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数据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果知道一些大概的数据或者知道在哪里可以收集这些数据的话,就能提高费米推定和假设的精确度。假设的精确度得到提高,采取的措施的精确度也会得到提高。这就会提高我们的赚钱嗅觉。
在学习了解与企业相关的数据时,日本“经济产业省厅”的主页是一个很方便的渠道。比如其中就有“2016年日本经济普查统计”这样的资料。这是在2018年6月份公布的资料,根据这份资料我们就可以将其与2011年进行的上一次调查进行对比,从而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数据进行确认。
首先是与销售额相关的数据。2016年日本的国民收入约为 1 625兆日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22%)。这个数值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大约两成。5年的时间增加两成,也就可以计算出每年增加了4%。
相同的附加价值额大约为290兆日元(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8%)。可以计算出附加价值额每年增加超过3%。这是一个相当可喜的数字。
顺便一提,这里的“附加价值额”是在营业利润中加入了人工费和税收等所得到的数值。
在进行产业间的比较时,附加价值额和营业利润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雇用人员的工资费用(人工费)。如果把市场行业归类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话,资本密集型产业(制造业)的附加价值额和营业利润的差距较小;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护理、教育等)的劳动分配率(附加价值额中的工资总额)较高,所以与营业利润相比,附加价值额会相对更高。
比如教育行业就是一个附加价值额很高的行业。这是因为虽然这个行业的劳动分配率很高,但是劳动效率并不高。所以大多数低收入人群所在的都是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护理行业也是如此。
与其相对,知识密集型(信息通信、专业服务等)行业是劳动者获取附加值的源泉,在这类行业中,员工的劳动生产性(员工人均的附加价值额)也容易得到提升。
接下来,从行业销售额的前三名来看,第一名是批发业、零售业的500兆日元,第二名是制造业的396兆日元,第三名是金融业、保险业的125兆日元。排名前三位的行业销售额超过了全部行业销售额的六成。我们就能了解到第三产业的销售额占据了所有产业销售额的大约七成。
从销售额超过1亿日元的企业数量来看,批发业、零售业大约有20万家,建筑业、制造业分别有11万多家。
另一方面,从附加价值额来看,制造业为69兆日元,批发业、零售业为54兆日元,建筑业为21兆日元。排名前三位的行业附加价值额占据了整体行业附加价值额的不到五成。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企业数、事务所数和员工数。企业数为385万家企业(与2012年2月相比减少了6.6%)。事务所数为558万家事务所(与2012年2月相比减少了3.3%)。员工数为5687万名员工(与2012年2月相比增加了2%)。虽然企业数和事务所数都有所减少,但是员工数是有所增多的。(以上内容请参考图34)
根据都道府县(日本的行政划分)的不同来进行比较,东京有68万家事务所,大阪有42万家事务所,爱知有32万家事务所。排在前三位的事务所数占据了全国事务所数量的1/4。于是,我们就能了解到事务所主要是向东京、大阪、名古屋地区集中。与2012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实际上有45个都道府县的事务所是在减少的。事务所数量有所增加的,只有增加了3.9%的宫城和增加了0.5%的冲绳两地。事务所减少率较高的有减少6.5%的熊本,减少5.7%的京都和歌山。
图34 日本产业的概要
通过员工数量来看,批发业、零售业的员工数为1 184万人,占据了整体从业人员数量的20%,也就是说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1人从事批发业、零售业。处于第2位的是制造业的886万人,超过了整体从业人员数量的15%。处于第3位的是医疗、福利事业的737万人,占据了整体从业人员数量的13%。从事这3种行业的人数大约占据了所有行业员工数的5成。
只要知道了这些数值或者知道在哪里可以收集到这些数值的话,就能提高费米推定和假设的精确度。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可能检查出偶然获得的数据是否正确。
前面我们接触到了关于日本企业的一些大致数据。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对多家企业进行比较的方法。
正如前文所说,“比较”是非常有效的技巧。在表2上方的表中记载了令人感到惊讶的两家公司的盈亏表。在同一行业,两家公司的盈亏情况竟如此不同!A公司创造出了很大的利润,而B公司却亏损严重。
但如果是以实际数值进行对比的话,比如两家公司的销售规模间的差距大约高达6倍(分别为61 332万日元和9 158万日元),就很难进行比较了。因此,要使用与销售额相对的“构成比”来对公司内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2下方的表所示。
像这样使用构成比来进行比较的话,即使是销售规模不同的两家公司也很容易对其进行比较。
让我们从盈亏表的下方开始浏览。当期纯利润A公司为6%,B公司为-19%。它们之间的差距为25%。很难想象出这个数值是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在这个差值中有8%是因为B公司的非常损失(由于非常事故所引起的各项损失。如火灾、水灾带来的损失)所导致的。因为是非常损失,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损失是只有今年才会出现的短暂性的损失。
表2 通过构成比,对同行业的盈亏表进行比较
上述两家公司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销售总利润的差异约为20%。也就是说,利润之间的差异,代表着成本之间的差异。
我们可以看出B公司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削减成本。
因为当时我对为何这两家公司的盈亏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很感兴趣,所以我看了这两家公司公布的决算报告。
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是地图行业,但是占据A公司整体销售额八成的地图数据库事业呈现的是一个增收增益的状态。决算书上记载的原因,是其国内导航数据的销售十分顺利。
与此相对,在B公司的销售额中,有一半都是在市场上销售的出版产品所带来的,而这种产品带来的销售额在逐渐减少。而且,也有记载在占据B公司整体销售额不到三成的电子产品的销售额中,与简易型汽车导航相关的产品销售额也在减少。我们也就了解到A、B两家公司导航事业的业绩也存在着差别。
与此同时,在当时的年度业绩计划中,A公司和B公司都提出了增收增益的目标。特别是B公司提出了通过将成本降低11%,从而实现盈余的目标。
但是,在新一轮的销售开始之后到第三、四季度销售计划结束的年末期间,B公司公布了对当初的计划目标做出下调的决定。虽然当时B公司的销售额稍有增长,收益比起上一期而言有所改善,但是预测出当时的最后决算仍为赤字。与此同时B公司还宣称将要裁掉一成多的员工。
通过表2下方的表我们可以发现B公司的人工费并不是很高,所以这个裁员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比起裁员,进一步削减成本才更为重要。与此相对,A公司在当时的上半年就达到了过去的最高收益,预计可以顺利达成当时的目标。(www.xing528.com)
用与销售额相对的构成比对同行业的两家公司的盈亏表进行比较,再加上各公司的决算报告中的定性数据,相信大家就能够理解并想象出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情况。
大家是否知道托马斯·皮凯蒂所著的《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曾一度成为话题,所以应该有不少人知道或者读过这本书。在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书中提出的一个有名的不等式。
r>g
r是指资本增长率,g是指经济增长率。
大致来说,就是这个不等式证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钱的人会越来越有钱,而贫穷的人会一直贫穷下去。
我来进行一下说明。r这一资本增长率是指投资家和炒房者通过股票、投资信托、不动产等投资获得的利润率。这个利润率大致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
另一方面,g是指公司职员和银行职员等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增长率。同样大致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
大家乍一看这个数据,可能会觉得自己通过直觉也能够判断出来。但是皮凯蒂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主要收集了从1800年到2000年的超过20个国家的数据,其中甚至包括了在GDP这个概念出现之前的数据,从而证实他提出的这个不等式。
持有财产的父母,如果让孩子将财产代代继承下去,孩子只要把继承到的财产用于投资,即使不工作财富也会增加。这就使其与那些没有财产的劳动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一来,汗水淋漓地拼命工作的人就变得像个傻瓜一样。出生时的条件便决定了这个人今后的富足情况。
可以说,这个不等式简单易懂地表示出了“对股票、投资信托、不动产等的长期投资会创造出利益”这件事。
以前,我听说过一个“钱是寂寞鬼”的故事。因为钱是寂寞鬼,所以不会存在于只有数枚钞票的地方,而是会聚集到存有很多金钱的地方。这也正符合皮凯蒂的观点。
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个不等式,说不定这就会成为未来大家的灵感的来源。
说到“减肥与数据”,我脑中浮现出的是冈田斗司夫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肥胖不再来》一书中提出的有名的记录式减肥方法。通过这个方法他成功地从120 kg减到55 kg。这个“记录式减肥法”正如字面意思,仅仅通过进行记录就可以达到瘦身的目的。
即使这本著作的出版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以上,但现在仍然可以在许多应用程序中看到这个减肥方法。我认为是因为“仅仅通过记录自己吃过的东西就可以起到减肥效果”的这一简单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也是“可视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这一方法中,最开始的步骤就是记录。记录自己吃过的东西、吃的时间和自己吃完后的体重。将这些内容进行“可视化”之后就更容易抓住问题点。工作也是同理。
比如“油腻的东西吃得多”“零食吃得多”“睡之前还吃”等问题点。一边注意这些问题,一边记录下自己吃过的东西的卡路里以及自己的体脂率。通过记录下吃过的东西的卡路里,就能够慢慢地掌握自己经常吃的食材的卡路里。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自己每天摄取的卡路里总量“可视化”。
接下来要对自己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总量设置一个上限。因为正常女性每天卡路里的摄入量为1 200 kcal,男性每天的摄入量为1 500 kcal,所以减肥人士在习惯这个卡路里量之前可能会相当辛苦。而且通过数据对卡路里的摄取量进行控制的话会让人感觉到憋屈,有可能会导致不再想吃和原来一样的饭菜。在这种情况下,重点是能否找到排遣这种郁闷心情的方法。比如做一些轻微的运动或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
再来就是开始与自己的身体对话。比如在饭前对自己说“肚子真的饿了吗?”;在饭后对自己说“吃饱了吗?饭够吗?”;等等。因为自己设定了每日摄入卡路里的上限,所以一旦习惯了这个上限值的话就会越来越容易有饱腹感。能够坚持进行到这一步就相当不错了。只要接下来不暴饮暴食,就不用太担心体重的反弹。
进行记录时的要点,是不要攒到晚上一口气写下来。重要的是每次吃完东西之后(包括吃零食)都进行记录。若能养成每次都进行记录的这个习惯的话,减肥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而为了养成这一习惯,“报酬”是必要的。比如,使用自己喜爱的笔和笔记本进行记录的话心情就会变得舒畅。
这本书里的减肥与数据的相关内容中,“进食顺序”减肥法也非常有名。这个方法也很容易进行,仅仅想好进食的顺序就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顺序为:①汤菜类→②食物纤维→③蛋白质→④碳水化合物。
首先吃容易囤积在肚子里的汤菜,有利于让自己产生饱腹感。其次是吃食物纤维,可以有效抑制血糖值的上升。如果血糖值升高的话就容易吸收脂肪。通过吃食物纤维,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点。
排在第三位的是肉类和鱼类等主菜。接下来就是最后的碳水化合物。最后吃碳水化合物,是这个“进食顺序”的最大要点。如果是空腹状态下进食碳水化合物的话,血糖值就会上升,从而变得容易吸收脂肪。
同时,由于是最后进食碳水化合物,所以也会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在这里的减肥方法中,只要记住①汤菜类→②食物纤维→③蛋白质→④碳水化合物的顺序就足够了,而且实际做起来会更加简单。
我自己通过进食顺序减肥法和体重记录的方法,连续10年左右将体重波动保持在正负1 kg~2 kg。因为我喜欢喝葡萄酒,所以为了在长久地保持健康的同时还能继续喝下去,我会继续控制好自己的体重。
注释
[1]无锁手机,是指能够使用任意运营商SIM卡的手机;相对而言,有锁手机是手机公司与特定运营商签约绑定的手机,只能使用特定的SIM卡。有锁手机的价格往往比无锁手机便宜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