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分布不均及资源产、用空间的不统一
进行生产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具备能源、原材料、矿物等,但由于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常常是不平衡的,即使是最优化的生产力布局,也不能在空间上将各种资源兼顾。例如,炼铁要用煤,但有铁矿石的地方不一定有煤,这就势必要进行煤或铁矿石的运输。在现实中,产业布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或者是经济区,或者是交通网(产业布局也反过来影响交通网的形成),不一定与资源的产地接近。这样,围绕经济区就产生了大量资源的输入。因资源分布不平衡而产生的货运量在总运量中一直占主体地位,只要有人类的生产,这类货运量就不会消失。
总体来说,生产越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多,所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运输需求一直是增长的。但从长期来考察,这类运输需求将会呈不断缩减趋势,原因有二:其一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多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压低资源的消耗量,或者寻求无限制性资源代替传统资源,如以绿色能源取代煤,减少煤炭开采污染,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二是现代经济日益追求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以达到资源在地区间的更优化配置,减少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各地发展程度不同,资源利用情况有别,在运输需求分析时要结合实际情况。
造成产地与使用地、消费地空间分离的因素有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经济分工细化,商品产量及种类的日益丰富。例如,零件产在A地,初级产品在B地,最终产品在C地,而消费地包括A、B、C及其他各地,要保证生产过程的衔接、流通环节的顺畅,就必须有发达的货运体系作为依托。这类货运需求与工业的发展程度有紧密的联系,生产越发达,分工越细化,中间产品及产成品就越多,对运输的需求就越高。这类运输需求批量一般比较小,却更重视时间价值和运输质量。
(三)地区间商品质量、品种、价格、社会效用等不平衡(www.xing528.com)
人们对商品的要求日益多样化,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客观上都要求由运输来调节。运输在这里就起到了丰富人民生活、平衡地区物价的作用。这类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密切。
(四)农业资源分布不均匀
各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本地不同于别地的农业产品和加工品,如沿海的水产、南方的大米等,必须依靠运输来平衡这些物资在地区上的差异。另外,所产的农产品不同,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围绕一些农业区,会产生农业生产资料的输入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输出。这类货运需求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性,也受农业发达程度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