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和生态环境治理为重点,结合新型工业和生态文化,逐步走上生态优美、生活安康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山水生态旅游
依托青山绿水,进行保护性资源开发,发展生态旅游,将发展经济与生态有机融合。如浙江衢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响“山水名城、神奇衢州”品牌,初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互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绿色农村经济
发展绿色农业符合人民群众追求更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贵州遵义把近年来在全市普遍实施的沼气池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还药再加上大棚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特色农业统称为“生态型农村经济”,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条农村奔小康的“绿色”通道。
(三)田园风光农村
农村最大的特色,最吸引人、最能让人们心动的就是农村那恬静、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保护田园风光,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江西赣州市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提出了“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的思路,即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注意传承建筑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在村庄整治和建设中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提升了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能源生态型农村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四位一体”等能源生态工程,是大连市推出的建设能源生态型农村的主要模式。遵义市近年来在全市普遍实施了沼气池建设“生态型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五)社区管理型农村
把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逐步移植到农村新社区,是保证新农村保持美好风貌的关键。河南竹林镇成立了城管办,组建了环卫队,大街小巷全日保洁,花草树木及时修剪,各种垃圾日产日清,采用深埋法处理。各居民区都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户户保洁,人人保洁。
(一)发展现状
全市通过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千里清水河道建设”,“百万农民饮用水”,农村“康庄”、“园林式”村庄建设,生态移民等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除老三区按城镇体系规划推进旧村改造外,其他县(市)区已相继完成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000个整治村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方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两个重点,着重开展“三拆”、“三整治”、“六个化”建设,2006年1至9月已投入资金21.76亿元。全市累计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40个、整治村4。8个、生态镇(村)50个、园林式村庄110个,建成清水河道513公里,通村等级公路1345公里,通村数达到788个,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6%。
(二)典型经验
宁海: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县域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一是围绕农业增收,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积极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把开发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全县有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2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1个、有机农产品3个。推行生态型、循环式养殖模式,全县海水生态养殖面积已占到近l∕3。二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特色循环经济。重点在电镀、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活动,目前全县已有2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15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立足资源优势,生态休闲旅游业有力推进。整合旅游资源优势,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了浙东大峡谷、前童古镇、“十里红妆”、野鹤湫、伍山石窟等景区景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注重遵循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使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100%。
余姚:坚持以“绿色”为生态主色调。近年来,该市坚持新农村建设绿化先行,将绿化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营造绿色宜居家园。目前已有省级绿化示范村6个,宁波市园林式村庄21个,余姚市级绿化生态村14个,还有21个村正在积极创建余姚市级以上“绿色村”。“浙东红村”梁弄镇横坎头村把创建园林式村庄和红色旅游区开发、梯度移民工程、村落文化设施建设紧密结合,累计投入资金330余万元,新增绿化面积3.5万多平方米,达到道路林荫化、村庄园林化、庭院景观化的目标。
象山:引进美国投资者,开展污水处理项目合作,为象山打造生态农村做好硬件设施和技术准备。美国(汉氏)西部水务与宁波象山县西周镇政府签订合作的项目,涉及资金2000万美元,该项目将在西周镇建13个污水处理站和7个水供应站。近年来确定了18项生态县建设环境治理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目前,投资3.5亿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爵溪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全县建成了生活垃圾,收集网络,18个乡镇、街道中有15个生活垃圾统一送到水桶岙垃圾填埋场实现无害化处理。持续不断的生态建设,使得象山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其中,象山县大气环境质量基本上处于国家优良水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在95%以上;地表水也达到了水功能区标准,消除了5类水,基本达到国家3类至4类水标准。
(三)主要问题
由于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建设的滞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随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环境质量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生态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资金、认识、规划滞后等问题。一是生态环境意识不强。在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绿色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根本确立。二是农村工业发展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在宁波乡镇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没有同步跟上,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污染防治设施不配套,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三是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发展乡村生态建设,但是由于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显得明显不足,许多市场看好的项目由于缺乏必要资金或资金不到位迟迟得不到开发和建设,已经直接制约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四是在建设过程中市场意识有待提升。虽然宁波市的生态农村建设近几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比如乡村旅游、农家乐等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渐成气候,但是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更缺少对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低。
(一)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层次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阶梯”由农村生态安全、农村生态卫生、农村生态产业和农村生态文化构成。农村生态安全:处于生态阶梯的最底层,包括饮水安全,食物、居住区安全,水灾和生命安全。农村生态卫生:处于第二层,通过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减少空气、噪声污染,为居民提供整洁、健康的环境。农村生态产业:处于第三层,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生态产业代谢主要是指资源上的再生和利用,包括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及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农村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以整体、和谐、还原和自生的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培养一类具有较高生态意识的群体,并建立认知文化、体制文化、生态文化规范和准则等。农村生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和关键所在。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目的,也是过程。生态文化建设同样是构筑各层生态阶梯的护栏,在各个生态建设的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
(二)发展生态经济,构筑生态型新农村基础
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发展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实现大范围的生态农村建设。
1.发展新型工业: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努力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在治标上,要全面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强化法治、严格执法;在治本上,要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进产业集中,污染集中治理,既可以保证污染排放适于管理,又可以提高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操作程度。(www.xing528.com)
2.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主导农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树立品牌,集中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强化农业产业内循环,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基地与加工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得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重点发展粮食、蔬菜瓜果、水果、茶叶、竹笋、花卉苗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休闲观光农业。
3.生态旅游: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大有可为。宁波广大农村地区,既是绿水青山、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健康美食等现代旅游资源的分布地;既是海内外旅游者喜爱的观光休闲目的地,又是发展迅速的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的客源发生地。具有三个文明综合效应的旅游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的融合、渗透、互动,既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宁波旅游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山区村庄、丘陵村庄、沿海村庄、平原村庄等自然地理条件各异的村庄要体现各自的特色。要发掘山水、路桥、溪流等各种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别有风韵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体现江南特色的古镇旧宅、小桥流水、石板石桥、卵石路面,要尽量保持。引导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发旅游项目,创建生态旅游村。被列入各种保护名录的村庄要注意保存原有风貌,不要大拆大建。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探索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路子,做到住宅向高层发展,环境向生态发展,管理向社区发展,设施配套向城市看齐,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态型新农村风光
以完善村镇规划为先导,以村镇整治为主要抓手,着力于生态居住区、垃圾处理、河道治理、道路改善、污染源治理和绿化保洁等方面的工作。
1.以新村规划为龙头,美化环境。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等原则,完善村镇规划,规划明确工业、农业、居住、商贸等功能区划,对新村建设、道路环境绿化、生活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村容整洁的新村格局。
2.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开展生态居住区统一建设,推进空心村的搬迁与合并,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村庄道路,实施道路硬化,亮化主干道,加强河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污水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卫生厕所普及,开展“四害”控制。
3.建全长效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门前卫生、绿化“三包”制度,签订文明卫生责任书,制订村规民约等,使人人都参与整治创建活动,共享共保创建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要在重点开展“三化、三拆、三整治”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创建标准,以示范村和整治村的创建带动面上的环境整治。
4.生态清洁能源的建设与使用。推广发展“畜禽一沼气一果粮”生态农业生态模式,畜禽粪便污水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使用,经过发酵后的粪便污水变成沼液、沼渣,为农户提供有机肥料,通过这些生态清洁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减少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四)打造生态文化,强化生态型新农村根本
1.创建绿色政府文化。农村政府应当带头行动,在办公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率先采取行动,制定公约与监督机制,创建办公环境与办公过程的生态文化,以此引导乡镇企业、农民对生态文化的关注与热情参与,促进整个农村社会新风尚的推行。对农村政府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定期生态知识培训与教育,以加强基层部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靠政府官员,他们对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意识、水平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优劣,因此有必要经常性地对政府官员包括镇村干部进行生态文化与知识培训,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影响决策行为。
2.加强对村民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转变其对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的态度。具体途径:如结合专家下乡,宣传并培训有利于农田控磷减氮优化施肥技术,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并愿意接受;宣传无公害产品的相关内容等,使农民懂得生态农业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贡献等等。对中小学生进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有赖于有生态文化知识、意识和教育方法的教师,对教师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和培训是必经途径。将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各样适宜的方式开展教育,如节假日组织学生去野外接受大自然的教育;开展生态知识竞赛活动,使其从小就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结合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3.提高乡镇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企业领导层带头,带动企业总体生态化战略。建立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与培训制度,使绿色工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培育与发展企业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念,以此指导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开展,并内化为日常实际的绿色行动。将生态行为准则写入“员工手册”或“企业规章”,并纳入员工考核指标,作为奖惩依据。
4.引导绿色消费文化。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辩证的资源观和理性的消费观。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消费行为,注意节约并选择消费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和对环境无影响的绿色产品。
(一)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也是农村的潜力所在、魅力所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推进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
(二)加强领导
充分发挥市、县(市)区生态办和整治办的作用,从机制上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启动一批重大生态市建设项目实施,促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整治,加快城乡一体化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要深化村镇生态创建活动,强化理念、强化创新、强化特色、强化机制,实行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票否决制,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三)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片推进。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丘陵、城郊、水乡、海岛的特色;要全面治理,所有村庄都要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当前重点是要全力抓好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和名胜景区、城镇周边的村庄环境整治,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要强化基础,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和“生态环保网”,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努力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四)资源开发保护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要在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千里清水河道”整治;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要加大用地计划管理力度,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围垦造地;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既要加强对陆域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又要加强近海、海岛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山林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要强化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严格开山采石管理,加快沿海、沿河、沿路、水源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
课题组组长:农贵新
课题组成员:钟海州(执笔)
韦风涛 宋宇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