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外研究文献
1. 主营业务与经营性现金流
Biddle、 Seow(1991)在对盈利持续性进行研究时发现,盈利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营业务的占比。Lev(1993)分析了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与企业净利润的关系,认为经常性项目是企业收入稳定、持久的保障,而非经常性项目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是偶然的,具有不确定性,非经常性项目占比过多,反而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质量。也就是说企业盈利质量和盈利的持续性是正相关的。Sloan R.G.(1996)认为,应将企业经营现金流和应计利润归入企业盈利的计算中,之后,其通过回归方程建立了评价企业盈利质量的模型,通过对应计利润和现金流的回归计算,得出企业现金流量对盈利的持续性的影响远远强于应计利润,从而得出企业盈利质量和现金流量是正相关的结论。Barragato和Markelevich(2008)同样认为,盈利质量与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密切相关。他们在研究企业收购后盈利质量的变化时,将应计项目与现金流联系在一起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所得的残差越大,则表示盈利质量越差。
2. 公司治理结构
Vafeas(2005)选取美国企业 1994—2000年的财务数据,对盈利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质量。Nikos Vafeas(2005)以1994—2000年美国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审计委员会、董事会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质量。Francis et al.(2005)在研究盈利质量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时发现,盈利质量较低的企业往往风险较大,且伴随着较高的债务成本、较低的市盈率、较高的股权贝塔系数等。Moade Fawzi Shubita(2015)分析了平滑收益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试图找到平滑利润和提高盈利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能将其作为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合理工具。另一方面,他还将企业治理结构和外部审计质量作为影响企业盈利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3. 管理者能力
Mojtahedi(2013)验证了知识资本对马来西亚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知识资本能够显著影响盈利质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高管的知识技术水平、增加企业资产规模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质量。Peter R.Demerjian et al.(2013)运用实证研究考察了管理能力与盈利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更有能力的管理者与具有更少的财务重述、更高的盈利和应计持续性、更少的坏账准备错误以及更高质量的应计估计相关联,此结果验证了管理者能够并确实影响着用于构成盈利的会计判断与估计质量的前提假设。
4. 信息披露
Badrul et al.(2014)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与盈利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有助于经营者有意识地提高盈利质量。Muttakin(2014)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入手,揭示了其与企业盈利质量的关系,并提出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管理者从多个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有利于财务报告的透明真实,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质量。
5. 外部因素
Dechow和Dichev(2002)建立了 D-D 模型,用历史、现在和将来三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营运资本变化进行了回归分析,以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高低,发现盈余管理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质量。Armstrong(2008)对市场有效性与盈利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有效的资本市场和有力的监管手段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质量。Redhwan Al⁃dhamari(2015)选取了100家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当前政治情况、货币资金情况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政治环境越相关的企业盈利质量越差;货币现金占比越高的企业盈利质量也相应越高。(www.xing528.com)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对于影响盈利质量的因素,部分学者认为盈利质量的影响因素来自企业自身,如主营业务的占比、货币资金情况、盈余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滑收益等;部分学者认为该影响也可能来自企业管理者或管理层,如管理者的知识资本、管理能力、公司治理结构等;也有一部分学者研究表明该影响盈利质量的因素还可能来自公司以外,如市场的有效性、政治情况等。
(二) 国内研究文献
1. 主营业务与经营性现金流
国内学者对影响企业盈利质量的因素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蒋义宏和魏刚(2001)在研究公司价值时提出,主营业务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盈利质量。公司要想企业价值持续增加,就要不断壮大主业,避免盲目投资和过度多元化经营,提高核心盈利能力。黄中生(2004)和褚友祥等(2004)诸多学者通过对盈利质量属性进行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果,即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及变更、公司治理结构、资产状况、收入质量、主营业务鲜明度以及财务杠杆等均会对企业盈利质量造成影响。王艳萍(2005)提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主要受经常性损益以及现金流的影响,盈利质量较高的企业往往通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常性盈利,并且有现金流的支持。王秀芬(2010)对河南省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了分析,发现很多上市公司存在主业不主的问题,提出上市公司应该减少非经常损益,提高主业盈利水平,从而提高盈利的稳定性和增长性。魏爽(2013)指出,高质量的盈利必须包含三个部分:其一,企业要有较高的获利能力;其二,企业所获取的利润要有现金流入作为支撑;其三,企业要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
2. 研发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张鹏飞(2006)认为,公司的财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制度、企业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钱爱民等人(2009)研究发现,核心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非持续性项目占比较高,导致盈利的持续性较差。相反,企业核心盈利能力强有利于保持企业盈利的持续性。赵文贺(2015)在探究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化进程和价值链嵌入过程中盈利能力较弱的原因时,认为研发能力和品牌能力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质量。其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品牌能力与盈利质量正相关,但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才能实现盈利和竞争力的提升,两者中,研发能力比品牌能力能更快地帮助企业获得盈利增长。
3. 其他内部因素
曾观群(2007)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认为企业的盈利质量主要受其会计准则、会计政策选择、收入质量、利润结构、公司治理结构、资产状况以及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等的综合影响。彭韶兵、黄益建(2007)以实证研究检验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盈余持续性的具体影响,发现无论是从盈余的相关角度还是从股票回报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均与盈余持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张瑞丽、李少轩(2010)认为企业盈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自身的经济收益能力、公司治理结构、证券监管以及会计规范等。林树(2012)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企业操纵利润的反应相对滞后,导致被操纵的应计项目在未来某个时期对企业股票收益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质量。
袁卫秋(2015)通过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的影响,验证了缩短现金周期与应付账款周转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与盈利质量,而适当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期有助于盈利水平与盈利质量的提升。谢海娟和刘晓臻(2018)对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是否影响企业盈利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公司治理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盈利质量的结论,提出企业应当促进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等措施。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不难发现,相较于国外学者对盈利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随起步较晚,但研究的角度、切入点更加宽泛,不仅从公司内部情况、外部环境出发,更是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声誉、产品等,从内到外,从有形到无形,研究视角更加全面,并且贴合我国基本国情,对企业提高盈利质量所提出的各方面建议也更加有效。总的来说,国内学者的主流观点大都认可企业主营业务占比、核心竞争力、公司治理结构、会计政策的选择、研发能力、品牌价值等内部因素,以及政治经济政策、社会文化、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制度、会计信息可靠性等因素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