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策略

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策略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西北、西南地区是内地大陆区,以陆上运输方式为主,铁路、公路在地区之间和内部的运输联系方面起主导作用。西北内地开发石油,从长远看以发展管道运输为宜。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及协调发展,必须同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充分满足这个地区的客货运输量增长的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要同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必须要在国家制定的运输政策的指导下进行。

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策略

(一)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协调的内容

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客货运输量及其周转量经济社会活动对交通运输需求的集中表现,彼此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和比例关系。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客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但是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经济发展任务与方针政策的变化,在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相适应的情况下,交通运输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将有不同的变化。货物运输量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资源和生产力布局。在考虑运输方式分工时,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须研究国民经济对运输需求的总运量同运输通道上的总运输能力之间是否协调;第二,要研究具体货物的流向和流量同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是否协调;第三,对运输通道上能承担运量的不同运输方式,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既要对几种可能承担的运输方式从适应需求方面进行比较,又要从不同运输方式的物资消耗和建设投资费用、运营成本以及货物在途时间和损耗等方面进行比较。总之,应根据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来实现运输的合理分工。

2.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都不同,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运输联系及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布局也不同。例如,西北、西南地区是内地大陆区,以陆上运输方式为主,铁路、公路在地区之间和内部的运输联系方面起主导作用。西北内地开发石油,从长远看以发展管道运输为宜。在中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城市轨道、水路、港口、管道运输等。在研究各种运输方式分工时,除了要研究地区之间大通道运输联系外,还要研究地区内部与大通道相联系的干支线运输方式,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合理分工的要求。

3.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但在完成整个运输过程中,犹如一套联动机,要求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协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运输业正在逐步采用新技术装备,这对运输方式的分工有很大影响。

(1)铁路运输。我国铁路运输已向重载、高速等方向发展,机车车辆和线路必须与之相适应。铁路采用重型钢轨,制造大功率的电力机车;车辆方面多采用大型货车、专用车,以代替原来载重量小的货车;旅客列车为了高速运行而采用动车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性能,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扩大运输能力。

(2)公路运输。在公路运输中发展大吨位车、柴油车集装箱车、特种车,并与公路主干线相适应,以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性和机动灵活性,扩大汽车运输的使用范围。

(3)城市轨道运输。在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发展城市轨道运输,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和经济实力选择发展地下铁道或轻轨交通或单轨交通等。

(4)水路运输。在沿海运输中发展大吨位、专业化、装备先进的适用船舶,可以提高海运经济性能,降低能耗,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运输能力。

(5)港口运输。港口运输应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采用大型装卸机械,实现装卸现代化。

(6)民航运输。民航运输应根据国际和国内航线客流量的迅速增加,发展大、中型客机,选用单位油耗省的客机,逐步淘汰耗油量大的陈旧客机,以充分发挥长途快速运输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4.各种运输方式组织工作的协调

不同的运输方式,其运输组织工作也不同,而运输组织工作对运输分工和选择运输方式有很大影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工具)或两个以上的运输企业相互接力,联合完成货物或旅客的全程运输任务时,更要加强运输组织工作。

我国大宗货物大量联运的主要是煤炭、石油、矿石、钢铁、粮食、化肥木材等物资,主要联运海港有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广州、湛江等,通过铁路、公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联合运输网。

全面提升运输组织能力,各方面协调配合好,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车、船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加速港口、车站、库场、货位周转,提高运输能力和吞吐能力,缩短货物送达期限,节约运输费用。由此可见,加强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配合,对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起着重要作用。

5.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运价和运输费用对货主和旅客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占有很重要地位。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都能够满足需求时,货主和旅客将从本身需要出发,如从运输速度、安全、方便、及时以及运价和运输费用等方面考虑选择何种运输方式承运。

(二)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原则(www.xing528.com)

1.自然地理条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要根据具体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来进行合理分工,宜水则水,宜陆则陆。

2.社会经济条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及协调发展,必须同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充分满足这个地区的客货运输量增长的要求。

3.生产布局条件。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要同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布局相适应。

4.运输结构条件。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应考虑历史上已经形成的运输结构,如水陆分工、铁路与公路的分工。

5.运输技术条件。运输方式之间的分工,并不是机械的分工,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联运,实现整个运输过程。例如,在水陆联运中,既要考虑铁路、公路的运输能力,陆水衔接换装和港口能力,枢纽内部能力和航运能力的配合协调,又要考虑在采用运输新技术后,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将有很大的提高以及这些因素将对运输的方式的分工产生较大的影响。

6.经济效益条件。合理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要讲究经济效益,应根据技术经济论证,以最少的社会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使国民经济和社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准绳。

7.国家运输政策。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必须要在国家制定的运输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国家的政策是多方面的,如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运输政策、运价政策等,这些政策对运输方式分工和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对运输需求的预测

搜集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统计资料,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交通运输网历年变化状况(设备和能力)、各种运输方式历年完成的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统计资料、地区内工业布局状况及重要物资产量和运量等。研究全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如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重要物资,如钢铁、煤炭、石油、矿石、水泥、粮食等与运输关系较大的物资产量;人口增长率及旅游事业的发展等。根据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价格政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交通运输政策等研究对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研究和预测未来时期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的增长量,包括总量和各种运输方式各自可能分担的运输量。

2.进行运输能力与运量增长的平衡分析

根据预测的客货运输量对照现有的运输能力,衡量其能否承担以及满足需要的程度,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适应运量增长需要而列出应采取的措施,如增加运输设备的能力。

3.对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协调发展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主要包括:(1)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经济评价次序;(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征;(3)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计算;(4)各种运输方式能力扩展费用,如线路、站场、港口、机场、管道、运输工具、运输设备等项目的投资;(5)各种运输方式根据运输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确定发展运输业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财务效益。

4.选择最佳方案

对各种运输方式扩展能力的投资收益进行研究和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同时要研究考虑国家(地区)发展交通运输投资来源和筹措资金,使运输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