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落地文化,全员共同努力,构建平等竞争的伊利人力资源

落地文化,全员共同努力,构建平等竞争的伊利人力资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入眼、入脑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企业文化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广泛共识,对基本的文化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文化落地需要全员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将文化理念融入日常行为和工作管理。至于车间员工说话不准摘口罩、进车间班长检查指甲卫生,已成为员工严格的行为规范。能上能下、平等竞争已成为伊利人力资源的一大特色。

落地文化,全员共同努力,构建平等竞争的伊利人力资源

经过入眼、入脑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企业文化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广泛共识,对基本的文化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时候,文化要发挥更深层次的作用,就需要倡导管理者和员工践行价值观

通过文化理念的践行,文化理念和员工行为的广泛对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深植来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员工行为,从理念到行动,激发积极改变。

一是围绕组织的核心价值倡导,实施系列价值观专项活动,助推组织行为的转变与提升。

实例探析:广州地铁5个“一”趣味宣贯文化

二是实施价值观管理与考核,逐条破解核心价值观,形成每个价值观的评分标准,出具价值观考核方案并实施,最终对考核结果进行应用和输出。设置企业管理者价值观底线,开通价值观反馈渠道,曝光违背价值观倡导的不良文化现象及管理行为,对“违禁者”进行惩处并载入个人价值观档案

三是进行使命连接专项活动,使管理者和员工明晰自己的使命,明确个人使命与企业使命的融合点,促使员工思考如何工作以履行自己的使命,实现公司的使命,最终达到持续激发员工活力的效果。

文化落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文化落地需要全员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将文化理念融入日常行为和工作管理。全员倡导,全员践行,方可感受文化的巨大力量。

案例分析

伊利的成功来自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伊利”)作为综合类乳制品加工资源转化型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已经发展成专门从事乳品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全国大型乳业集团。伊利主营业务持续增长,行业地位明显提高,在创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那么是什么使一个初期资产仅40多万元、员工80来人、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手工作坊”发展成现在的大型乳业集团的呢?

一、改革与管理并创奇迹

改革与管理是企业得以强劲运作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对于一个中国企业而言,改革具有时代性,其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但管理却是永恒的主题。伊利集团让改革和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转出了改革和管理的奇迹。

谈到伊利的崛起,不能不让人想起多年前的改制大戏,如果没有把市场运作机制全面引入企业内部,伊利就没有今天。20世纪末,那个“春天的故事”令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厂长郑俊怀喜出望外。可是呼和浩特市政府确定的12家试点改制的企业中,没有当时伊利的前身回民奶食品厂。对于像郑俊怀这样的一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的企业家来说,一个伸手可得但又可能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岂能轻易放过?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上级提出了回民奶食品厂实行股份制改革的申请,他们要做呼和浩特市第一批第13家改制企业。但是主管部门坚决反对,市政府有关领导也不同意。理由很简单:条件不具备。

不到黄河心不死。郑俊怀在厂领导班子会上决心“背水一战”:如果不批准我们搞股份制,我这个厂长宁可不干!班子领导其他成员也异口同声地表示:不同意改制,咱们就集体辞职!这一出“乌纱换转制”的改革大戏,悲壮地拉开了帷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回民奶食品厂举行的市长现场办公会上,当时的市长听了郑俊怀的汇报后,感慨地说:“别的企业向政府要钱,要减税,唯独你们要政策,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呀!”随后,他代表市政府一锤定音:“我同意你们搞,这符合党的精神!”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改制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郑俊怀当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伊利公司步入了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股份制改造的成功,使伊利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实现了由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到实行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的跨越,从而使伊利初步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严密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伊利运筹帷幄、决胜市场的指挥中枢。作为一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龙头企业,伊利公司在团结、尊重、效率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统领下,所属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租赁、承包、托管等现代企业制度所特有的运行方式,分工协作地创造着伊利的辉煌和奇迹。

伊利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寓管理于法制之中,伴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包括规范的生产与生活(即岗上和岗下)行为规范、监督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从领导到员工,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的现场管理,使公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井然。伊利公司通过全员军训、从点滴小事做起的严格制度建设,培育了员工适应市场竞争的铁的纪律和意识。上万名员工,十几个企业,在厂区内能做到禁烟、禁酒、禁剩饭,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伊利就做到了,其秘诀无非严字当头,一视同仁。这当中,记者剩饭被罚款、领导吸烟到厂外之类的事,已成为伊利“铁面管理”的佳话美谈。(www.xing528.com)

在生产岗位上,伊利对员工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员工上岗必须以保障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第一要旨。新员工进厂,首先要进行一个月的军训,合格后方能上岗。至于车间员工说话不准摘口罩、进车间班长检查指甲卫生,已成为员工严格的行为规范。正是这样严格的管理,让上下班时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却没人逾越白线。

二、“以人为本”与双管法

手脚管行动,头脑管思想。高明的管理者往往以人为本,把人的思想和行动规定在一个基本的准则之中。这些准则既管手脚又管头脑的“双管法”体现在伊利,就是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两篇文章连起来写。

伊利管理之严是出了名的。这种严,体现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全过程。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每一位操作工在上岗前都要进行军训、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上岗后必须再接受不间断的业务培训和政治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再培训、再学习,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有人认为只要通过第一关进入伊利工作就可以万事大吉,其实不然,伊利不仅在运作方面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而且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毫不客气。能上能下、平等竞争已成为伊利人力资源的一大特色。经过几年的培养与锻炼,伊利已培养出一批能征善战、具有一定业务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与伊利的严格管理同样出名的是伊利的“有情领导”。以郑俊怀为首的集团领导班子对人情的关注、对人格的尊重、对人道的支持,在企业内外是有口皆碑的。在伊利,禁止员工在婚丧嫁娶中请客送礼,但员工遇有这些事时,领导就会派去车辆和送去礼金。员工有困难时,领导带头解囊相助。液态奶事业部还设立了困难资助基金,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给予资助。

三、创新是实现文化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哲学上有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飞跃。伊利由一般企业管理到科学管理,由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正是遵循了这一哲学的观点,逐步实现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其中,创新是实现这一飞跃的原动力。

多年前,伊利上上下下掀起了学习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的管理名著《第五项修炼》,尝试创建学习型企业。在引入这些世界优秀管理成果的同时,伊利也没有削弱思想工作,反而加大了力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文化中吸取精华,加强领导和员工的素质修养;另一方面,选择世界优秀的管理经验。两者结合,走出了伊利自己的文化创新之路。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企业育化产品,首先要育化人,企业管理的目标仍然是人而不是物。在伊利,从上到下都在讲一个“狮子和羚羊”的故事,以鞭策和警示全体员工,时刻保持强烈的竞争意识,增强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事业心。在伊利,提倡将个人目标融入企业的整体目标;提倡个人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提倡追求整体力量和最佳效益。

在伊利,提倡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我,追求“他人不可替代”,想人之未想,干人之未干。在伊利,员工追求的不仅是物质需求,还有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伊利将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制度为保障、团队为前提,平等信任”的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基地建设、道路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提升,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市场,最终实现“做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奋斗目标,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贡献。

讨论分析:

1.你认为伊利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何特色?

2.请结合案例,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何意义?

3.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