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1日,欧盟11国正式启动单一货币欧元。三年之后,欧元开始流通,逐渐取代本国货币。这是欧盟统一大市场建成以后的又一壮举,意味着欧盟向经济一体化迈出了一大步。引入欧元不仅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个质的飞跃,而且是现代经济领域的一次空前创新。目前,欧元区共有19个成员国,使用人口逾 3.3 亿。欧洲之外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欧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也是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交易货币。
《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加入欧元区必须满足以下标准。一是年度政府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二是累积债务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60%,除非债务水平正在快速减少,并接近于这一水平;三是通货膨胀率小于且等于三个最佳成员国上一年通胀率再加1.5%;四是长期名义利率不超过上述三个国家平均长期利率2个百分点;五是该国货币至少两年之内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波动幅度以内。欧盟对于成员国加入欧元区并没有统一的时间表,每个成员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择机加入。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最新一个加入欧元区的成员国。
欧元货币
图片来源:编者自摄
为了强化对成员国财政状况的约束,1997年欧盟还通过了《稳定和增长公约》,要求成员国在实现单一货币之后,须继续执行严厉的经济政策,以保证财政平衡。具体而言,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如果财政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需要及时纠正,否则将向欧央行交纳一定数量的无息储备金。一定期限之后,如果该国仍未达标,储备金将作为罚款被没收。罚款比例最低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2%,且财政赤字每超过3%标准的一个百分点,罚金比例将增加0.1%,最高比例可罚到0.5%。但如果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发生战争,或该国经济出现2%以上的负增长,可以免除罚款。如果负增长为0.75%到2%之间,可以申请豁免,但需要得到欧元区财长会议的批准。
加入欧元区可以给成员国带来以下主要收益。首先,经济效率得到提高。单一货币可以消除外汇交易成本,减少银行跨国清算的费用和时间,减少企业处理外汇业务的成本。其次,有助于保持价格稳定。在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中,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加大贸易投资风险。单一货币相当于消除了汇率变动的根源,实际为各国货币提供了无成本、无限制的保值。另外,单一货币的引入通过利率均等化,还降低了各国资金的使用成本即利息,有利于投资。最后,单一货币是统一央行成功运作的基础。有了欧元,就可以形成单一的债券市场,为欧央行干预市场提供了便利工具,使欧央行得以实现保持价格稳定、抑制通货膨胀(紧缩)的首要目标。事实也证明,单一货币进一步推动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使各国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欧洲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2013~2017年欧元区相关经济数据见表3-3。(www.xing528.com)
表3-3 欧元区经济数据
资料来源:https://www.focus-economics.com/countries/eurozone
另一方面,加入欧元区意味着各成员国货币政策权力被转移至欧央行,各国失去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无法运用本国货币政策作为经济调节工具。随着欧元区东扩,统一货币政策调节的局限性被暴露出来。西欧和东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周期、经济制度、产品结构都有很大不同。单纯的货币总量控制,难以解决欧元区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央行如果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采取紧缩政策,就会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迫切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东欧国家。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果进一步加大,将会威胁到整个欧元区的长期稳定,有可能导致货币联盟的崩溃[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