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外资企业飞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顺应WTO规则对外开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推出了多项贸易自由化措施,如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2010年的9.8%,加大了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实现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相互推动。经过这一阶段的政策调整,中国正式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在2009年超过德国成了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二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进外资政策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策略转变,这一策略的转变让中国从2002年的对外投资额27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878亿美元。三是中国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一系列协议的签订正式启动区域间的贸易合作,自由贸易区开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金融市场开始实施双向开放,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这直接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在正式的外贸领域,人民币已经成为结算货币之一。
外资大规模的引进,不仅补充了国内资金,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但同时也造成某些领域被外资垄断的情形。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22个领域里,外资已占据了70%以上的控制权。2010年12月1日,中国正式宣布对外企征收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育附加费,这意味着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统一了税制,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正悄然而有序地进行着。
截至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连续2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超过4715亿美元,而2001年仅为719亿美元,11年间增长了近7倍,年均增长率达18.6%,位居全球第三位。2012年全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160 亿美元,而2001年仅为469亿美元,11年间增长2.5倍,2002至2012年11年来累计吸收外资达到近9600亿美元,新增34.7万家在华投资企业,其中服务业累计吸收外资3368.7亿美元,占比38%;制造业共吸收外资金额4906.6亿美元,占比55.5%。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全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在全国外资使用总量中占比50.9%,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的占比46.9%。2002年至2012年的11年间,累计投资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共37.3万家。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当年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中,服务业占比54.5%,首次超过了制造业的占比42%,直至2012年底,世界500强公司已经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或者进行经营活动,设立了超过1400家的外资研发中心。
(二) 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
从中国加入WTO的2001年至2012年这11年间,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国际化、全球化,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监管,国有企业进入了“国资监管”阶段。在加入WTO之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多线管理,管资产、管事和管人的权力有若干条线,许多政府部门可以直接指挥国有企业,这就造成了企业的经营与政府的监管难以区分。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持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国有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3年4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九龙治水”局面的终结,也意味着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职能正式分离。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一决策推动了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些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股份制改革允许将国有资产出售给管理层(MBO) ,允许引进战略投资者、股票期权、上市(IPO)、员工持股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逐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而解决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缺位问题。2008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并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法律的颁布不仅保障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和保值增值,更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从此国有企业被称为“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国资委的成立结束了“多龙共治”的格局,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得以顺利推行。(www.xing528.com)
(三) 民营企业的快速平稳发展
民营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的10年里进入了快速平稳发展阶段,成为推动发展、经济繁荣的主力军。2002—2012年10年间,全国私营企业年均增长率为15.5%,个体工商户年均增长率为4.4%,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私营企业1085.7万家,个体工商户4059.3万户,两者的从业人员共计1.99亿人,占全国从业人员总量的80%。私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比例达70%以上,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这一阶段非公有制尤其是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与政府不断推出民营经济的利好政策息息相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提出要放宽民营经济可以投资的领域,可以在对外贸易、土地使用、税收和投融资方面提供更多有利政策实现公平竞争。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对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要尽快清理、调整,消除体制造成的障碍,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2005年,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这是国内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推出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2006年,开始对限制和阻碍“非公 36条”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调整、清理,直至当年年底废除了5000多件规章文件。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秩序的完善。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中国民营经济也受到明显冲击。中央推出“四万亿”财政计划等有力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减少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产生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民营经济顺利渡过了难关。2010年5月,针对前期“非公36条”政策实际实施中的不足和遇到的新情况,国务院又颁布了“非公经济新36条”,在政策上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为下一阶段的腾飞奠定了基础。2011年,政府开始从清理和规范民营经济准入条件等方面着手制定政策措施,推动了民营经济中新兴产业快速增长。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随后相关部委出台42个有关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同年,全国展开反腐倡廉的清洁风暴,这些都从根本上支持民营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撑,一直以来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处于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三大资本的博弈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利益分配和资产重组上越来越多地合作并达成新的共识,原先一度占据优势的民营资本反倒在两大强力资本的挤压下逐渐呈现边缘化趋势,只有较少的民营企业获得了突破和象征性的成功。
总的来看,2002—2012年,中国切实履行加入WTO承诺,积极融入全球化,后来居上,表现出了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大国形象。在这一阶段中国各类性质的企业均大量增加,大体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分天下”的新经济结构。开放成就了中国的经济腾飞的奇迹,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发展之路。
路透社在2012年11月回顾了关于中国的成绩单:“中国GDP平均每年都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总额翻了近四番,相继超越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多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10年间增长超过10倍。中国由一个原先接受援助与贷款的国家,开始变为向外输出贷款和援助的国家。”在肯定中国过去10年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其也指出了当下困扰中国经济局势的难题:“‘国进民退’的模式让本应最具活力的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沉重的税务压力让它们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难生存,资本纷纷外逃,弊端凸显。经济产业结构畸形,不得不进行调整,但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困难重重,前途未卜。中国的经济结构过分依赖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消费,还未起到真正拉动内需的作用。地方政府追求巨额投资而大规模举债,危机四伏。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设规划混乱、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