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别与应用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区别与应用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一)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最终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不能再进一步分配的成本归集点。一种成本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并且是否便于直接计量。一项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

产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

(一)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成本对象可以是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一项设计、一个客户、一种商标、一项作业或者一个部门等。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中间对象和最终对象。最终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不能再进一步分配的成本归集点。最终成本计算对象通常是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是企业的最终产出物。中间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还应进一步分配的归集点,有时也称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业中与成本相关联的某个可识别的部门,是将共同成本按某个分配基础进一步分配给成本对象之前的一个成本归集点,例如机械加工车间、维修车间、地区销售部等。设置多少中间对象以及中间对象之间的联系,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

(二)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计入各种、类、批产品等成本对象的成本。一种成本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并且是否便于直接计量。因此,直接成本也可以说是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中可以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例如大部分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的成本、某产品专用生产线的工人工资等。对于只有一种产品的企业来说,所有产品成本都是直接成本。

(三)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是直接成本的反义词,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例如车间辅助工人的工资、厂房的折旧等大多属于间接成本。(www.xing528.com)

所谓“不能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对象,另一种是不能经济地追溯到成本对象。

例如:

总经理的工资很难分辨出每种产品应分担的数额,属于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对象;又如,润滑油的成本可以通过单独计量追溯到个别产品,但是单独计量的成本较高,而其本身数额不大,更准确的分配实际意义有限,不如将其列入间接制造费用,统一进行分配更经济。

一项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

例如:

一个企业设有一个维修车间、若干个按生产工艺划分的生产车间,生产若干种产品,它们都是需要单独计算成本的成本对象。维修车间的工人工资直接计入维修车间成本,随后维修成本要分配给各生产车间成本,生产车间成本还要分配给各种最终产品成本。此时,维修车间工人工资对于“维修车间成本”来说是直接成本,而对于“生产车间成本”和“最终产品成本”来说是间接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