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城镇带发展滞后的原因和挑战

生态城镇带发展滞后的原因和挑战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城镇带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 突出生态的核心作用,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主张城镇建设的生态化、个性化和人本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生态城镇带建设仍然比较滞后,表现在: 其一生态城镇带建设现在大多处于城镇带概念提出和规划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其二,已经提早编制规划生态经济带的地区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生态城镇带发展滞后的原因和挑战

生态城镇带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 突出生态的核心作用,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主张城镇建设的生态化、个性化和人本化。也即将每个城镇建设都纳入生态原则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建设现代化城镇的同时突出每个城镇的个性,彰显其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

自2013年8月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的十堰、襄阳、随州潜江等城市积极建设汉江经济带,相继提出了“襄十随城市群”概念、“红河谷”城市组群概念和“竹房城镇带”等概念,有效推动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特色城镇带建设。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生态城镇带建设仍然比较滞后,表现在: 其一生态城镇带建设现在大多处于城镇带概念提出和规划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其二,已经提早编制规划生态经济带的地区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三,现有城镇化水平较低。汉江经济带的城镇化水平还没有达到湖北省平均城市化水平。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2013年已经超过53%,而汉江经济带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5%左右,相当于21 世纪初湖北省的水平。其四,发展不平衡。汉江生态经济带除了武汉以外缺乏较为有影响力的城市,中等城市的数量偏少。武汉作为汉江经济带唯一的特大城市具有极强的辐射力,但是随州、孝感、潜江、天门、仙桃等都只是人口规模20万~ 50万的中小城市,只有襄阳和十堰的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0万, 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