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贸型新农村的打造——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农村发展

工贸型新农村的打造——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农村发展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工贸型新农村。所谓“工贸型新农村”,就是把工业和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农村,而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则是建设工贸型农村的关键。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充分具备了建设工贸型新农村的基本条件。

工贸型新农村的打造——以工商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农村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指引着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不断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种不同的模式,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区位、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土地资源短缺的区域,发展“工贸型新农村”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新农村建设根据其不同特征划分了若干类型。其中包括资源型新农村、工业型新农村、商贸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城镇型新农村、农庄型新农村、服务型新农村等。尽管对此划分尚未取得共识,但是可以看到农村形态以及主导产业的选择是新农村分类的主要依据。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工贸型新农村。所谓“工贸型新农村”,就是把工业和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农村,而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则是建设工贸型农村的关键。在这里,我们不妨提出一个可供商榷的指标体系和判别标准:一产占经济总量比重低于10%;-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低于10%;一产对当地农村居民年纯收入的贡献低于10%。

农村工业化、市场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贸易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市场化的前提,只有把更多的劳动力通过农业现代化从农田中解放出来,走上务工从商的道路,农村工业化、市场化才有可能实现。

工贸型新农村这种形态主要存在于经济发达而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表现为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趋势。像宁波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特别是区域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充分具备了建设工贸型新农村的基本条件。

国外(包括境外)工业都是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园区内,没有像我国那样的星罗棋布的乡镇工业。因此,国外的工贸型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方面。在这里,我们选择新西兰、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分作介绍:

(一)新西兰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畜牧业是其经济的基础。新西兰农牧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50%,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

新西兰畜牧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是比较高的。如草场的围栏建设、水利建设、施肥补播、病虫害防治,剪羊毛棚建设,牲畜的配种、疫病防治、剪毛,物资采购,产品运输,畜牧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所需的咨询指导等,已经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每一个农牧场主都可以随时请专门的公司或有关的科研、学校、技术推广部门来完成。新西兰农林部则定期对全国牧场的牧草和土壤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需要更换草种和改良土壤。

由于新西兰国内市场有限,所以政府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始终面向国际市场。在新西兰政府的主导下,国内三大乳业公司于2001年合并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产品企业——方塔拉集团。全国五万多户牧场主全部自愿投资参股集团公司。通过统一的管理和运营,目前方塔拉集团已成为世界乳产品第一大出口商,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96%,收入占新西兰全国出口利润的20%。

方塔拉集团公司每天派车巡回各牧场收购牛奶羊奶。收购时会对牛羊奶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者拒绝收购,勒令整改。牧场主只要养好牛羊,其他问题都由政府和企业考虑。除了收购牛羊奶有一笔收入之外,每年公司还会给股东分红。

方塔拉集团和新西兰农林部花费巨资,聘请专家对农牧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例如,在羊的胚胎中有许多营养物质,过去都被母羊吞食掉。现在开发羊胎素,用于养颜、保健,提高人体免疫力。过去一些影视明星乘飞机去新西兰打一针羊胎素,需要花费十几万美元。现在开发出胶囊制品、粉剂制品,可以长期口服,延年益寿,一瓶就卖280新元。

(二)台湾

台湾农业生产发达。现有农业耕地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74万人),占总人口的17.4%。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原料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农业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台湾农业与本课题相关的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农产品运销体系健全。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等几种形式完成。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果蔬、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目前台湾共有批发市场158个,其中有2个综合性批发市场,68个水果蔬菜市场,23个家禽、肉品市场,65个水产品市场。台湾农民不必经常为农副产品买难卖难担忧。

二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发达。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带动农业发展方面仍然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台湾共有各类食品企业5800多家,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顺应岛内饮食习惯变化,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品质管理和检疫制度,以本地原料加工安全卫生的高品质食品。同时,企业充分利用台湾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与高校联手,发展高层次加工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调理产品、保健食品、无菌包装食品,以及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纤维的营养强化食品、功能食品等。一些传统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结合土地私有政策,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也有的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结合改造。

三是实施二级产业和三级产业的农业发展策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点,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等,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同时建立二级产业、三级产业,使产、制、销一元化。在农产品收获后,要求依据形状、大小、色泽、成熟度、机械伤害、病虫害、裂果、日晒、畸形等特征进行分级包装。包装则依不同质材、不同容器、不同包装方式等包装同一等级的产品,以迎合市场需求,便利运销、便利议价,减少交易纠纷,提高商品信誉。对于不合格品,则予以加工利用,以增加农产品的利用价值。加工不仅可以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且可增加附加价值,利用发展食品加工来带动农业工业化与企业化经营,以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四是休闲农业正在成为新兴产业。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乡村夜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坐落于山清水秀、风光明媚的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教育休闲农场有各类蔬菜和花卉种苗的培育、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等,该农场不但利用区内的多种密源植物,培养各种蝴蝶,并能用香菇废弃物营造出甲虫的生态空间,是一座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观光景点。台光香草园主要通过认识香草、体验香草等内容吸引游客。营长牧场设有游客中心、亲水区、奶水区、奶牛养殖场、可爱动物区等10多个观光景点,是一个集农、林、畜牧、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场。台湾农委会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韩国

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根据这一基本国情,韩国政府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简称为“新村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关注和舆论的好评。

新村运动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生活环境上,同时通过水利设施和农业耕地的扩充,奠定了粮食生产基本自给的基础,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形成了科学种田的社会机制,培育了农家副业基础,保障了农产品价格体系,建设了一批新村金融机构和农产品加工厂,改善了农产品的流通结构与体系,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福利设施和条件。研究表明,韩国的新村运动自1970年到1984年15年间成就最为显著,其中有7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超过城市居民收人,有2年接近城市居民收入。1980年以后,因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与扶持,农村消费水准逐渐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进入90年代以后,韩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

必须说明,韩国和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路径不同,因此工贸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韩国是由集中到分散,中国则由分散到集中。韩国工业化初期阶段,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首尔和釜山都市区。1973年韩国提出了“新村工厂”计划,通过一系列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工业投资到农村地区。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工业自发地在各地农村中兴起并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布局过于分散导致的规模不经济、环境严重污染,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导乡村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便成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工贸型新农村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开放度较高的地区。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深圳市、东莞市、珠海市所属的县区乡镇。土地面积2.2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全区有华侨250多万人,港澳同胞278万人,这些独特的优势,为吸收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该区域充分发挥紧靠港澳和与海外联系紧密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香港、深圳和广州的产业结构的转型给珠三角农村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农村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和加工区;二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技术密集型大工业发展,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很多的中小企业为之配套,生产各种零部件。近几年,配套企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和其他地区乡镇企业又一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相当一部分乡镇完成了由农业型农村向工业型或者工贸型新农村转变的历史过程。在此以东莞为例:东莞原来是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惠阳地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165.65万人,外来暂住人口584.98万人,下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2006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2624.63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0.7 : 58.0 : 41.3。全年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总产值3233.63亿元。全年共生产皮鞋3.53亿双,服装9.55亿件,家具7717.42万件,机制纸及纸板622.01万吨,电子元件4225.91亿只,半导体分立器件274.57亿只,微电机11.93亿台,电话单机3707.79万部,彩色电视机107.94万部,显示器1806.41万部,微型电子计算机198.39万台,打印机371.57万部。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源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现在东莞已经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外贸总量连续七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

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1.江苏

江苏省初步总结归纳出新农村建设的八种典型模式:工业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带动型、城乡统筹带动型、自主创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乡风文明示范型和民主管理示范型。

江苏省各地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关键,突出项目推动,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亮点:南京市农业嘉年华由点到面,形成傅家边、江心洲、浦口休闲农庄都市观光农业圈;无锡市建设华西、阳光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等一些高效农业标志性工程;徐州市产业集群崛起,南京雨润、河南华英等国家级龙头企业规模投资肉鸭、果蔬加工;常州市茶叶、果品、花卉苗木唱主角,丘陵山区开发叫响“天目湖”品牌;苏州市农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明山山庄、艳阳山庄、海明园艺园等一批园区项目相继开工;南通市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东旭牧业、明明禽蛋等一批企业开工投产,强势推进项目农业建设;连云港市形成韩资引资高地,投资5亿元的东海福润300万头生猪屠宰特大项目开工建设;淮安市引进培育高效畜牧业创业主体,温氏集团在吁胎投资亿元建设10万吨饲料、3000万羽优质肉鸡和30万头优质肉猪项目;盐城市高效种养业“双百工程”(100个500亩、亩效益2000元高效种植业示范区,100个年效益10万元规模养殖示范户)开始启动,市县财政以奖代补到区、到户;扬州市全力打造江苏“寿光”,引进寿光蔬菜品种、设施和人才,建设高效产业园区;镇江市把丘陵山区开发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如句容市规划的四大产业21个项目已有5个项目实质性启动;泰州市“三资”开发农业再亮新点,率先设立兴化农副产品加工区,脱水蔬菜、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三类6家企业新近入园;宿迁市全省首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启动建设,等等。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江苏省充分发挥江苏名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品牌效应,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多年来江苏省涌现出不少名村,如南京市武家嘴村、无锡市华西村、徐州市马庄村、常州市五一村、苏州市蒋巷村、南通市中南村、连云港市宋口村、淮安市王嘴村、盐城市东南村、扬州市三笑村、镇江市双新村、泰州市河横村、宿迁市张油坊村等。这些名村整体体现了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内涵的五句话要求。它们都是从普通村子起步,凭着开拓拼搏、坚韧不拔的毅力,抢抓种种发展机遇,以工贸兴农,从贫穷落后中走出一条条光彩夺目的路子。其中相当一批早已经实现了工贸型新农村的要求。

2.浙江

浙江的工贸型新农村建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二是星罗棋布的市场体系。

块状经济:浙江的块状经济,是在民营经济高度发展后,在全省范围内的一定区域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据统计(2002年数据),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由于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内“四处开花”,使之成为当前浙江经济中最明显而又最具特色的一大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对532种主要工业产品的调查,浙江有56种由块状产业发展起来的特色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第一,而居前十位的浙江块状产业还有336种。

市场培育:商品专业市场是浙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造出来的新型流通业态。浙江人从培育市场起步,促进专业市场、特色产业和中小城镇联动发展。专业市场在竞争中显示出勃勃生机,特别是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等一大批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涌现出来后,浙江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目前,浙江省市场规模在全国持续领先,发展态势良好。据省工商局统计,至“十五”期末,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08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56个,超10亿元120个,超100亿元10个,超亿元市场个数等指标居全国榜首,成交总额占全省市场成交总额的84.5%;全省市场累计成交额2.88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49.7%,年均增长约9%,年成交额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重点市场发展态势强劲,龙头带动作用凸显,2005年全省IOO家重点市场成交总额3838亿元,占全省商品市场成交额的54%,一些省重点市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星级文明规范市场程盖面达24%,其中四星、五星级市场37个。

在块状经济和市场体系培育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工贸型新农村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是温州模式——小城镇赶超县城模式。温州的地域经济是一种个别中心城镇高度集中的模式,在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下,温州境内也出现了一批人口、产业高度集中的小城镇,如乐清的柳市、虹桥,永嘉的瓯北、桥头,平阳的鳌江、水头、萧江,瑞安的塘下、莘塍、飞云、马屿,苍南的龙港、金乡等。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龙港、鳌江、瓯北、柳市4镇,其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已超过了所在县市的县城和市区。而瑞安的塘下镇,虽然人口规模还少于市区的6个街道(原安阳镇),但在汽摩配产业的带动下,其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等多项指标已超过了市区。块状经济对其城镇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如乐清市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总产值近200亿,从业人员达十余万人,由此也集聚了共约13万的外来人口,在柳市、北白象二镇合并之后,新柳市镇常住人口达24万多,远超过市区所在地乐成镇。苍南的龙港镇,其块状产业印刷业从业人口也有十余万,全镇的GDP占全县GDP总量的45%,2000年人口普查时,其常住人口达27.3万,成为浙江常住人口最多的一个乡镇,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人均GDP等都远远超过县城灵溪镇。同样,在永嘉的瓯北镇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全县人口流失近20万的前提下,瓯北的常住人口反倒比户籍人口多出了近6万,而且在泵阀业的推动下,瓯北到2005年城区发展到20平方公里和20万人,成为一个中等城市,而从1997年到2002年,瓯北工业总产值占全县的比例已由38.6%提升到49.6%,形成一种高度集中的模式。

二是义乌模式——县级市赶超地级市模式。作为一个建制历史仅16年的县级市,义乌在浙江各县市中创下了综合竞争力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第一、城市建成区第一、城市人口规模第一、外来人口数量第一、居民人均银行存款数量第一、外籍客商数量第一等多项全省之最。到2004年9月,义乌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70万,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县市之一。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06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01万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6300美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 : 46.1 : 51.2,是浙江省唯一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县级市。

在市场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义乌开始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构建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如今,义乌拥有占全国50%的拉链产量,超过30亿元的工艺品年产值,还有占世界生产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70%的饰品,占全国50%的胶带,国内最大的清洁球、织带、易拉罐生产企业……现在义乌初步形成了义东北、义西南两大产业带,培育了2.5万家工业企业,2。多万名经商办厂能人,发展了2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产业集群趋势明显,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工艺品、化妆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均占全国30%以上,创立了国家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和省级著名商标66个。工业经济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创新促提升,以品牌促发展的新型发展时期。

2005年10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开业之后,义乌市场总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拥有商位5.8万个,市场内展销商品已达43个行业,1900个大类,40万种商品,入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名列全国县级城市第2位,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市场。2006年集贸市场成交额达到415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315亿元,成交额连续16年位居全国日用品批发市场之首。会展业增势迅猛,全年共举办各类专业展会32个,展览成交额达130.4亿元,增长30%,其中2006年义博会交易额94.5亿元,比上届增长16.7%。为确立中国小商品市场在全球小商品批发行业的龙头和信息中心地位,强化市场知名度,提升国际形象和竞争力,由商务部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正式对全球发布。义乌通过商业建市,以商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扩展了商业化,进而工贸联合催生了城乡一体化,并迈向国际化市场和国际性城市。

三是诸暨模式——县域城镇多元繁荣模式。诸暨市面积23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万,2006年实现GDP 376.76亿元。目前,在诸暨全市已形成纺织、袜业、五金管业、贡缎、服装、珍珠、制鞋、螺帽、弹簧、充电灯、包装材料、建材、绣花等13大块状产业,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808.69亿,其中五分之四以上来自块状经济。目前市区的环保产业、店口镇的小五金、枫桥镇的衬衫、山下湖镇的珍珠、大唐的袜业、应店街镇与陶朱街道的贡缎、浣东街道的电脑绣花、次坞镇的纸箱、直埠镇的保暖鞋、牌头镇的蚊香、草塔镇的弹簧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许多还在国际、国内行业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中国珍珠之乡”的山下湖镇,是国内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销售基地,产量占全国的75%、世界的45%。中心城区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行业已占据国内40%的市场份额,其中菲达公司的电除尘器、电力输送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大唐的袜业目前年产量近80亿双,成为国内最大的袜业生产销售基地,产量占全国的65%,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店口镇已成为国内铜加工、制冷配件、汽摩配、新型建材等多个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中铝塑复合管件产量占全国的70%,在万安、枫叶、盾安、海亮等集团的带动下,店口的五金产业年产值达133.4亿,其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居诸暨小城镇首位;枫桥镇衬衫年产量达3300万件,西服年产量33万件,西裤年产量318万条,年销售收入16.1亿,自营出口1400万美元,这些成就,使得枫桥无可争议地成为国内最大的名牌衬衫产地,其衬衫产业成为诸暨服装业的支柱;陶朱街道与应店街镇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贡缎产地,产品占全国的80%,在非洲市场占有率达85%;此外,以塑料包装、纸箱包装为代表的包装行业也发展迅速,大东南集团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

诸暨境内块状经济的强势发展,使其由昔日的绍兴穷县发展为今日的浙江强县(市),对其新农村建设进程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块状经济发展带来城市急速扩张与人口集聚现象都相当明显。目前,诸暨已经有店口、大唐、山下湖、枫桥、次坞、牌头、草塔7镇进入浙江百强乡镇之列,这就足以说明诸暨市域的强镇多元发展的特征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使之最终形成浙江块状经济刺激下的一种独特的城镇发展模式。

四是苍南模式——个别强镇高度集中模式。苍南是浙江各县市区中块状经济发展最为充分的一员,其块状经济占工业总值的比例达93%。目前,苍南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参茸集散地,灵溪镇是温州重要的塑编生产基地,龙港镇是全国最大的月青纶纺织市场和省内最大的印刷业基地,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和标牌生产基地,钱库镇是国内重要的家庭纺织和塑模生产地,宜山镇是国内最大的再生睛纶生产地。苍南县的块状产业不仅种类多、分布广,而且对苍南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苍南全县的36个乡镇中,除了灵溪、龙港、宜山、金乡、钱库等5个块状经济强镇外,其余的各个乡镇基本上都是小乡镇和穷乡镇。按2000年人口普查的标准,苍南全县共有常住人口116.76万,比户籍人口净减少5.45万,但龙港、灵溪这两个大镇以占全县13.42%的面积占了全县33.9%的户籍人口、43.7%的常住人口和近70%的GDP,在全县人口净流失5.45万的同时,这两镇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出了约9万,形成了一种中心城镇高度集中的模式,这种集中模式,在浙江省内是绝无仅有的。同样,金乡、钱库、宜山这3个规模不大、但块状经济发展明显的强镇,以占全县6.45%的面积,占了全县14.75%的人口,人口集聚度也相当明显。而除此之外的苍南其余31个乡镇,占到全县80%以上的面积,却仅有全县约51%的户籍人口、约41%的常住人口以及不到全县1/7的GDP。在块状强镇高度集中的模式下,近年内,灵溪、龙港两镇的城镇人口都将发展到15万以上,金乡、钱库、宜山3镇人口都将发展到3万以上。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布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三)其他地区

1.大连

大连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大面积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南方50多种蔬菜一年四季都能生产,连果树都已进入日光温室生产,大连市民冬季都能吃上反季果、反季菜。水果出口达到13万吨,远销东南亚、欧洲地区,年出口额达0.8亿美元。大连的樱桃、海参、鲍鱼、鲜贝,以及兰花、红掌、百合鲜花等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大连现有龙头企业460多家,其中10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是最多的。

大连80%的土地在农村,248万人口是农民。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大连市政府在2001年就制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并且这几年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今后大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是:现代农业发展着重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三个“对路”:与国际化对路,与质量安全对路,与农民增收对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点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地制宜地发挥大连农村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生产环节上坚持高标准生产,高科技投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2.河北白沟镇

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依托箱包、服饰、小商品等十大商城,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加一减”战略,走上了特色产业富民之路,全镇实现了四个95%,即:城镇常住人口95%以上是农民,市场经营主体95%以上是农民,工业投资主体95%以上是农民,二、三产业的受益主体95%以上是农民。实现了白沟商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运营态势。白沟立足箱包、服装产业,把商贸经营、品牌经营和城市经营作为发展的推动力,摸索出“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小资本、大聚集”,“小投资、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小城镇、大作为”等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从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到工厂制造业,再进一步上升到产业集群的形式,这是白沟20多年走过的一条路。作为全国最大的箱包集散地,白沟拥有近千个知名箱包总代理或直销店,日上市箱包33大类,3万多个花色品种。白沟在北京、洛阳、绥芬河等地开设了分市场,产品遍销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原来是小村庄的白沟正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成为颇具实力的城镇,既就近吸收了许多非城镇劳动力转移,又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村的农牧渔业发展,使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去年市场成交额达171亿元,位列全国百强市场第6位。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00元。市场成交额171亿元,位列全国工业品综合市场第6位;同时,白沟箱包业也带动了周边5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多万人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一)宁波工贸型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之后,宁波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78年到1983年。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由于地少人多,加上与上海盘根错节的地缘、血缘、亲缘关系,以及宁波历史悠久的经商传统,各乡镇、各村开始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起步阶段基本上是为上海的国有企业加工零部件,以及定牌加工服装和一些轻工产品。

第二阶段:自1984年初到1992年初。1983年底,地市合并,1984年宁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并成为“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地区。1986年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87年成为计划单列市,1988年获得自营出口权,成立宁波口岸。在这一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对个体私营企业采取了灵活的保护政策,对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实行了“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开明政策,一些县市、乡镇提出“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即依靠国有、集体、外资和个私经济等四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来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县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宁波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有效推动了宁波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三阶段:自1992年初到1997年。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极大鼓舞了宁波人民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及时组织全市各级干部和全体市民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姓资姓社”、“三个有利于”、“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问题上统一了思想。1993年宁波开始大面积、全方位推行乡镇企业改制,明晰了产权,实现了政企分离,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从根本上(即从所有制上)姿变了宁波的经济基础,一个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的局面逐步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之后的几年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宁波市的专业市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涌现出一大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市场。

第四阶段:自1998年到现在。在此阶段主要抓了以下几件大事: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全面实施《宁波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建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优势,提高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着力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等特色效益农业。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鼓励外资企业、工商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农业,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产品营销方式,形成以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农户,产、加、销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培植各种为农服务组织,通过劳动联合、资本联合等多种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推进农业制度创新,建立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加快科教兴农步伐。重点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快引进、选育、开发和推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精品农业。大力推广和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节本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力争农产品在良种选育、防病技术、储运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四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推动传统工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培育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提高行业及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构筑优势产业群,全面增强传统工业的竞争力。

(二)宁波工贸型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特征

1.产业集聚和工业园区建设(www.xing528.com)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到90年代宁波开始启动乡镇企业进园入区工程。先是从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腾笼换鸟”起步,把三江片的几十个国有工业企业整体搬迁到中心城区周边的10个专业工业园区。近年来,各地针对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弊端,积极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园区,引导鼓励企业向园区集聚,一些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正在向制造业基地方向发展。经过90年代末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顿,现在工业已经形成“三带、六区、13+1”的空间布局。三带,即沿海产业带、沿湾产业带和沿路产业带等三大产业带。六区,即北仑产业集聚区、镇海产业集聚区、象山港产业集聚区、余慈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区科技产业集聚区和鄞奉产业集聚区等六大产业集聚区。13+1,即十三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和一个城市工业区块。

2.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宁波和浙江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它符合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集聚原则”,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有利于龙头企业的迅速成长,有利于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也有利于工贸型新农村的建设。至本世纪初全市块状经济共有145块,占全省总数的30%。其中,单体规模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有90多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0亿元的有6块。2002年全市块状经济年产值达124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16%。宁波块状经济有特色工业园区型、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合作扩展型以及专业村镇型等多种模式。这些块状经济所在村镇,基本上都属于工贸型新农村范畴。

一是特色工业园区型。这类园区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已形成“一园一业”特色。特色工业园区能加快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宁波特色工业园区的形成,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其一是企业园区。目前建企业园区的都是宁波一些知名企业,在园区内企业生产的,往往是同一行业的产品或是有上下游产品链关系的产品,如雅戈尔、三星、波导、天安等园区。这种园区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通过发挥其核心能力强、带动辐射作用大的效应,实现产品整合,形成专业化生产,促进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其二是行业小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实施“退二进三”的腾笼换鸟发展战略,市区一些污染企业纷纷迁至城外,由此形成了一些由行业控股公司开发建设的行业小区。如化工小区、纺织小区、机械小区、轻工小区等。其三是乡镇特色工业小区。近些年来,一些有条件的乡镇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工能力优势,建立专业产业园区。如:象山爵溪的针纺织工业园区、慈溪浒山轻纺工业园区、奉化大桥服装工业园区等。

二是专业市场型。目前,宁波市有商品市场658个,年总成交额近千亿元。正是如此众多的市场,才形成了宁波块状经济专业市场的特征。所谓专业市场型,是指块状经济初期阶段,依托专业市场形成不同规模、档次和质量品种的同类产品的集聚。如:鄞州轻纺城、慈溪周巷副食品市场、余姚中国塑料城、象山中国水产城等。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专业市场与该地区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市场需求、产业支撑等因素有关。余姚、慈溪号称“塑料王国”,有塑料加工企业6000多家,年塑料需求量超百万吨。余姚市坚持走依托产业发展市场,以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的路子,通过兴办余姚中国塑料城、模具城、远东工业城,使塑料模具、电子电器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呈现出“办一个市场,促一门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格局。

三是纵向配套型。纵向配套型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本地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形式所形成的生产联合体。余姚市陆埠镇孙家村以“前店后厂”的形式,成片聚集水暖器材生产企业,兴力、“江南水暖城”,水暖产品已发展到16大类368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暖城。生产企业从最初的4家,增加到现在的20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多元。余姚市老方桥村依托古雷特打火机生产联合体,将生产打火机所需的10多道工序分散到农户经营。这种统分结合的形式,使农户成为无形工厂,优化了内部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四是合作扩展型。合作扩展型是指乡镇内部没有纵向合作,但乡镇与乡镇间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扩展性合作。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合作,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块状经济。宁波市北仑区贝发、永仑两家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协作,带动了全区近百家各种性质的相关企业及区外相关企业的发展,使文具业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并步入中国制笔三强企业之列。

五是专业村镇型。宁波块状经济还出现了“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发展模式,涌现出慈溪横河相土地村、余姚陆埠孙家村、象山爵溪针织品、北仑郭巨灯具等一批专业村镇。如慈溪横河相土地村依托宁波慈兴集团、宁波环驰集团两家规模企业,带动了全村300多家企业生产微型轴承,2001年产值达12.5亿元。这些专业村镇不仅规模效益好,而且市场占有率高。余姚江南水暖城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泗门镇上新屋村生产的电动剃须刀已进入全国县以上城市70%的家电市场,临山浦中村的电话机按键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85%。

3.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决定,2005年6月2日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新标准。按照企业的经营情况划分为加工(基地)型、市场流通型、种子种苗型、服务组织型等四大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条件。2006年5月,宁波市有关部门又下发了《调整完善宁波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加大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奖励力度,有力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年加工经营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包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共1270家,市、县两级农业龙头企业355家,其中市级19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市、县两级龙头企业产值(交易额)总量达到近300亿元。7家龙头企业获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称号,10件农业专利获国家发明专利,9家企业、3个基地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示范基地。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办基地、联结购销户、发展订单农业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2006年,市、县两级龙头企业共收购农产品357万吨,建立农产品基地189万亩,联系带动农户85.8万户,吸纳劳动力34万人。

4.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宁波经济发展特色的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58个,各类商品市场小城镇占了近半。2005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共计有摊位4.86万个(按照每个摊位解决2个就业人口计算,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十万个),总成交额为915亿元(人民币)。涌现出诸如余姚中国塑料城、石碳轻纺城、慈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余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慈溪桥头废塑料市场、慈溪周巷副食品批发市场、余姚模板市场、象山石浦中国水产品市场、现代建筑装潢市场、路林综合市场、余姚陆埠江南水暖器材市场等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其中,余姚中国塑料城浙江中塑在线有限公司、宁波轻纺城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最新中国商品专业市场竞争力报告50强名单”中分别排名第8、第9位。

(一)甬江街道原称甬江镇

1992年5月,由原北郊乡和湾头乡合并建镇,因南临甬江,故称甬江镇。2004年7月正式更名为甬江街道。全街道辖15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耕田5632亩,人口4万余人(包括外来流动人口)。近年来,甬江街道工业紧紧围绕江北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的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树强扶优、招商引资、技术改造、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走品牌带动战略,基本形成了金属制品业、塑料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空调及制冷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目前有工业企业8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2004年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43亿元。2004年甬微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甬江集团、信远工业等4家市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共23只。街道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达47家。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环城北路汽车销售特色一条街已成为全区的特色产业。目前街道有6家星级宾馆和一批中小餐饮娱乐服务业,有丰华、海洲、渚扬、太阳升等海运企业,有华东物资城、华康家具、家世界等专业市场和超市。第三产业的税收总量占全街道的50%以上。

(二)江东区仇毕村

原属江东区东郊乡。2001年撤消东郊乡,改为东郊街道。仇毕村与北仑港有30公里之距,东依宁波火车货运东站,南临杭甬高速公路,西靠高速公路入口处,北接兴宁路,城市主干线纵横贯穿市场。是宁波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该村于1996年利用地处江东工业区城乡接合部、对内对外交通方便的优势,兴办现代建材装潢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宁波现代建筑装潢市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经营面积13万平方米,入驻商家1000多家,经营各类板材地板、建筑装潢陶瓷、卫生洁具、灯具、电器水暖管道、防盗门窗、厨具、厨房装饰材料、窗帘布艺、墙纸地毯、石材等10多个大类、千余个系列、上万种商品。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总代理、总经销权800多个,并率先开设了宁波家庭装饰中心。自1996年以来,市场相继建成了板材地板城、陶瓷城、灯具城、装饰街、管道材料批发区、门窗市场、宁波家庭装饰中心、现代家园市场等八个交易区。一年经营额达5亿元,上交国家税收逾3000万元。市场已成为江东区骨干企业、宁波市重点市场、中国装饰材料协会会员单位,是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装饰材料专业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且被评为浙江省“金承诺”信誉单位,是宁波市首批“诚信市场”、“星级文明市场”。

(三)慈城镇

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万。距宁波江北建成区约15公里。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设治始于春秋越国勾践时(约前473)。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慈城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文脉为慈城沉积了有别于其他城镇的深厚文化底蕴。慈城历史上共出过状元5人,进士519人。慈城作为县治有悠久的历史,能体现历史文脉的遗存多达30余处:有表现古代政治文化的县署(县衙门),有显示传统主流文化与儒家精神的孔庙,体现“八股取士”制与科举文化的校士馆(考棚)……1992年,慈城跻身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之列。2000年又被浙江省政府列为宁波市唯一的省级古建筑群保护区。2005年10月,经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批复,慈城成为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

慈城千百年来一直为浙东重镇,以独特的风水格局、严整的规划、大量的官宦建筑著称于世,而今面临着总投资近20亿元的新一轮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旅游业、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将在此与其流淌了千百年的文化血液高度融合。对于慈城古镇的发展方向,有专家建言,着重挖掘慈城的“品牌”——中国江南现已少有的千年古县城,细化、清晰慈城的人文历史,凝聚、壮大慈城的人文资源,前瞻性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理性”号脉”,将是这座古城复苏最佳的文化支撑和切入点。

(四)小路下村

地处余姚西北部,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67人,外来员工3000人左右。1985年,村里办起了一家小电线厂,就是云环集团的前身。经过十多年市场风雨的考验,当初这个毫不起眼的家庭作坊式小厂,已经发展壮大成为拥有38家分公司的全国乡镇中型一档企业、省重点骨干乡镇企业、省星火示范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同行业前10强。云环集团现拥有固定资产9800万元,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员工2800人,小路下村因此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源线、接插件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9.58亿元,人均收入1.35万元。

(五)西周镇

位于象山港中南岸,象山西部,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万人口,是宁波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浙江省100个中心镇和宁波市15个中心镇之一。2005年度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财政总收入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比上年增长6.0%。去年,西周镇入选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列407位。多年来,西周镇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以机电园区为载体,倾力构筑更为广阔的招商平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精心打造面向国际的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以宏观政策为契机,努力营造全民办厂的良好氛围,以港口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临港型产业。目前西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4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5家,亿元以上企业3家,县实力型企业6家,潜力型企业6家,其中华翔集团为全镇的工业龙头,是国家大型企业。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为龙头,家居装饰、食品机械等为支柱,电线电缆、电力器具、包装纸板为依托的产业群。产业中,按规模以上企业统计,40%以上为汽车配件,20%左右为家居装饰,20%左右为食品机械,其他占20%左右。拥有上市企业一家(华翔电子)。

(六)长河镇

位于杭州湾南岸,距宁波栋社机场70余公里,距已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6公里。南有329国道和杭甬高速公路,西与大桥连接线相接,经过拓宽改造的省道线(余庵公路)和新开辟的中横线穿镇而过,交通便捷。全镇区域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3万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长河人民凭着勤劳和智慧拼搏于市场经济的浪尖,“以菜兴农”、“以工兴镇”的发展战略,使长河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综合经济实力飞速增长,为宁波市综合经济实力“廿强镇”。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增长14.9%。工业总产值93.25亿元,同比增长15.01%,农业总收入9600万元,三产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16.7%。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其中财政可用收入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

全镇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已成为慈溪及周边地区的蔬菜集散地。每年有几十个优新蔬菜品种在长河引种试种,白毛豆、绿花菜、甘蓝菜等一批名优蔬菜品种在长河生根开花。蔬菜产销以市蔬菜开发公司为依托,建立了6万亩次的蔬菜基地,800余名农民购销员走南闯北拓市场,形成了年销蔬菜3万余吨的销售能力。宁波市慈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市蔬菜开发公司被评为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镇科协被评为全国科学技术先进集体。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强劲。长河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00余家,其中集团型企业1家。已形成以厨房系列产品、草编工艺品、五金电子、水暖件、减压阀等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行业优势不断显现。“方太厨具”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厨具行业的著名品牌。电子调谐器产品已占全球市场同类产品销售的30%,自钻自攻螺丝坐稳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水暖件异军突起,草帽行业大步挺进国际市场,减压阀生产也走上了精品发展之路。20世纪末,长河工业开始走要素集聚之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占地3000余亩的现代化工业区。

按照“建设新区、营造环境”的发展战略,长河镇大手笔建设城镇新区。全镇形成了“四横四纵”的交通网络,贤江文化广场、镇行政大楼、江滨公园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已经建成,城镇新区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随着商业街和住宅区的相继建设,乡镇一流、小巧精致的城镇新区将呈现在杭州湾南沿。

(七)溪口镇

旅游业是溪口最有影响力、最具潜力、最富特色、产业联动作用最强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在经营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不仅是丰富溪口旅游内涵、保持溪口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从溪口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溪口新实践的需要。溪口镇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的思路是:依托溪口乡村的旅游资源和现有基础,围绕建设“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全省经济实力强镇、宁波市最佳休闲人居胜地”的总体目标,实施区域联动、多元优化、产业融合、打造精品、文化提升五大战略,突出“山水、佛地、名人、乡村”四大主题和“多村、多样、多彩、多季”四大特色,形成“浪漫溪口乡村游”、“风情溪口乡村游”、“休闲溪口乡村游”、“绿色溪口乡村游”、“故事溪口乡村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加重加厚“千年古镇、名人故里、佛教圣地、应梦名山”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发展工贸型新农村反映了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耕地资源的制约始终困扰着我们。宁波人均耕田不到6分,解决温饱还勉强可以,要想仅仅依靠农业生产走上致富道路却难以实现。要突破土地资源的瓶颈,必须走发展工业、发展商贸的道路。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乃至整个浙江、江苏所走过的道路,就是大力发展工贸型农村经济,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金光大道。

(二)发展工贸型新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模式、途径。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特点,选择最佳发展模式。其中包括资源型新农村、工业型新农村、商贸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城镇型新农村、农庄型新农村、服务型新农村等。工贸型新农村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比较适合于像宁波这样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商业传统深厚、经济比较发达而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

(三)发展工贸型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从科学发展观对农村发展的要求来说,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又必须得到工业和商业流通业的支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农业来说,就要实现农业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我们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循环农业;这本身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另一方面,从农村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必须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工业和商业流通行业积累资金,为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环境的综合整治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发展工贸型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从城乡关系来看,农村是基础;从农村来看,社区、村镇是基础。要保证和谐,首要任务是发展。发展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发展工业和商贸就是有效途径。概括起来说,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建设工贸型新农村则是今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提升区域工业结构

建设工贸型新农村,首先自然要把农村工业产业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按照“产业集聚、工业集中、土地集约、管理集成”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前提。要以杭州湾产业带建设为载体,实行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入区,引导老企业进园区,特定产业进特定园区。“沿海”产业带要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推进临港型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沿湾”产业带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形成传统优势制造业基地。“沿路”产业带要依托中心城区人才集聚高地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工业园区化率达到75%,以“三沿”为主体的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

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靠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打造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一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模具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实现“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围绕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组织实施一批影响面广、关联度大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加快信息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努力打造品牌大市。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力

在建设工贸型新农村进程中,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是一组相关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农民只是单纯或仅进行极其简单的加工,没有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意识,导致一些地区农产品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正是因为本地农副产品缺乏稳定的产业转化基础,没有形成“增产一转化一再生产”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产品出路少,产品增值低。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宁波农副产品深加工表现出“三低三少”。“三低”即: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农副产品加工的技术装备水平低,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仍是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特别是缺少相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产业关联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产业链条短,没有实现精深加工,前向带动和后向带动能力均严重不足。“三少”即:大企业大集团少,缺少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牵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少,虽然全市各级财政“三农”支出逐年增加,但用于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技改投资财政没有单列,只依靠农业企业进行的技术改造投资,投资额远远不够;项目少,特别是大项目少,近年来,全市虽然也规划实施了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但总体上产业关联度不强、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目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后续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特别是能起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严重不足。

为此,应该加快制定和落实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贴息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利税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税收上的减免或奖励等。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招商引资等途径,引进一批科研院校和大企业集团加盟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农副产品深加工不能依靠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必须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和市场为纽带,有力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同时龙头企业把原料生产基地作为自己的第一车间来抓,主动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企业按合同组织收购,通过订单合同的方式稳定产销关系,逐步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且农业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参与竞争,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件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大事。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把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要积极实施强龙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尽快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结机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连结机制。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机制,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技术推广部门要优先研究开发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为龙头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开展面向基地和农户的技术推广。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营销,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

(三)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宁波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工贸型新农村的必备基础。

80年代末,宁波根据市场建设落后于浙江其他城市的现实,制定并实施了市场建设发展规划,一而生。现在,宁波七百多个综合和专业市场不但成为连接企业和客户的桥梁纽带,搞活了一方经济,为社会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劳动就业岗位,为社会安定作出了贡献。在农副产品供大于需丰产不丰收的情况下,宁波动员十万农民购销员大军活跃在大江南北,促进了宁波农副产品的销售,保证了宁波农民增产增收。

宁波农村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总体思路是围绕“整合、改造、创新、提升”主线,以整合市场资源、优化结构布局为基础,以改造市场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经营模式、交易方式和服务功能为动力,以提升市场流通业态为突破口,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改善硬件设施,增强整体实力,提升经营业态,促进传统市场向新型的、现代化市场转型,努力构建具有现代流通特征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市场发展要坚持集约发展、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和引导发展的原则。发展重点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档次水平;创新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推行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创建信用市场,提高市场主体诚信度。

宁波的农村市场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生产资料和工业品市场,诸如余姚中国塑料城、慈溪胜山零布料市场、镇海液体化工市场等,都是为工业企业生产、产品销售服务的;二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包括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副产品集市贸易,前者是为农副产品销售服务的,后者则是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三是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便利商店和超市连锁店,这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深受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

在发展这三类市场时,必须分类指导,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发展规划。总体来说:一是做好市场的规划和布局调整工作。各地新建市场要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区位优势、农村居民居住情况和服务半径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二是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各级财政应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贴息资金,用于支持各地重点市场的改造提升。三是加强市场规范管理。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大力推行商品准入制度,加快市场商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四是强化市场信用建设。加强市场经营者信用制度建设,建立经营者信息数据库和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建设市场信用网上查询发布平台,实行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营造注重诚信的制度环境。五是重视市场经营人才培养。鼓励市场举办方培养和引进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支持市场举办方与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活动。六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用。加强市场协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

以现代物流的概念来发展农副产品的流通。一要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扶持农产品专业流通经济组织,扶持具有带动能力的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二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直接进入零售市场;鼓励连锁超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合同生产;扶持发展物流配送系统,发展冷藏运输。三要大力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其交易的能力,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仓储、展示交易中心、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及冷藏系统等。四要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五要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四)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实行小农经济方式经营的台湾农业,之所以能在几十年内就实现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与其采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方式密不可分。台湾农业从选种、生产技术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都有一些以农会为主的民间组织为其服务,每一区域都使其小农经营的每一环节做到组织化,统一面向市场。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台湾农业正准备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实施联盟策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对于目前农村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水利站和经管站等农业服务组织,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理顺职能,使其成为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独立经营,自我发展。同时引导并鼓励农民组成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服务体系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政府财政支持集中到通过市场调节无法做到的服务内容上来,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作用。通过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把生产者组织起来有序地进入市场,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市场能力,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课题组组长:谢莉萍(执笔)
课题组成员:任月红(执笔)许文山 王卓亚
傅剑彪 蒋守林 邵春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