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与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要求

经济与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管理的要求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产业,国家有必要对交通运输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确保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经济、方便、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建立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经济与社会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对运输网络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交通运输需求不是本源需求,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只是为了实现其他本源需求的一种手段,离开社会经济的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

对于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数量庞大的交通工具,其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已经没有更大的压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一般交通运输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网络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为从根本上扭转交通运输业总体能力不足的局面,必须花大力气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交通运输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既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运输能力的增长与经济和社会的运输需求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又要使运输网的布局适应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外贸布局、旅游布局以及人口分布的需要。必须在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建成一个总体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优质高效、效益良好的综合运输体系。在进行运输网络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将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考虑到交通运输发展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使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预见性和适度超前性,避免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充分估计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空气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小的环境代价达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用适当的方法计算运输外部费用,包括破坏自然景观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损失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投资等,正确评估交通运输项目的总费用。考虑公平性原则,重视偏远地区对交通可达性的要求。在建设新的交通网络的同时,更应改造已有的运输网络,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过度消耗。

对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这五种运输方式,要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势,保持相互之间协调配合,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把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组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运力,提高整体综合能力。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运输网络布局也很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尤为薄弱。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中,除了继续强化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外,还要着重加强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才能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二)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基本要求

运输工具既是客货运输的载体,又是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直接产生者。可持续发展运输体系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既能以足够的能力和多样性的服务满足各种运输数量和质量需求,又能适应社会对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发展要求。

1.低能耗及能源多样性

现在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多以石油的制成品作为动力,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每年要消耗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今后的运输工具一方面要积极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单位燃料所能行驶的公里数;另一方面要减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以其他能源为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如电动汽车电力机车太阳能汽车及可用各种代用燃料(乙醇、压缩天然气、氢气等)的运输工具。

2.清洁及污染少

交通运输工具保有量激增,使得运输工具排气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减少大气污染,实行清洁运输是可持续发展运输体系的基础。对运输工具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在出厂之前就采取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因为这比在出厂后再去安装防治污染装置更为容易和有效。汽车是最大的大气污染源,采取电控燃油喷射、三元催化转化器、废气再循环等污染控制技术是降低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使用以清洁燃料为动力的运输工具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3.多样性

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交通运输工具也必须呈现多样性。客运方面,既要有速度快、适合长途旅行(特别是国际旅行)的飞机,适合中长距离的火车和长途汽车,又要有方便灵活的小汽车。在城市交通工具中,既要有相对经济的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大众交通工具,又要有舒适的小汽车和出租车以及灵活机动的自行车摩托车。货运方面,不同的货物也需要不同的运输工具,如石油等液体货物需用油轮、罐车或管道,集装箱需用集装箱车(船),鲜活易腐货物需用冷藏车等。

4.大型化、专用化、高速化(www.xing528.com)

为了降低能耗和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货物运输工具的发展重点应是大型化、专用化;旅客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安全和舒适。

(三)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管理的要求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产业,国家有必要对交通运输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确保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经济、方便、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

1.交通运输管理体制革新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方针、根本原则,体现了政府与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交通运输管理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模式有很大关系。从管理单一运输方式转变为综合管理多种运输方式,从直接管理交通运输企业转变为间接管理交通运输企业,从每种运输方式的单一规划、建设转变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集中统一规划和建设。

2.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

运输管理现代化必须体现系统管理的思想,强调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最优化。建立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四)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对公众的基本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与传统发展观完全不同的新的发展观念,它的实现不但需要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的支持,更需要每个公民自觉地参与。公众参与不仅指公众积极参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行动或者有关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改变自己的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往的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往往停留在珍惜自然、爱护环境上,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不但要珍惜环境资源,还要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和废物的循环(利用)与处置等过程中合理操作,追求效率和公平。这就涉及人们意识和观念的转变,要争取实现人类在代内和代际间的公平福利。这种公平关系意味着穷人和富人都应参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并且具有同等的参与权、分配权和发展权;意味着上代人和下代人都具有责任和权利,是多代人的共同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关键

公众参与在交通运输上最直接地表现为出行的文明化。出行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指人员、车辆或货物从出发点(起点)到目的地(终点)移动的全过程。目的在于实现人员流动的出行,称为客流或客运;目的在于实现货物流动的,称为货流或货运。客运的出行方式有步行、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乘公共汽(电)车、乘出租车、驾驶个人小汽车、坐火车、乘飞机等。货运的方式有肩挑、牲口驮运、机动车载运、火车运输、船舶运输等。

人们根据各自的目的,选择适合各自的出行方式。各种不同的出行方式汇集形成的交通运输流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建设起着重大作用。公众作为可持续发展参与的主体,出行的文明化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1.出行方式选择的合理化。不同的出行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在城市交通中更为明显。乘公共交通工具、乘出租车、自己开小汽车或骑自行车等都有可能满足出行的需求,因此,出行方式的合理选择便显得十分重要。可持续发展的运输体系特别强调在满足交通需求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选择出行方式的时候,应该考虑在满足出行目的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出行方式(如各种公共交通、地铁、火车等),同时还应尽力避免在行车高峰时期出行,以减少高峰时间的出行量。如果出行方式选择合理,那么既可以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费,又可以减少交通流量,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

2.出行行为的文明化。公众在选择了合理的出行方式后,其出行行为的文明与否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出行的人们有较强的交通法规意识和交通道德观念,遵守各种交通法规和交通运输管理条例,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并在出行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随意抛弃废物,文明出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