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探究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探究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是为了贯彻配比原则。只有产品出售时才能与当期收入配比,因此在出售时将其成本转为费用。对内报告使用的产品成本,其范围因目的而异。对外财务报告使用的产品成本内容,由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所有生产经营成本,如果不列入产品成本,就必须列入期间成本。计入产品的成本范围越大,期间成本的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探究

(一)产品成本

作为期间成本的对称,产品成本是指可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包括按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

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是为了贯彻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收入和为换取收入的费用要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产品成本在产品售前与当期收入不能配比,应按“存货”报告,是“可储存的成本”。只有产品出售时才能与当期收入配比,因此在出售时将其成本转为费用。

“产品”在这里是广义的,不仅指工业企业的产成品,还包括提供的劳务,实际上是指企业的产出物即最终的成本计算对象。

对内报告使用的产品成本,其范围因目的而异。

例如:

为短期决策和本量利分析计算的产品成本,仅包括生产成本中随产量变动的部分即变动制造成本;为政府订货(如军用品订货)确定价格计算的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还包括政府允许补偿的部分研究与开发成本和设计成本;为定价和选择产品线等决策计算产品成本,应包括从研究与开发成本到行政管理成本的全部成本。

因此,产品成本可以分为两类,见表9-5。

表9-5 产品成本的分类

(www.xing528.com)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成本在全部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小。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平均比重已低于55%,有些高科技企业已低于10%。因此,制造成本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将非制造成本分配于产品的主要问题是分配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差。由于作业成本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个困难逐渐被克服,全部成本法正日益受到重视。

对外财务报告使用的产品成本内容,由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我国过去的会计制度,曾规定工业企业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要分配给产品,是一种全部成本法。1993年改为目前的“制造成本法”,只将生产成本分配给产品,是一种“部分成本法”。

(二)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对称,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

期间成本不能经济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因此只能在发生当期立即转为费用,是“不可储存的成本”。正因为期间成本不可储存,在发生时就转为费用,因此也称之为“期间费用”。

无论是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都是生产经营的耗费,都必须从营业收入中减除,但它们减除的时间不同。期间成本直接从当期收入中减除,而产品成本要待产品销售时才能减除。

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所有生产经营成本,如果不列入产品成本,就必须列入期间成本。计入产品的成本范围越大,期间成本的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

按照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属于期间成本的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般认为,财务费用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而属于筹资活动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股利两部分。其中借款利息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资本化借款成本,例如为购置固定资产所借款项的利息,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将来在使用中陆续分期转为费用;另一种是费用化借款成本,例如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发生的当期作为费用处理,称为财务费用。也有人认为,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借款利息,也可以作为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看待,甚至主张应将其计入产品成本。还有人认为,权益资本的成本(股利)也应计入产品成本,才能准确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过,这些观点并未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