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组合作技巧大全

小组合作技巧大全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某运用了小组工作中的()技巧。常见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给出一个小组案例,请考生辨识出社会工作者在该案例中运用了哪种小组讨论技巧。在本题中,大部分组员都主动交谈,只有王某默默坐在角落里,始终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社工需要使用鼓励的技巧。

小组合作技巧大全

考点5-10 沟通与互动技巧

(一)考点讲解

1.社会工作者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2)专注与倾听;(3)积极回应;(4)适当自我表露;(5)对信息进行磋商;(6)适当帮助梳理;(7)及时进行小结。

2.促进组员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社会工作者要注意保持现场安静,及时提醒组员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2)鼓励组员相互表达;(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5)示范引导。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常考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给出某个小组的案例,提供有关社会工作者叙述或案主反应的话语,要求考生识别该小组中发生的属于沟通技巧中的哪个技巧。第二,多选题的考核方式。即要求考生能够区别小组工作沟通技巧所包含的两个层面:其一,社会工作者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其二,组员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28题、第71题;2013年第32题、第69题;2014年第28题、第33题;2015年第33题、第69题;2016年第70题;2017年第30题。

(四)模拟试题

1.社会工作者武某带领一个大学生成长小组,在该小组中,组员发言积极主动。武某在每位组员分享经验后对发言者给予了反馈。武某运用了小组工作中的(  )技巧。

A.积极回应 B.专注倾听  C.引导讨论  D.示范引导

【答案解析】 A。积极回应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向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如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让发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积极回应。

2.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沟通与互动的技巧。以下属于社会工作者与组员间沟通技巧的是(  )。

A.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B.积极回应

C.适当帮助梳理        D.及时进行小结

E.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答案解析】 ABCD。社会工作者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2)专注与倾听;(3)积极回应;(4)适当自我表露;(5)对信息进行磋商;(6)适当帮助梳理;(7)及时进行小结。

3.某社区服务中心决定为本社区的外来务工者举办一个支持性小组。由于这些外来务工者互不相识,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一些专业技巧促进组员之间的沟通。在下列技巧中,能够有效促进组员之间沟通的技巧有(  )。

A.介绍小组的意义和目标

B.协助组员相互表达感受

C.社会工作者示范引导

D.协助组员选择讨论议题

E.促进组员之间的分享与回馈

【答案解析】 BCE。促进组员与组员间的沟通技巧:(1)提醒组员相互倾听,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现场安静,及时提醒组员相互之间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2)鼓励组员相互表达;(3)帮助组员相互理解;(4)促进组员相互回馈;(5)示范引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E。

考点5-11 小组讨论技巧

(一)考点讲解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1)选择合适的主题;(2)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3)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4)安排活动的环境;(5)挑选合适的参与者;(6)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草案主要包括:第一,讨论的目标;第二,讨论安排哪些素材;第三,讨论场地及设施的准备;第四,讨论时间的掌握,重点问题与次要问题的时间分配。

2.主持小组讨论。(1)开场的技巧。社会工作者介绍参与者,促进成员相互认识,介绍讨论的背景、意义与目标,讨论的规则及要求。(2)了解的技巧。(3)提问的技巧。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一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二是,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三是,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四是,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五是,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4)鼓励的技巧。(5)限制的技巧。限制手段包括:社会工作者用“是不是”的言辞问询其他善于发言的成员或者其他未发言的组员;及时切断话题,适时打岔;也可以限定发言时间,或者调整发言的次序。(6)沉默的技巧。(7)中立的技巧。(8)摘述的技巧。(9)引导的技巧。有两点要提示社会工作者注意:一是,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二是,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10)讨论结束的技巧。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常考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常见的考核方式有两种:第一,给出一个小组案例,请考生辨识出社会工作者在该案例中运用了哪种小组讨论技巧。第二,给出一个小组的案例,询问考生如果要求运用某一具体的技巧,以下选项中社会工作者的发言哪个符合该技巧的要求。在这里常考的技巧是:提问的技巧、鼓励的技巧、限制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中立的技巧、摘述的技巧、引导的技巧。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29题、第30题;2014年第29题;2015年第31题;2016年第33题;2017年第31题;2018年第29题、第30题、第33题。

(四)模拟试题

1.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公司举办员工能力建设小组。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大部分组员都主动谈论自己与他人交往的经历,王某则一直默默坐在一个角落,始终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技巧是(  )。

A.倾听    B.体谅    C.对焦    D.鼓励

【答案解析】 D。鼓励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对某些比较内向,或者容易害羞的成员要给予支持,不要逼他们发言,而是要注意他们,投以鼓励的眼光,等他们获得了勇气再发言。对他们的发言,社会工作者可以重复他们的意见,对正确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安全感。在本题中,大部分组员都主动交谈,只有王某默默坐在角落里,始终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社工需要使用鼓励的技巧。

2.小组活动开始后,组员间有下面一段对话:

成员甲:“其实一直以来,我们的婚姻生活都不太幸福……”

成员乙:“你丈夫有了‘第三者’?”

成员甲:“不是。”

成员乙:“那是你的问题,你已不再爱他?”

成员甲:“不是……”

成员乙:“那……我猜……”

在此情景中,社会工作者最适合运用的技巧是(  )。

A.中立    B.面质    C.限制    D.沉默

【答案解析】 C。本题考核的是小组讨论的技巧。小组讨论的技巧包括主持小组讨论以及限制的技巧。此处,成员乙没有做到倾听和同理,不停地提问,不仅独占了讨论的时间,还起不到正面的效果。此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如果此时社会工作者采用沉默的技巧,任由成员乙继续猜下去,场面会很尴尬。

3.在某支持小组关于家庭关系的讨论中,有以下对话。

小组成员甲:“我觉得生活压力太大了,每个月我要还3 000多元的房贷,可我一个月才挣4 000多一点,我觉得活得太累了。”

小组成员乙:“我不明白人为什么不能活得轻松些。我也活得累,但我真不知道我为什么活这么累。”

小组成员丙:“每个人都不想累,可是累可能就是生活本来的状况,我找不到解决的办法。”(www.xing528.com)

其他组员随后也议论纷纷。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该(  )。

A.运用沉默的技巧,不发表任何观点

B.运用中立的技巧,不对组员的发言做任何评论

C.运用引导的技巧,提示讨论的重点与方向

D.运用讨论结束的技巧,结束小组会谈

【答案解析】 C。这个小组是关于家庭关系的支持小组,此时,甲乙丙三人的讲话都已经偏离主题,故应当拉回主题。

考点5-12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一)考点讲解

1.紧扣小组目标。

2.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小组活动的设计必须包含如下基本要素:小组活动的目标,包括总体性目标(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小组活动的参与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小组活动的规模,即参加的人数;小组活动的时间分配;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小组活动的环境设计,包括活动场地、设施等;小组活动的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小组活动的强度分布;小组活动的预期结果;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总结与奖励。

4.经验分享环节。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常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询问小组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哪些要素。

(三)历年真题

2013年第70题;2017年第28题、第32题、第71题;2018年第32题、第70题。

(四)模拟试题

1.社会工作实习生小燕在某福利院参与对老年人的服务。在设计小组活动时,小燕拟为高龄老年人设计“击鼓传花”的热身游戏。督导员老王建议小燕在设计游戏时首先要考虑(  )。

A.经验分享环节       B.组员的特征和能力

C.小组活动的顺序      D.小组活动的规模

【答案解析】 B。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分析每一位组员的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认识和把握组员的社会关系背景及文化背景,了解其以往的成长经历及成长过程中困扰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组员当下的能力可以适应的小组活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社会工作者小梅在为中学生策划旨在提升环保意识的小组活动方案。在小组开始阶段,她设计了相互介绍和热身游戏等活动。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她设计了适合中学生的有助于解决小组成员角色冲突的情景剧,并让小组成员讨论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在小组后期成熟阶段,她设计了加强组员间信任、支持的活动。小梅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运用的技巧有(  )。

A.紧扣小组阶段目标     B.注重组员经验分享环节

C.契合组员特征和能力    D.满足政府的需要

E.协调和处理小组冲突

【答案解析】 ABC。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掌握和考虑:(1)紧扣小组目标;(2)考虑组员的特征和能力;(3)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4)经验分享环节。根据教材中相关内容的阐述,本题答案为ABC。

考点5-13 小组评估技巧

(一)考点讲解

1.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1)过程评估,指的是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2)结果评估,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表现等方面的评价,以检测小组是否完成了其预定目标。

2.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1)组前计划评估。组前计划评估是评估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它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在进行组前计划评估时社会工作者要掌握下列信息:组员是否是自愿参加小组,他们参加小组的动机,组员各自的能力,是否能够帮助小组实现目标等。(2)小组需求评估。在需求评估中,社会工作者考虑的因素有:小组整体需求、组员的需求和小组的环境需求。需求评估的注意事项:第一,利用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以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二,避免在需求评估中给组员贴上诊断性标签;第三,明确评估重点。(3)小组过程评估。过程评估的注意事项:第一,评估内容需要根据小组的目标和进程来决定;第二,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标准化测量工具(问卷和量表)、自我报告、行为计量表、口头意见回馈、日记和日志、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记录、小组过程记录、总结记录、书面评估表、组员作业和作品等。(4)小组效果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小组结束后的跟进访谈、组员的自我评估报告、小组目标达成表、小组满意度量表、小组感受卡、小组领导技巧记录表等。

3.小组评估的一般流程。(1)评估方案的制订。(2)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五个部分:过程方面、组员方面、社工方面、效能方面、方案方面。(3)各评估要素之间的联系。(4)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5)评估后审核。(6)编写评估报告。

4.评估资料的收集。(1)测量工具的选择。其一,小组记录,包括过程式记录、摘要式记录、问题导向记录、录音和录像等;其二,个人自我报告;其三,分析报告,与小组有关的各类报告分析,提供与小组进程有关的资料;其四,目标达成量表(GAS)、任务完成量表(TAS)和心理测量量表等。(2)资料收集。在收集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因素:其一,资料来源的多样性;其二,收集资料;其三,由谁来做评估。(3)资料收集中常见的问题。其一,组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其二,非干扰性观察与干扰性观察。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考得通常较为细节化,可以以多选题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要点包括:第一,需求评估和过程评估的注意事项的比较;第二,评估资料收集的考虑因素和常见问题。

(三)历年真题

2015年第70题;2018年第71题。

(四)模拟试题

1.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进行评估,这属于小组评估中的(  )。

A.组前计划评估       B.小组需求评估

C.小组过程评估        D.小组效果评估

【答案解析】 A。组前计划评估是指评估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

2.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社会工作者小李完成了一个戒毒人员家属互助小组,小李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小李采用的是(  )类型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

A.过程评估 B.结果评估  C.需求评估  D.计划评估

【答案解析】 A。作为研究方法的小组评估包括:(1)过程评估,指的是对小组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2)结果评估,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表现等方面的评价,以检测小组是否完成了其预定目标。因此本题选A。

3.在进行小组过程评估时,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

A.口头意见回馈        B.小组过程记录

C.组员作业和作品      D.日记和日志

E.小组目标达成表

【答案解析】 ABCD。小组过程评估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标准化测量工具(问卷和量表)、自我报告、行为计量表、口头意见回馈、日记和日志、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记录、小组过程记录、总结记录、书面评估表、组员作业和作品等。其中,小组目标达成表属于效果评估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