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模范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及精神激励的作用

劳动模范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及精神激励的作用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劳动模范被表彰的收益与成本相对确定一些。然而,在被表彰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劳动模范的收益率是递减的。造成劳动模范长期收益率下降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劳动模范的既定偏好与相对价格以及收入形式的必然冲突。不过,由于政府以物质手段进行精神激励,劳动模范的长期收益率下降趋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毕竟,他们的物质待遇还是比较丰厚的。

劳动模范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及精神激励的作用

劳动模范被表彰的收益与成本相对确定一些。我们可以作表彰期间和表彰之后两个时段的划分。在被表彰的时期,劳动模范的收益很大,政府的嘉奖与公众的羡慕使他获得巨大心理收益和相应的物质报酬。这种一次性所得补偿了他过去长时期的全部支付,甚至还贴现着未来的努力。在这个短暂的时段中,劳动模范的收益如此集中,可能有如下原因:(1)他平时没有指望得到什么额外的报酬。不论推选程序及其过程与公众愿望有多大差距,所产生的模范基本上都自发积累着一定的虔诚。正因为这一点,把劳动模范当作一个自然人来看,其行为品质的许多方面为内层公众所钦佩。所谓自发积累是指积累者没有未来报酬的期望。可是,一旦被当作模范来表彰,从平常心到喜出望外,其收益自然十分可观。(2)政府支付劳动模范所得的方式是集中性的。突击性的表彰活动与学习宣传热潮过后,便基本上平静下来,尽管此后还会时有适当的追踪报道。(3)劳动模范获得表彰的个人费用基本上是表彰之前付出的,被表彰期间支付很小,最多只有因表彰活动频繁造成的精力消耗、身体疲劳。这就使即期收益率更显突出。

然而,在被表彰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劳动模范的收益率是递减的。从收益方面看,政府支付的易逝性报酬已经消失,固定性报酬有的如晋级、住房优惠等可以内在化,有的如地位等则处于较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劳动模范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的吻合程度;表现在树立该模范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主管人员的地位变动;如果被表彰者是采取行业、部门按比例分配产生的,则其未来地位更加不确定。公众方面先是羡慕,接着有怀疑、嫉妒,这给劳动模范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过去的一些较好人际关系也可能失去。当然,内层公众对模范的态度,与模范自身偏好有关,特别是劳动模范对突如其来的荣誉的态度有关。态度坦然的终究能得到内层公众的理解,但这是一个缓慢和不太情愿的过程。(www.xing528.com)

造成劳动模范长期收益率下降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劳动模范的既定偏好与相对价格以及收入形式的必然冲突。这分两层:(1)如果既定偏好悖于政府即把自身的虔诚生产纯粹当作一种自娱而不乐意作为政府的激励手段,那么,提高劳动模范的相对价格则会增加他个人的内心烦恼与困惑,尽管这种烦恼在表彰期间被集中而来的荣誉所掩盖或抵消,但随着表彰高潮过后,这种心理负担将会随着报酬增加、相对价格的提高而愈益加重,甚至可能在内层公众短期心理不容中造成个别的悲剧。(2)如果既定偏好认同于政府,则其收入最初主要是非货币形态,从而其相对于公众而提高的价格主要由精神因素推动。相对价格的这一变化在物质激励被贬的时代与其偏好并不矛盾。然而当物质激励受到鼓励并且大为膨胀之后,社会相对价格的变化与其偏好则难以一致。公众在精神收入方面相对价格的降低,现在可以通过增加物质报酬得到补偿;相反,劳动模范相对于公众的精神收入提高但物质报酬却降低了。如果两种收入的比例提高倾向物质方面,那么,整个说来,劳动模范的相对价格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相应下降,由此造成了劳动模范的心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有时甚至很严重。在此压力下,某些获得物质报酬能力较强的模范,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地位,逐渐地离开了虔诚生产,个别的直至违法。于是,面对时代的变化,政府采取了适应性措施:加大给予劳动模范报酬的物质奖励比例。货币或实物收入比例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有违劳动模范表彰行为的本义。把争当模范作为获取货币或实物收入的手段,所表现的虔诚并非意识形态的产出,由此产生的劳动模范要么在意识形态投资上属于劣质品,要么将失去其生产思想虔诚的激励意义而成为利益虔诚。在利益虔诚中,个人投资于虔诚旨在获取比较利益。对此,习惯于精神激励或出于比较利益的考虑,公众将利用各种形式施压于政府,因而也加大了劳动模范的心理成本。不过,由于政府以物质手段进行精神激励,劳动模范的长期收益率下降趋势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毕竟,他们的物质待遇还是比较丰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