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备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位普通农民,到统领员工1300余人、总资产达10亿元的集团公司董事长,赵吉康实现了自己的“七十二变”,也把“欣达”推上了国内电梯业的头把交椅:在国际市场,他们的产品已和“通力”、“三菱”等国外品牌平起平坐。
一个春天
1995年,鄞县乡间,太白山下,离著名的天童寺不远的一片田野上,村办企业东吴西村农机修配厂里,发生了多年来少有的一件大事:改制!由集体企业变成独资的集团有限公司。
此前的10多年,东吴西村农机修配厂一直为电梯企业加工、配套,养活着几十名员工。虽然没有面对过生存的危机,却也没有任何突破的契机,前景一片茫然。
改,一定得改!赵吉康不甘心这样下去。
改制后,由农机修配厂蜕变而出的“欣达”,如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春天。
1998年,也是一个春天。上海国际电梯展览会上,国内外客商云集。赵吉康也来了,带着公司最先进的产品,来到大上海寻找商机。
场馆内,电梯设施琳琅满目。但让赵吉康眼睛一亮的,是陈列在通力电梯公司展台上的一种无齿上下驱动主机。
“总部设在芬兰的百年老店‘通力’,靠着先进的技术和环保理念,在世界同行中独占赘头。”赵吉康说,“和我们的产品比,他们的主机体积小很多,还节能30%”。
当时,和赵吉康一起去展会的,还有公司一位姓潘的高级工程师。从赵吉康看通力主机的眼神里,他已明白了这位“掌门人”的心思。
从展览回来,整整3个年头,赵吉康和“欣达”的员工始终在做着一件事情:根据展会上看到的无齿主机的样品,研究他们自己的无齿机。
这可不是一项容易的工程。凭着对那个样机的零星记忆,凭着一种韧劲,“欣达”在无数次的试制和返工中一步步接近目标。
2001年,名为WYJ250系列的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终于诞生。
这个新孕育的“小宝宝”,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出世就轰动业界,被称为“电梯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两个决策
从连滚带爬的日子到连跑带跳的日子了。“欣达”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科技和创新,让“欣达”日益强壮。
但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电梯的“心脏”——无齿曳引机还不够。
整机生产——除了原材料,导轨、钢丝绳、电板等其他的部件,都要自己制造,才是他们的目标。
2003年,等同采用CB7588-2003国际电梯标准,使电梯整机的生产门槛一下子抬高许多,并引发国内电梯行业洗牌,随后的两年内,部分电梯整机企业被迫转向配件生产。赵吉康却逆水行舟:主动与长期配套的三菱电梯解除配套订单。
当时,三菱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之一。与三菱解除订单,意味着企业要放弃销售额高达1亿多元的配件生意。
这是一场冒险,是对勇气和实力的大挑战。
“这个险必须冒!“因为赵吉康意识到,做电梯配件管理成本高,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竞争力,如果一辈子这样盲打盲撞,将永无出头之日。(www.xing528.com)
紧接着,赵吉康又作出一个重大决策:斥资3000万,全盘接手瑞士迅达电梯集团在上海的曳引机车间。
“迅达”转让的这个车间年产量最高为2000多台,3000万元的收购价并不便宜。“很多人觉得我做了笔亏本买卖,可从企业长远发展看,这笔买卖非做不可。”赵吉康认为,这是他2004年最成功、最得意的买卖!
事实印证了赵吉康的判断。
“欣达”购进的不只是一个车间:合作后,“欣达”的产品可以参加全球知名电梯配件的采购招标。更有价值的是,“欣达”还借机引进了“迅达”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如果自己摸索,起码得花10年。”
之后,“欣达”逐渐成为国内研发实力最强的电梯配套企业。它的无齿曳引机不仅在市场占有率上居全国首位,也在国际上打响了品牌。
“三高”策略
上世纪90年代初,“欣达”已是电梯行业的一面旗子,但如果满足于配件生产,徘徊于产业链底端,企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
为掌握市场主动,“欣达”提出了:高科技、高效益、高端产品。
较快的技术创新步伐,离不开巨额投入。近年,“欣达”投入的科研经费每年不少于销售额的5%。2004年建设的“欣达”三期工程,光设备就花了1亿多元。在宁波科技园区,“欣达”还建起了高15层的科技楼。
电梯的整机研发要求非常高,需要机电一体化的人才。“欣达”不惜重金,引进100多位中高级科技人才及高等院校毕业生,并在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中聘请了30多位权威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为鼓励创新,“欣达”建立技术改进与革新奖励制度,一年用于专利成果奖励资金达几十万元,对产业化较好的专利项目,最高授奖额达9万元。
“欣达”选派优秀员工到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参加高级培训课程,还为完成学业的员工支付全部学费。而“欣达”的绩效评估机制,则为那些有潜力的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欣达”,引进的高级人才由公司在宁波城区购房安置,项目经理有侨车配备,青年技术员有套间宿舍。但联结“欣达”和技术人员的纽带不只是丰厚的收入和良好的待遇,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企业文化。
多元发展
盲目加工复制。还是自主研发?在电梯配件行业苟延残喘,还是力争上游加入电梯整机生产行列?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后,第三个问题又摆在“欣达”面前:仅仅停留在电梯行业,还是同时拓展相关产业?
赵吉康选择了后者:走多元化发展之路。这个选择,是把握全局,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作出的。
按照多元化发展构想,“欣达”在主攻电梯部件和整机的同时,开始研发变频器、凹版印刷机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等一系列相关产品。
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
“欣达”的阿格斯特螺杆空气压缩机采用了德国技术,阴阳转子线型加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西安制造专家合作开发的凹版印刷机不比日本机差,乐邦变频器则注入了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
多元化让“欣达”旗下有了宏大电梯、欣达螺杆压缩机、欣达印刷机器、欣达电梯配件厂、乐邦电机、乐邦斯比泰等11家控股子公司,在全国建立了16家分公司和200多个销售网点,国外代理商遍及各大洲。
多元化让“欣达”年销售收入8亿元,利润上亿元。
多元化让“欣达”枝繁叶茂:欣达电梯配件厂研发实力国内最强,综合经济指标位居行业第二,主导产品在全国用户最满意产品评选中五连冠,其中电梯曳引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宏大电梯公司的“豪斯汀“电梯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进入国内20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