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制定技术引进策略

关注国际前沿技术,制定技术引进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引进中的专利分析流程一般包括确定拟引进的技术主题、确定技术引进目标单位、技术引进所涉及的专利尽职调查等。对于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来说,仅仅依靠技术引进来维持企业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实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是技术引进的目的所在。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开始角逐全球高铁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并获得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与创新方面交流的重要契机。技术引进可为企业准确把握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是我国很多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自身技术实力,特别是研发能力的提升。

在技术引进前,应通过专利分析厘清专利技术的主要发展脉络和趋势,以确定所要引进的技术方向,进而确定所要引进的技术主题;再分析哪些为相关技术主题的必要或核心专利;同时,做好拟引进技术的尽职调查,规避技术引进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实现技术引进的价值最大化。

技术引进中的专利分析流程一般包括确定拟引进的技术主题、确定技术引进目标单位、技术引进所涉及的专利尽职调查等。

(1)在技术引进前,应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充分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及目前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专利布局情况,同时客观评价自身的技术短板。力争引进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沿技术,且为准确弥补自身的技术短板所必需的技术。

(2)在确定拟引进的技术主题后,应通过专利信息分析,筛选出该技术主题的主要专利申请人,评价各主要专利申请人的技术实力、主营业务与所拥有专利的对应情况等,确定技术引进的目标单位。

(3)技术引进往往涉及专利权的转让,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同时防范对后续工作可能造成的损失,应针对所涉及的相关专利进行尽职调查,内容应包括专利的有效性、专利的稳定性以及专利价值评估。涉及专利权转让的技术引进,务必确认拟引进技术相关专利的有效性,通常包括专利权受保护的地域、专利权的法律状态、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三个方面。专利的稳定性是指专利授权后对抗无效请求的能力。一般来讲,发明专利的稳定性要强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对于发明专利,可通过检索其同族专利的授权情况,判断其专利权的稳定性;对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可要求技术转出方提供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出具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判断专利权稳定性的重要参考。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专利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涉及专利权转让的技术引进,要进行专利价值评估。专利价值评估应当对影响专利资产价值的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进行综合考量。

另外,涉及专利权转让的技术引进,应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约定专利许可方式、年限、范围及其他排他性合同条款等,并依法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备案。

对于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来说,仅仅依靠技术引进来维持企业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实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才是技术引进的目的所在。企业应该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发,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专利挖掘、布局策略,才能真正使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整个运作流程堪称技术引进案例的教科书。下面以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历程为例,对技术引进做进一步阐述,供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借鉴。

1.需求分析

2004 年1 月,我国首次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同年4 月,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并印发《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提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自此,开启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引进、创新、超越的发展之路。(www.xing528.com)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中,将列车速度目标值定为每小时200 km 及以上。鉴于当时国内的高铁技术尚在起步阶段,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2.确定目标对象

当时,世界范围内高铁技术领先的国家包括德国、加拿大、法国和日本。经过对目标企业的技术实力分析,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际需求,中国将技术引进的目标企业及技术确定为加拿大庞巴迪的Regina C2008 型列车(时速200 km)、日本川崎重工的E2-1000 型列车(时速270 km)、法国阿尔斯通的A220 型列车(时速220 km)、德国西门子的Velaro 型列车(时速350 km)。

3.技术引进方式

由于中国高铁技术引进的真正目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因此铁道部明确规定了“关键技术必须转让”这个引进原则,并要求,国外厂商必须与中国国内机车车辆企业签订完善的技术转让合同,明确规定技术转让的方式、涉及的专利技术及专利许可使用费等。另外,铁道部还设置了“技术转让实施评价”这个考核环节,以保证中国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掌握程度。

4.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引进虽然带来了正面效果,但也付出了数十亿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等巨大的成本代价,因此,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2008 年2 月26 日,科技部与铁路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合作协议》,提出要在消化吸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时速350 km 及以上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2009 年,我国铁路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被视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和高速铁路技术国产化的里程碑。2010 年12 月3 日,CRH380A 型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等关键技术通过了美国知识产权的评估。

如今,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已成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交流、牵引变压、牵引电动机、牵引控制、列车网络和制动系统9 项关键技术以及受电弓、空调系统等10 项主要配套技术,制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企业的专利申请接近2.5 万件,占行业内总申请量的86.2%,其中,中国中车集团的“高速列车头部纵向对称面型线的低气动噪声优化方法”“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同步调制方法”等5 项发明专利获得了第13 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一种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方法及其系统”发明专利获得第19 届中国专利金奖。同时,中国中车已经开始在美国、日本、巴西、俄罗斯、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专利布局。中国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开始角逐全球高铁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