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农村具有两个基本要点:第一,创新成为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特色;第二,创新是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我们研究建设创新型农村不是特指建设某些创新水平突出的农村,而是具有普遍意义,即建设创新意识强、综合创新水平高的新农村,充分发挥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宁波农村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增强,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它们构成了农村创新活动的主框架,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科学有序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新农村顺利建设的核心动力和主要保障,它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
(一)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决策,它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可以说,这个“新”字有着核心的地位和丰富的内涵,正确贯彻落实这个重大决策,必须深刻理解这个“新”字,并在“新”上下功夫,它体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思路、实现路径和最终目标等方面。它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运用新的方式,出台新的决策,最终实现“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组织”的“五新”目标,而其中最主要的动力就是创新。
(二)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国家关于农村建设的宏观政策正在不断创新和推进,城乡关系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的经济社会开放度正在进一步提高。如何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主动适应新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对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综观众多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案例,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行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各类统筹城乡制度,深化户籍、土地、合作经济、政府机构、保障体系、文化教育等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努力破除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通过抓住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研发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促进农村各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创新对宁波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宁波市坚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技术创新看,宁波已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各类农技人员750余人,农业科研推广队伍门类较为齐全,同时还拥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万里学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支撑。通过技术促农,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全市已形成了以设施农业为特征的蔬菜产业带、以名特优水产品为特色的沿海水产养殖产业带、以生态型为特征的林特花卉产业带和以规模化养殖为特征的畜禽产业带;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8家,实现销售收入250.7亿元;外向型农业继续发展,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外向度和农业出口依存度达到约50%,2006年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6%。据估算,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
从制度创新看,近年来,宁波对于农村制度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一是全面实施村务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创新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三项制度,夯实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各方面主体的职能、明确分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组织为桥梁的新型农村管理制度;三是以奉化力邦村模式为典型,创建了本地农民与外来人口共建新家园的农村和谐制度;四是大力推广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了多元化、高效率的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截至2006年6月,全市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4家,社员5582个,联系带动农户19万户,已基本覆盖了水产、蔬菜、畜禽等优势农产品和上百个主导特色农产品,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五是健全了网络化、广覆盖的政府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制度;六是以北仑区、宁海县模式为借鉴,创新了政府推动与成熟的市场运作优势互补的农村社会保障运作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农村发展水平大大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改善明显,并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万元,6个县(市)区再次全部入围2007年度全国百强县。
(二)创新型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成功经验和亮点
1.把劳动力素质提升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村创新工作实施的快慢、质量的高低、辐射半径的大小、效益如何,关键在于农业科技人才的水平、队伍的稳定和直接接受者——农民的素质。
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适用人才。2000年以来,宁波市把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注重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摆在重要位置,把动员科技力量为农民服务作为重点。近5年新引进农业科技人才300余人。同时通过公平竞争机制、合理用人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和保障发展机制,让农业科技人才人尽其才,并通过提高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等举措稳定和优化农业科技队伍。到目前为止,全市现有市、县级农业科技人员983人,其中高级职称132人,中级职称410人,2641个村还配有农技员。农业科技人员水平不断提高,结构逐步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此外,加快引进大学生等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一些农村出现了大学生村官。
二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创新和有无创新的能力是创新工作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解决他们的认识和能力问题至关重要。近5年来,宁波市广泛建立各类培训基地,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初步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利用远程教育、函授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对农民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培训,受训人员达到60万人次,农民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创新的重要目标
多年来,宁波建立了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创新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从多方面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宁波市引进、培育“甬优系列杂交粳稻”、“象山红柑橘”、“南美白对虾”、“杂交鱼周”、“鄞蔺2号”、“宁海土鸡”等农业优良新品种80多个;组织实施了“创汇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杨梅果汁饮料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美国红鱼、鲈鱼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0余项;开发“蔬菜瓜果工厂化育苗”、“奶牛胚胎移植”和“深水网箱养殖”、“蔬菜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50余项。
同时,宁波也重视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水平。一是力推公司(客商)+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经纪人(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技术,引导订单农业向深层次、规模化方向发展,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截至2006年6月底,全市参与订单农业的企业已达590多家,签订合同的农户已有5.24万多户,签约金额达8亿多元。二是重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联动机制,2006年市、县两级龙头企业共收购农产品357万吨,建立农产品基地189万亩,联系带动农户85.8万户,吸纳劳动力34万人。制度的创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把制度创新作为创新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软实力
(1)全面夯实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
以村务财务公开为重点,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一是推行农村重大村务公决制、村级事务民主听证制,民主决策制度不断健全,切实保障村民的参与决策权;二是实施村级财务公示制,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提高民主理财的透明度和水平,做到财由民理;三是实行村干部工作报告和民主评议制,强化监督和责任追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此外,全市各地还通过创建“基层民主推进月”、“村级民主制度建设月”以及村民议事厅、村民联系卡、“点题公开”等形式和载体,充分发挥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创新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农村管理制度
政府、社会团体、村民自治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等都在农村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职能上形成有机的分工和衔接关系。宁波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组织为桥梁的新型农村管理制度。
政府主要承担管理服务职能,特别是把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作为当前政府改善农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政策性的农业金融、保险体系;改进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法律、经济和服务的管理办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实行对农村的有效管理。将政府部分职能转移或委托给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稳定农村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加大村企结对工作力度,实现农村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建立“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四位一体”的农村组织体系和经营机制,逐步使专业大户成为现代农村的生产主体,专业合作社成为现代农村的服务主体,龙头企业成为现代农村的市场主体,行业协会成为现代农村的管理主体。
(3)创新了本地农民与外来人口共建新家园的农村和谐制度
外来务工人员是宁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奉化力邦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服务管理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创新了本地农民与外来人口共建新家园的农村和谐制度。力邦村在经营管理上由力邦投资公司具体负责,西坞街道负责指导、引导、推动和支持,发挥了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为力邦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力邦村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外来人员自治组织——力邦社区居民委员会,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切实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服务,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力邦村始终坚持在服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市场化运作、社区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人性化服务”,从而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投资者、用工企业、政府和社会五者之间的和谐共赢,其理念、思路、方式,创新了本地农民与外来人口共建新家园的农村和谐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和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4)建立了多元化、高效率的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
通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宁波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农民的集体资产权益。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是在原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础上,遵循股份合作制的原则,将集体资产按人口、农龄、贡献等要素折股量化,按股分红,从而形成一个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独立核算、自主经营、风险共担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该制度有利于明晰集体经济产权,创新了集体资产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增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规模和质量:以企带村、互利协作、基地带动、经济顾问和公益捐助5种形式实施村企结对共建,实现农村资源和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为农村增强了发展的“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宁波农村山水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积极推动“农家乐”、“渔家乐”、森林旅游等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目前全市有休闲观光农业点93个,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助于盘活农户家庭的闲置资产,拓展农业和农村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规划,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和土地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房屋交易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新建房屋用地,加快实施农田化和对闲置低产田的改造,腾出土地部分允许建设标准产房、市场等。
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创新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截至2006年6月,全市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84家,社员5582个,联系带动农户1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新的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产业覆盖不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已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主导优势产业,其中属种植业的占38%,林业的占23%,畜牧业的占19%,渔业的占16%,农机的占4%。二是合作区域有了突破。跨乡镇甚至跨县(市)区组成的合作社不断增多。生产基地也逐步辐射到县外、市外。目前已有138家合作社建立生产基地。三是合作层次逐步提高。全市2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实施统一标准和规程生产的167家,统一供种服务的172家,统一技术培训服务的226家,统一农资、饲料供应的138家,统一品牌和包装的129家,统一产品销售的158家。有119家合作社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点,96家合作社统一注册商标。四是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健全了网络化、广覆盖的政府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制度
2005年1月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和“政府推动、学校主力、、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培训原则,积极探索和构建“企业订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就业一体化体制和机制,组织实施“绿色症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阳光工程”等农村急需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加快就业服务网络和体系建设,各县(市)区镇乡(街道)在已经建立就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将劳动就业服务组织网络延伸到所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并在2005年底前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联网,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登记、素质培训、就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化、广覆盖的政府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制度进一步健全。
(6)创新了政府推动与成熟的市场运作优势互补的农村社会保障运作制度
目前,各地大力推进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除占主导地位的卫生部门管理型外,还包括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型——鄞州区积极探索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城乡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利用城镇医保的经办机构、人员网络和软件系统,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型——北仑区、宁海县由人寿保险公司进行运作,政府部门加强管理,成立县(区)新农医纠纷调查调解小组和大病统筹业务督查小组,建立对保险公司的运行督查机制,对其实施业务和财务运作进行督查,对农民、保险公司、医疗机构三者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对新农医运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为政府实施这一制度打开了思路,形成了政府推动与成熟的市场运作优势互补的农村社会保障运作制度。
(三)影响农村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和障碍(www.xing528.com)
1.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创新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当前,在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偏少,农业科研单位分工不明确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备、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农业科技园区的集聚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三个平台还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能力的充分发挥。
2.创新前期投入有限
近年来,宁波市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县(市)、镇(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较为薄弱,创新资金缺口比较大,与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农业的科技投入仍显不足。如2004年全市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约为0.42%,低于青岛市2001年0.74%的水平。全市农业科技大会后,市科技三项经费的1/3投入农业项目得到了保证,但“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服务于农业技术创新项目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实行适度倾斜”的政策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同时,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效应未能有效体现,农业科技企业作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还远远不足。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
3.创新人才总体不足
一是人才总量还是偏少。目前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4.59万人,占农业从业劳动力(75.72万人)的6.1%,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宁波在农村人才总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从知识结构看,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实用人才总数的97.3%,职业技术和结构都处于较低水平,对农业新科技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弱。从技能结构看,大约有90%的实用人才集中在生产能手和经营能手上,而能工巧匠、管理人才、营销大户等十分缺乏,放慢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程度提升的步伐;技能带动性人才的缺少,也使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和利用效率降低。
三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经营管理观念更新不快,严重阻碍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渗透和扩散速度放慢,农村实用复合型人才极少,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极其缺乏,全市农民高级技师只有20人,农民技师有230人,仅占抽样调查人才数量的0.55%。
四是人才浪费流失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农业科技人员收入水平严重偏低,农业科研与推广人员积极性不高,原始性创新不足,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不稳定,科研人员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十五”期间,宁波农业人才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农业效益相对低下与人才流失形成不良循环。
(一)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紧密结合宁波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以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强化资金、人才、政策保障,优化农村创新环境,使创新成为新农村发展中的普遍共识和不竭动力。
(二)重点任务
今后一段时期建设创新型新农村的重点在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1.推进农业农村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
根据现阶段宁波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的技术创新:一是围绕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推进种植、林特、畜禽和海洋渔业等传统特色产业的技术升级。主要有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技术研究、农林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二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主要有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农业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三是实施农业生态安全技术创新,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有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再生能源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以农业核心技术为支撑,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种子种苗基地。总之,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发展的环境质量。
2.推进农村民主和管理制度创新
完善农村普法制度,培育农村法律文化,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创新民主制度的实施机制,避免农村建设中选举、监督、财务公开、民主议事协商形式化,切实把各项民主制度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编制农村新社区和新居民点规划,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近期以近郊村为重点,逐步构建和规范农村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善,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维护农村团结稳定的局面。
3.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创新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健全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规范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作。实施村党政、村资、村企分开,股份合作企业与村委会、党支部分离,村委会通过持有的集体股行使股东权益。创新人才选用机制,对股份合作社的经济管理人员实施竞聘上岗制度,健全经济管理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提高经营者的整体素质,提高集体资产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拓展集体资产的经营领域,进行深度资源性开发,充分利用集体物业、集体留用地、山地、林地、小水库等农村资源,创新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探索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推进农村集体留用地的集中开发和股权量化,盘活农村闲置的非农用地和宅基地,提高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4.推进农村就业服务制度创新
创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完善农民就业培训机制,创新订单培训等多样化的就业培训方式,紧密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优化培训结构,突出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现代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实行培训单位跟踪辅导制度,对培训后的农民就业、特色种养技术的实际操作进行辅导。
5.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制定农村社会保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农村社会保障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发展重点。注重强化城乡社会保障的兼容与互补,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衔接通道,当前尤其要妥善处理土保、社保、双低保等各类农村保险之间的互通衔接关系,使分散的保障项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改革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逐步建立起享受标准随经济发展自然增长机制,让广大农民切实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享受到更多实惠。创新社会保障基金运作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建设创新型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创新型农村的建设步伐,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等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现阶段需要着重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思想保障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重要意义,是顺利推进建设工作的思想前提。建设创新型农村是宁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创新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建设创新型农村战略意义的认识。各级政府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积极发动,努力推进,并把建设创新型农村工作列为政府科技工作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要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其次要引导创新型农村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加强学习能力。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学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趋势,要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建设创新型农村的能力,使宁波的创新型农村建设工作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宁波建设创新型农村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特殊性。要认清形势,紧抓机遇,围绕重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宁波的实际,发挥优势,正确把握创新型农村工作的主要特性,要把建设创新型农村当作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来抓。
(二)理顺组织体系,整体推进建设工作
建设创新型农村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动员和引导各方面力量,完善和理顺领导、实施和服务各组织体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设工作。首先,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创新意识,研究创新型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结合分管工作,增强责任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各级主管部门要增强协调能力和社会引导能力,积极探索宁波建设创新型农村的新思路、新途径。特别是要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协调能力,结合自身特色,动员村民共同建设创新型农村。其次要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建设创新型农村的统一规划,明确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具体步骤和重点内容,使之成为全市推进创新型农村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要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引导性和实施力度,各县(市)区要统一部署,出台规划实施方案,并加强对规划的监督。第三要大力建设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把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延伸、辐射到农村,乡镇工业集聚区内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服务体系,提高乡镇工业与科技创新发达地区的联动能力,分类指导,提升农村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大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加强市、县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协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三)加大投入,提高公共财政的引导力度
建设创新型农村,资金投入是基础保障。要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带动、补助促进等办法,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集体、农民以及全社会参与创新型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起创新型农村建设资金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保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经费的落实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其他创新项目给予试点经费或专项经费,对于创新先进单位给予扶持和奖励。其次要加大金融对建设创新型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项目与金融的对接,通过为创新型农村建设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形式,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品种,扩大贷款规模。要逐步建立创新项目与产业保险的对接,鼓励风险机构对创新项目的投入。第三要积极引导民营资本的进入,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型农村建设。
(四)强化人才意识,确保持续发展
建设创新型农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加快推进创新型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关键作用,人才是创新型农村建设和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首先要培养大量有组织管理能力、懂创新、熟悉政策的基层干部,通过交流、学习、培训,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基层干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培养引进建设创新型农村的主体,特别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人员。必须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鼓励、选送优秀人员赴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接受教育,提高创新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重点项目的技术创新人员,加快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第三要持续提升农民和企业员工的素质,使之成为建设创新型农村的基础力量。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方针,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企业培训基地等培训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实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业从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职前、职后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新型农民的素质。
(五)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
不断完善建设创新型农村的相关政策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为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创新能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等方面的各项政策,确保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并加大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有效保障创新型农村建设者和参与者的权益。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符合宁波现状的各类政策制度。对于制度创新类项目,加快出台试点政策,有条件加以推广实施。对于技术创新类项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在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第三要采取相应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措施。把建设创新型农村的绩效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以实施方案为标准,给予相应评价。大力表彰建设创新型农村的先进单位、个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创新型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课题组组长:沈小贤
课题组成员:卢跃(执笔)
栾鸾(执笔)
童明荣(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