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通常是对会计工作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总称。实现电算化后的档案除包括不可缺少的证、账、表以外,还包括自系统投资立项时开始的文件资料,在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文档、程序,以及在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文件等。按照在会计软件中的不同作用,会计档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存储数据
·备份数据
·开发资料
·维护资料
2.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资料的保存范围、存储时间、存储方式、存储环境、借阅制度等。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和实际工作经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数据备份必须采用双备份形式。(www.xing528.com)
②对磁介质档案,必须建册登记,标明存放地点、存放内容、保管人员、复制时间、版本号等,并定期检查备份的完好情况。
③对磁介质形式的会计档案,其保管期按以下制度执行:系统程序及系统全部的开发文档资料,保管期至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之后的3 年;会计科目、总账保管期为15 年;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其他会计数据保管期为两个会计年度,两年之后,可根据需要删除或延长保管期。
④借阅制度。借阅会计档案必须经过审批。
⑤会计软件打印输出的证、账、表等必须经输出人员、审核人员和会计人员签章,才能作为有效的会计资料上报和存档。
⑥对系统软硬件环境的设置应有详细记录或备份,一旦系统环境被破坏,能够及时恢复。
1.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是什么?
2.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3. 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实现过程是怎样的?
4. 会计软件的物理组织模式有哪几种?
5. 手工会计档案和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区别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