的过程。

三种全新的“文化场域”:形成文化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基础

新型城镇化是城市智能化方向的概述,也是城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无序代际更迭被城市的科学规划取代,城市的无序扩张和吞噬性被城市有节制、有控制的健康发展取代,城乡赫然醒目的边界以及灰色的边界地带被城乡关系的模糊、城乡元素合理流动所取代。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建设,是城市美学的建设,是城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合璧。所以,新城镇建设的新,就是要有新的“文化场域”和文化空间的建设。如果没有这个场域和空间的生产,就谈不上有新的角色转型和身份认同,更谈不上有什么具有时代精神社会共识。

在这几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新疆主流媒体观察到了这些新的变化,也不断意识到,空间生产其实就是人的关系的生产,空间的新构造就是人的关系的新构造,空间影响着人,影响着人的意识和观念。所以,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正在形成三种全新内容的“文化场域”。

首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地理概念上的,也是政治经济学概念上的,同时也是文化概念上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是相遇与相知的对话,最重要的是文化功能与政治经济功能的交融。

“一带一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空间平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方面,乌鲁木齐作为“五大中心”建设的排头兵,喀什经济特区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作为重要支点,南疆四地州作为新丝路建设的关键区域,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契合和整合。地理上重镇的定位基本契合,文化上覆盖面基本契合,环境上生态资源基本契合,有了这些契合点,新型城镇化进程就是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器。

2015年4月9日,人民网发表《同济大学专家畅谈“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的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非常有意义。

2015年10月20日,《深圳特区报》刊发相关文章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认为,两大目标构成新常态下新经济增长点,两大目标共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两大目标合力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目标均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新疆经济报》2015年10月1日刊发的《辉煌60年·科学跨越:新型城镇化 扮美新新疆》认为,“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开展,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也迎来新机遇。”“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新疆在金融、产业、贸易、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对新疆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并介绍说,2014年7月,《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年)》经国务院同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同意实施。推进新疆城镇化建设从此有了“抓手”。

所以,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在新疆主流媒体上没有明确的界线。从2014—2015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系列报道中,我们都能看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身影。

在主流媒体眼里,“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是重要的利好条件,我们既能看到主流媒体在这方面的基本共识,也能看到,这种展望式的、前瞻式的认知,对于传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力、便于大众接受和认同,无疑是精准传播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主流媒体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经济带,它以进行时态在不断推进和构型。场域的生成,对于人而言,是主观和客观能动、意向性和实践性合一的存在。一个人虽然可以在不同场域里穿行和逾越,但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人只能在一个场域中出现。这种状况,生成了这个人的角色定位和行为功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一样,是新型的桥梁,是新型的纽带,是新型的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世界意识和友善意识。“丝绸之路经济带”象征连接、联合,像联结互通互利的纽带。所以,漫步丝路,驼铃声声与高铁飞驰相呼应,时空变换,时空穿越,时空对接,就在此时此地奇迹般地碰撞和发生了。在这一文化场域的变化中,“带”是一种文化共识。

其次,在改革开放40年成长中铺垫了坚实根基的新疆城市群场域。

新型城镇化不是从无到有的城镇化进程,而是城市的转型。我们可以称之为功能转型,形象转型,风格转型。2012年8月6日,《都市消费晨报》刊发《新疆最新城镇体系规划上网公示 22座城市各有千秋》,介绍了《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的基本构想。2016年01月13日《都市消费晨报》又刊发了《新疆重点发展三大城市群》,介绍了落实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重点发展乌鲁木齐城市群、伊宁-霍尔果斯城市群、喀什-阿图什城镇群,积极发展绿洲城镇组团。在这段时间跨度中,媒体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规划的目标在不断深入,不断丰富,脉络越来越清晰,定位也越来越清楚。

宏观的规划,体现了发现与远见之间的辩证逻辑。发现一个空间、一个场域的潜能,然后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规划。所以,“发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入手。而“远见”,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愿景和图景,不仅代表着一种科学意识,甚至包含着美学的艺术创意和智慧。(www.xing528.com)

主流媒体首先要关注到这种发现与远见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新闻的视角来审视发现与远见的可行性。

也因如此,在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用主流媒体的话语方式来言说的内容,关键在“节奏”。和节奏有关的是快速、迸发、提升、大发展、大开发等。这些在不断压缩时间、空间的建设,体现出了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效率和节奏。这是一个转型的过程、一个“蝶变”的过程。

2011年《新疆日报》推出系列通讯,“一城一新貌”“一城一亮点”,开启了新疆集中报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序幕:《喀什:一片大开发的热土》(2011-05-21 A02:要闻),《石河子:年轻的城在长大》(2011-05-24 A02:要闻),《哈密:“能源之都”正在长成》(2011-05-25 A03:时事要闻),《吐鲁番:丝路古道展新颜》(2011-05-26 A03:要闻),《巴音郭楞:迸发活力 快速发展》(2011-05-27 A03:要闻),《克孜勒苏:万山之州展新貌》(2011-05-28 A02:要闻),《塔城:书写又好又快发展华章》(2011-05-29 A02:时事要闻),《阿克苏:大建设推动幸福指数提升》(2011-05-30 A02:时事要闻),《博州:让百姓享受改革发展成果》(2011-06-01 A02:时事要闻),《阿勒泰:旅游龙头舞起来》(2011-06-27 A03:时事要闻),《克州:后发赶超的崛起之路》(201208-04 A01:要闻)。

城市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就是一个认识和重新认识的过程。风貌的变化是直观的,也是可观的,所以,直观之后形成的印象,成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表达。“变化太大了”“耳目一新”“改头换面”,都是最近几年新疆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视觉效果,这种快节奏的变化,是城市转型驱动的最直观的收获。在这种变化中,“快”是一种文化共识。

第三,新型城镇化中“城”和“镇”的场域。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只盯着大城市,城镇化的“镇”,就是对乡镇的重新定位和发掘。特色小镇,是新疆旅游发展的美妙布局,也是对城乡二元对立的化解和纾解。不但要释放大都市的优势,同时要卸掉大都市不属于自己的烦冗功能,还要释放小乡镇的发展潜能,填充小乡镇的发展内容,避免空壳化和荒村化。

新疆的主流媒体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双眼看一事,从而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成为腾飞的一对翅膀。

新疆各个主流媒体都报道了,2011年12月28日,北屯市成立,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这不仅意味着新疆版图又添一座新城,也标志着继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之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座城市正式成立。兵团新城的不断成立,拓展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升级空间。2015年3月20日《都市消费晨报》刊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座城市可克达拉市获批成立》,由此可见兵团新型城镇化的“速度与激情”。

兵团提出,到“十二五”末,兵团城镇化率将达65%。着力构建兵团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节点的兵团特色城镇体系,加快改善民生 打造宜居新型城镇,不仅要让兵团职工“搬得进、住得起”,还要“富得了、过得好”。

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力和联姻,让主流媒体全景式地了解到了“乡镇”“乡村”这些场域的特殊性,也看到了“新型城镇化”在这些区域“化”思维过程中的特殊性。

从《新疆日报》刊发的《新房子旧房子》(2011-02-22 A03:天山南北)首先可以知道新疆的农村发展是重要的课题,知道如何城乡一体,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如何不危害农民利益又实现农民转型,实现富民安居。报道描述了新房子和旧房子的历史性对比,还着重强调了人的身份转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巴里坤实现‘一户一名产业工人’的前景同样令人振奋”。刊发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看亮点 大河沿子镇的农民安居楼》(2011-03-25 A03:天山南北)记者感言中说,“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居住状况和生存环境,也是城乡一体,缩小二者差距的具体举措”。新型城镇化报道和新农村报道就这样成为不可剥离的一体。各主流媒体不仅仅报道农民上楼,关键还提到了农民的生活该如何提升,这就涉及农民的身份转变和技能学习。《我区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企业今年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40个项目》(2015-01-10 A02:要闻)报道,支持“短平快”项目,让广大农民向产业工人身份过渡,有技能有岗位有财源,就有了希望。心定下来,社会氛围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强技能促就业——伊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培训启示录》(2015-01-10 A01:要闻)《库尔勒 投资4亿建快递产业园》(2015-02-03 A03:天山南北),《孔雀河畔织锦绣——库尔勒纺织服装城迎来跨越式发展》(2015-01-12 A08:经济视野),解决就业,同时让农民更快脱贫致富,产业园区的功劳不可低估。在最近几年,新疆各个地方都开辟了各种形式的产业园区,它们是新型城镇化的穴位,是新型城镇化的神经元,也是农民转型、农村转型的一个新台阶。“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十九省区市援疆,以及惠民政策让新型城镇化有了温度,农民牧民身份发生了变化,媒体反复提及:“钱包鼓了,笑容多了”“出门有工厂,不用出外打工”“楼上楼下网上网下,电灯电话电器电脑电商”,农民与市民的生活差异越来越小。从这一变化来看,“近”是一种文化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