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人才。对此,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必须着手培养学员四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第二,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三,具有一定的工作实践能力;
第四,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由于财会专业人员是社会需要的能在复杂情况下灵活务实地运用专业知识并不断创新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而高校主要通过技能训练来培养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断加强对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员,各高校主要是由专业老师组织学员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学员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但也存在以下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是一般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的办公室面积有限,一般一家单位只能容纳3人左右。另外,要安排所有学员实习,实习单位数量必然要求较多,较少的专业指导老师通常指导不过来,往往顾此失彼,影响学员的实习;
二是由于学员实习点太多,经费支出较大,在各校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一般难以顺利开展;
三是由于学员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系统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因此企业会计人员不敢大胆放手让学员实际独立操作,一般只是让学员看凭证、账表,使实习变为现场观摩或参观,因而达不到理想的实习效果。(www.xing528.com)
为了克服以上难题,将会计基本理论更好地与实践联系起来,锻炼和提高学员的基本技能,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会计实验室。建立实验室的目的是模仿企业的实际业务,加强训练,将学员转换成会计人员角色进行操作训练。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模拟实训,学员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通过实训,提高学员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在开展实训时,学员是在专业老师选定的实训教材和相关资料下进行实训的,无论是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还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各个实训环节,都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例如,填制支票时,严格按照银行结算办法的要求填写;填制会计凭证的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潦草;登记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填入,认真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另外,在登记账簿时,对账簿中的文字和数字的书写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如阿拉伯数字一般只占行距的1/2~2/3等。对于这些会计基本操作技能,都要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掌握和提高。
众所周知,财务部门是企事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部门,是单位的财务信息中心。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恪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的职业操守。对于以上职业操守要求,在日常的专业理论教学中学员普遍体会不深,而进入会计实训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学员如同在办公室工作那样,必须严谨、认真、高效完成实训,以此达到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
会计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会计学基础则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会计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存在与会计实务工作相脱节的问题,因此经常出现会计专业的学员向企业财会人员学习如何登记账户、编制会计分录等工作的现象。甚至有些学员走上工作岗位时还自以为专业知识已经掌握好了,但到了实际工作中,出纳岗位上的支票填制都不会。因此,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对学员开展会计学基础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实训报告的撰写,提高学员的写作能力
每一个实训完毕后,要及时对实训内容进行书面总结,即撰写实训报告,完成实训的书面总结工作。实训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步骤以及实训的体会等。撰写实训报告时要求文字简练、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和层次分明,并尽可能深入探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训结束后及时对实训工作进行总结并撰写报告,既可以促进学员钻研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会计法规,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