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发展宁波南部地区的村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宁波南部地区的村集体经济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部分村干部和群众对新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有模糊认识。南三县无论是区位地理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是周边整体产业发展程度,与北三县有明显的差距,制约了南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有不少政策上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土地政策的限制。从南三县调研情况来看,多数村集体经济积累缺乏活力。同时,山区村庄基础条件较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困难重重,村干部信心不足。

如何发展宁波南部地区的村集体经济

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村级组织,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社保体系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就难以着力推进。特别是当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业增收渠道狭窄,农产品市场风险加大等新的矛盾和问题凸显时,集体经济的作用就更显重要。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级组织,村级经济是否需要发展壮大,如何发展壮大,上级政府应给予怎样的政策支持,这都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织力量对宁波南部三个县(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各县农办、乡镇和村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南三县新农村建设进度较慢、农村面貌相对较差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南三县村级集体经济相对于北三县薄弱了许多。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南三县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大多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有的甚至还不到5万元,即使是我们所调研的示范村中也有两个村在5万元左右,与北三县许多年集体经济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村相比反差很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一个规模上千人的村每年正常开支约需30万元,若按全面小康示范村的基本要求进行建设改造,每个村的村政建设需投入500-1000万元,每年至少要投30万元以上,其中至少一半要靠村里自行解决。现实能力与建设需要差距很大。造成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主观因素。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有着不少的困难。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村干部和群众对新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有模糊认识。少数基层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还提集体经济干什么,搞起自己的私人企业专心致志,精神百倍,对待村里的集体经济却漠不关心,无所用心。有的甚至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总是搞不好的,过去的集体企业九十年代都已经转制了,现在回过头来还搞集体经济不合时宜。有的虽然认识到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发展,但面临无资金投入、无发展路子等实际困难,畏难发愁,迈不开步子。也有不少群众目光短浅,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不关心、不支持,只顾个人和家庭的眼前利益,不顾集体的今后发展。这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观因素,导致在一些村出现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南三县不少村民在外办企业、搞经营、搞承包,在本地发展的为数不多,因而与村里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客观上也助长了这种错误认识。

第二,发展条件不平衡。南三县无论是区位地理条件、交通等基础设施,还是周边整体产业发展程度,与北三县有明显的差距,制约了南三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南三县大多数村庄地处丘陵地带,远离城市和主要交通通道,对外联系较为不便。有些村庄连接村外的只有泥石路,没有等级公路,道路又窄又差,每逢雨天走路都困难,大一点的汽车很难通行。不少山区村庄村容村貌差,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甚至一些山区村庄连自来水都没有接入。有的村庄连高一点的生活需要都难以满足,更不用说要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村民们为了求得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就只有走向外发展一条路。久而久之,村里的集体事业就衰落下来了。

第三,政策上的制约。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有不少政策上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土地政策的限制。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村民家庭,但在实际工作中,村集体所有权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乡镇反映,不少村将城镇建设、过境公路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等均一起分到户,而土地所有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留取。二是耕地、山林承包提留款问题,有的村无提留制度,有的村虽建章立制,但在实际执行中收不上、交不齐、不愿交的情况相当普遍,致使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不少村5%的集体留用地大多是荒地、废地,没有多大利用价值,肥地、好地全都分配到户,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时缺少土地资源支撑。四是二轮土地承包后,镇以上政府部门可以代表国家以国有土地征用的名义向农民征用土地,而村不是一级政府,不能直接向农民征地。村里对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缺乏主动权。

第四,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缺乏良好的机制。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基础保证。从南三县调研情况来看,多数村集体经济积累缺乏活力。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积累制度执行难。村级不提留或很少提取,有的村甚至还挤占集体积累。尤其是山区村组织号召力不大或者干群关系紧张,“两提留”很难收齐。二是村级集体财产保值增值、管好用活缺乏有效的经营机制。如一些村的集体山林长期无人管理,本来早就可以进行更新改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至今山林依旧,难以给集体增加一分钱的经济收入。有些村有了一些集体收入,但也没能用活资金,组织再生产,于是“坐吃山空”,集体经济逐年萎缩,现已所剩无几。还有些村集体资产被承包户长期占用,但未能上缴村集体一分资金,甚至出现账目混乱,资产所属关系模糊,导致集体资产最终流失。

第五,村级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我们发现,凡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其基层组织力量也较薄弱。普遍表现为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文化、年龄结构欠佳,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文化、年龄制约,影响着村集体组织的决策能力,部分干部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更谈不上魄力和胆略。同时,山区村庄基础条件较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困难重重,村干部信心不足。此外,过低和难以兑现的误工补贴制度,也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强弱与村级领导班子的强弱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集体经济越弱,村级领导班子的吸引力就越是差,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就越不愿意去当村干部。村干部越弱,集体经济也就越搞不上去,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可以用高薪去招聘大中专学生来当村官。如慈溪一些富村招聘大学生村官,报名人数快速上升,趋之若鹫。而南三县的一些穷村,却少有大学生光顾。村级班子管理人才短缺是集体经济上不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在新时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着不少的困难。完全按照“一大二公”的老模式,走过去人民公社集体化的老路肯定行不通。在新形势下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全国上下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各种政策和资金向“三农”倾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外部环境,理应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努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走出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第一,搞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搞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经营,以专业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为基础,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形成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此外,也可以围绕当前青壮年外出跑买卖、搞运输、打短工增多,村里老幼病残缺少照看的实际,举办一些托儿所养老院等生活服务实体,实行福利化与市场化结合的模式,既为村民外出解决后顾之忧,也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同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利用土地和山海资源开发增收。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委会可以对村里的机动地、“四荒地”实行租赁,以增加集体收入。南三县山海资源较丰富,可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集体林地、山坡地、海涂等资源进行统一开发,集中经营。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改造后,再对外发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一些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较多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村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探索土地集中流转制度。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对承包地可实行反租倒包,由村合作社集中经营,组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使原承包农户和村集体分别获得土地承包所有权、经营权的收益。

第三,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村集体房屋、场地和集体投资建设的水利设施等集体存量资产,采取租赁、承包、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同时,一些村庄通过土地转让、村级提留等积累起来的集体资金,也要用好用活,可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或引进外资办企业,进行参股分红。也可以用于统一建厂房出租等,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渠道。(www.xing528.com)

第四,通过实业强村。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村庄,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环境保护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净收人按约定比例分红,实现工业强村。有一定企业基础的村庄,通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壮大企业,发展集体经济。一些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大多数走的是实业强村之路。如奉化的滕头村、慈溪龙山镇的西门外村等,都是通过兴办企业来实现强村战略,然后再利用企业收入反哺农业、引导农业,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目前宁波农村发展的事实证明,在一些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实现实业强村战略是最理想的发展之路。

第五,利用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底蕴创收。南三县生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村庄依山傍水,自然景观秀丽。如宁海天河景区周围村庄、象山海边村庄、奉化雪窦山风景区村庄等,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如农家乐、探险游等。有些山区村庄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可以结合革命传统教育,开发红色旅游。还有一些村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如宁海前童和大佳何、奉化溪口、象山石浦等一些村镇,可以与旅行社合作,开发传统文化旅游。通过旅游开发,把人文和自然资源转化为服务业发展资源。

新时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要选对路子,还要改善发展环境,强化发展保障,特别是在思想观念转变政策扶持、领导班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保障。

第一,要澄清模糊观念,切实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村基层党支部要结合乡村工作实际,加大宣传力度,澄清那些只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了,集体发展不发展无关大局等错误观点,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只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发展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重要途径;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从而不断深化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搞好村委会选举,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组织保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关键是要有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有较好群众基础、懂经营、会管理、能够带领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领导班子,有一个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好带头人。同时,要进一步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责任。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特别经济薄弱村的转化情况,作为衡址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工作成绩的指标切实落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通过镇、村共同努力,形成大家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人到乡镇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当中,强化乡镇领导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责任。

第三,必须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使村级集体积累不断增长。一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继续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严格财款分管、开支审批等财经纪律,继续坚持财务支出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会签制度,每笔账都要经村民理财小组把关,经农经站审核盖章后定期上墙公布,使集体资产管理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继续完善村会计代理制,并加强对村、组所有的集体资金进行监管,实行“组有村管”。二要高度重视对村级债务的管理。加强审计监督,因村制宜,通过清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债务等形式,使村级组织卸下历史形成的债务负担,同时要坚决防止产生新的不良债务。三要探索村集体资产经营经理人制度。参照西方国家较小的市普遍采用的“市经理”职业化管理制度,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出面,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对外公开招聘“村经理”,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共同领导下负责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这一体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资产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管理,避免村支书或村主任大权独揽造成监管失控。

第四,在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乡镇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建立和发展“名、优、稀、特”产品基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县直、乡镇各涉农部门要深入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帮助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集体和农民收人的增长。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各类不合理规费的清查力度,农村兴办道路、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项目,除依法批准外,要在征求大多数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强迫村集体或村民出资;村集体报刊的订阅限于党报党刊,如要求村集体订阅其他报刊,应严格控制订阅量;镇政府举办各种村干部参加的培训班,一律不得收取培训费。集体经济薄弱村因建立专业合作社、举办第三产业等要求申办各种证照的,免收除上交省、国家以外的一切规费。

第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市、县财政预算中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部门要在年度计划中对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标准海塘、农村电网、农村公路、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农村清洁能源、农村信息化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尤其应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南部地区予以重点倾斜。

(方建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