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城市转型的战略需要超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34]如今,城市致力于日益开放和用户驱动的生态系统,介于技术推动和应用拉动之间。[35]要实现实质性的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成果,智慧城市可以并且应该以战略的方式进行规划。[36]Letaifa(2015)提出来一个SMART模型,为建立智慧城市提供了一个战略框架,为进一步分析城市智能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SMART模型由战略(Strategy)、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ity)、拨款(Appropriation)、路线图(Roadmap)和技术(Technology)组成(见图2-5)。
图2-5 智慧城市建设SMART模型
资料来源:S.B.Letaifa(2015).How to strategize smart cities:Revealing the SMART mode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81414-1419.
1.战略
与经营企业一样,智慧城市建设也需要为城市设计一个共同的愿景。这个阶段要求较强的政治领导力和对社区(居民、企业、组织)要求的充分理解来激励愿景并应对本地条件差异(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带来的挑战。对目标的识别要求对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有一致的意见。
2.多学科(www.xing528.com)
这个维度是要在智慧城市的共创过程中调动多学科的资源。多学科的视角为成功的城市转变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结果和资源提供了更大的机会。这个过程必须包括确定不同背景的利益相关者(公众和民营企业),因为这些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例如,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海港计划和交通管理项目将具有互补背景的利益相关者综合起来以产生不同的观点(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在伦敦,SmartGrid GB——一个跨行业的集团利用多方利益相关者对未来能源的观点展开了一个包容的和全面的辩论,制定了伦敦的智能电网战略、政策和做法。
3.拨款
这个维度是关于在各个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中获得社会的可接受性,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和成功。在这个阶段中,迭代和敏捷性增强了项目的定义和开发。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协同工作成为积极的贡献者和智能城市项目的大使。[6]和在斯德哥尔摩的Kista科学城[7]提供了完善的设施与创意空间,为培养个体参与共同创造培养了动力。
4.路线图
拨款阶段后,项目需要详细说明活动的工作流,其目的是确定适当的步骤来改造城市。换句话说,一个行动计划应该定义针对不同的服务(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健康等)的所有项目。
5.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推动性或变革性的技术,然而,这一维度是在战略计划之后,而且城市转型的结果是清晰、明确的。技术能够提高宜居性,但技术不应该是一个目标。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够改善客户体验(如智能移动或智能健康)。智慧城市战略在城市如何选择利用技术优势来促进创新网络、健康社会和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