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冲突(Cross Cultural Conflict),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
(一)跨文化冲突的原因
实例探析:回答的方式
跨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常常在无形中起作用,当人们还没意识到时,后果已经形成。很多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导致管理困难,甚至经营失败。跨文化冲突就是不同的文化、亚文化、文化的不同成分在相互接触时产生矛盾、对立、排斥甚至对抗的状态。跨文化冲突既包括企业主体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也包括企业内部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冲突。跨文化冲突可能会导致员工沟通终止、非理性反应、怀恨在心。文化的多国要素和多层次的差别,使跨文化冲突不可避免,通常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民族个性差异
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气质。处于不同民族之中的群体及成员有着特定的价值取向,遵循着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规范。人们往往习惯于“自我参照(Self-reference)”,根据自身文化的个性和价值观念去解释或判断其他一切群体的行为,因而产生了对异文化的偏见,导致文化冲突。
忽视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不同民族性格会直接导致跨文化冲突。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它融入民族性格之中,使各民族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民族的责任、个性与人性的冲突,往往导致跨文化沟通的困难。民族性格是各民族文化态度不同的根源,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要和这个民族进行沟通必然障碍重重。
2.思维方式差异
在思维方式上,一般认为中国与西方人士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逻辑特征方面,一般认为西方人士有就事论事的象棋逻辑,中国人则具有顾虑全局的围棋逻辑。围棋逻辑重在构筑包围圈,尽可能多地扩展地盘;象棋逻辑则重在挑战主帅,“将军”制胜。此外,一般认为西方人士在思维方式上是团队取向,侧重事或物的方面,忠诚于原则和注重个人;中国人则注重等级,侧重人的方面,因时因地制宜和注重整体。
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是导致跨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征。美国人的实证主义思维模式与中国人的演绎式思维模式,常常是企业在跨文化沟通中造成冲突的原因。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企业运作方式的差异,也造成了经营中的跨文化冲突。沟通是人际或群体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果沟通双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便会存在沟通障碍。例如,人们对于时间、空间事物、友谊、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的不同认识,决定了沟通的程度,有时会导致沟通误会,甚至演变为文化冲突。
3.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不同
民族文化形成的处理问题的不同行为模式使跨文化冲突时有发生。行为模式是民族文化的外显形式。它以固定的结构,在相同或相似的场合为人们长期固定采用,成为群体表达认同的直接沟通方式。不同民族文化造成不同的行为模式,在相同的环境中,这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会表现出很大的冲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的行为模式,有助于调和并避免跨文化的矛盾。
4.信息理解的差异
符号是人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具有功能性的价值。不同的文化采用不同的符号表达不同的意义;或者符号虽然相同,表达的意义却迥然不同。例如,“麻婆豆腐”,中国人一想到它,就联系到又麻又烫又嫩的豆腐,使人产生食欲;英国人则把它译成“麻脸的老祖母做的豆腐”,或者干脆译为Maps Tofu,使人一想到它就大倒胃口。这便是对符号意义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中,意义符号没有感情和信息,但是我们最终依赖的信息是他人头脑中创造的信息,而不是我们传递的信息。如何解决跨文化中的意义共享乃是一个大问题。
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信息的翻译、理解会产生差异,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前些年,日本有一则英文广告We love v.d在美国“出尽了风头”,连车站、码头的广告画都全部被揭走。这则广告中的v.d本来是录像设备的英文缩写,但v.d还可以是venereal disease(性病)的省略语。
5.对语境的理解不同
对语境的不同理解会造成跨文化沟通障碍。不仅文化意义符号会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作为文化意义符号一部分的语境也会成为障碍,从而引起企业跨文化管理中的种种冲突。语境即语言环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境是意义符号所包含的信息的一部分,它使意义符号被赋予同一语境而加以理解。企业在跨文化的沟通中,采用同样的语言指令,不同国别和民族的员工会把它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去理解,从而对不同国别和民族的员工产生不同的效果,给企业管理带来不少麻烦。
6.政治文化的导向不同
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使跨文化冲突变得十分复杂。各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有其特殊性质,信奉特殊的价值观。企业产品优势会无意中冒犯某种政治价值观而受到抨击和抵制。例如,欧洲的某软饮料公司,在制作商标时将六角形图案作为外形,这图案与以色列国旗图案相似,大大激怒了一部分阿拉伯消费者。最后这家公司不得不收回所有产品,重新制造包装。可见,跨文化中政治文化的导向不同是引起跨文化冲突的一个原因。
7.宗教信仰不同
不同的宗教信仰经常成为跨文化冲突发生的重要原因。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时,把涂有猪油和牛油混合成的润滑油的子弹发给印度士兵,而发射这些子弹前必须先咬掉子弹上的包装。印度士兵大多数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由于印度教视牛为神灵,忌食牛肉,而伊斯兰教禁食猪肉,他们认为英国政府发这种子弹给他们是对他们宗教的严重侮辱,因而奋起反抗,拉开了印度独立斗争的序幕。
8.文化环境的制约(www.xing528.com)
特定的环境文化也制约着跨文化的沟通。例如,美国人的交际方式放在美国环境中会如鱼得水,但放在英国环境中就不可理解、很不适用。在通常情况下,文化环境以环境条件而不是以内容的方式参与跨文化的沟通,这样的情况在企业进行跨文化活动时也会屡屡遇到。
9.对关系重要性的理解不同
对关系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会导致跨文化冲突。对于亚洲人来说,建立和维护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亚洲人会把建立关系放在商业目的之前,认为有了关系才能达到商业的目的;西方大多数企业则认为关系和人员是次要的,公司的商业目的和完成商业的计划才是主要的。
10.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
中国人曾长期生活得很艰苦,因而特别钟情于喜庆;生活中沉重的时候很多,因而特别向往欢笑。喜庆、欢笑被中国人视为吉祥、开心。相声之所以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它能逗笑,这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电视连续剧《济公传》曾经风靡全国,就是因为济公是一个搞笑的好手,这部电视剧拿到德国去交流,人家却把它放在儿童节目频道中放映。其实,这是生活方式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德国人生活方式严谨,做事理性,讲求规律,对不合规律的乱开玩笑不感兴趣。
11.管理风格不同
管理,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艺术,而并非一种教条。一个精明的跨国公司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在本土经营和管理公司的能力,更应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从事综合管理的能力。如果片面以自我为中心进行管理,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势必导致管理上的失败。在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的一项研究中,曾将企业管理风格分为专断型、民主型、混合型三种。专断型表示管理者很少征求下属意见,采取个人专断的领导方式。民主型表示管理者通过民主协商征求下级意见并取得一致的管理风格。混合型则介于上述两种风格之间,是管理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咨询和说服,然后做出决策。实践证明,具有专制管理特征的专断型管理风格,在中国要受到具有民主倾向和要求的职工的抵制;混合型的领导风格缩小了双方的文化差异,相对容易被职工接受。
(二)跨文化冲突的影响
跨文化冲突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往往会产生以下后果。
一是极度保守。文化冲突影响了跨国公司与当地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得经理人按照规章制度来控制企业的运行而对员工更加疏远;而与此同时,员工在工作上则会变得更加不思进取,经理的行动计划实施起来也会更加艰难。结果是双方都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也会进一步加大。
二是沟通中断。与职工的社会距离加大,自然会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当这个距离大到一定的程度时,自上而下的沟通就会中断。
三是非理性反应。经理人员如果不能正确看待不同的文化存在的差异,就可能会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职工采取情绪化或非理性的态度。这种非理性的态度很容易招致员工的非理性报复,结果是误会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深,对立与冲突更趋剧烈。
四是怀恨心理。对于发生的冲突结果,冲突双方如不耐心地从彼此的文化背景中寻求文化共享,而一味地抱怨对方的鲁莽或保守,只会造成普遍的怀恨心理。
(三)战略对策
跨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公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战略避免冲突,确保公司的发展。
第一,文化支配。当一个组织相比其他组织占据极大的优势时,这个强势组织就会起支配、控制作用,并且通常情况下继续按他们在本土文化背景中的规矩行事。这意味着,在企业中,某一方国家的文化居于统治地位,组织内的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这种策略的前提是:不能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二,文化顺应。这种方式与文化支配策略相反。经理试图运用这种方式效仿东道主的文化,并试图把二者融为一体。在跨国经营的企业中表现文化顺应的例子有管理者学习当地的语言甚至说得很流利,在订立合同时,采用对方国家的货币形式。
第三,文化妥协。这是两个很强的团队组合时使用的策略,即双方在某些问题上都做出让步以更为有效地工作。常常实力强的一方让步少一些,但是双方必须都做出让步。
第四,文化回避。亚洲的经理经常使用这种方式。他们在工作和管理中似乎没有文化冲突的存在。这种方式强调要给人留面子,使脸面更加突出。当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当时情况或谈判的最终结果那么重要时,这种方式被使用得最为频繁。
第五,文化协作。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这种选择方式发展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途径。它尊重所有的文化,同时也增加了对有效工作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