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势(Strength)
①经济优势
在汉江流域城市建设体系中,襄阳的经济实力确实也是首屈一指的。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24.4%、地方财政收入占比26.9%; 襄阳的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密度仅为1400万元/平方千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6%,具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一批国家项目在襄阳的推进与布局实施,也将进一步加强襄阳市各方面的竞争优势。
截至2015年,襄阳市新增商户数量142166 户,同比增长12.5%; 总数约42.8万户,比2010年净增27.5万户。在襄阳产业方面,2015年,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64 家,比上年净增110 家,占全市比重为73.5%。有1110 家产销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产销收入达10亿元的企业一共有102 家,产销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80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1.4%。1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69 家。集群内企业多达2900 多家,集群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②区位优势
襄阳市交通优势突出,历来是我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如今,襄阳市交通发达,在市区,有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重要铁路线交会, 同时有三条国道公路贯通市区,市区内也形成了密集的公路交通网络,汉水、南河、唐白河等五条河道保持全年通航,襄阳机场、老河口机场更是拓宽、完善了地域间的交通网络。即“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网”,以市区为中心的孝襄线、襄十线、襄荆线和魏樊线四条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与周边城市相联,基本可实现一天时间到达1000 公里左右的大城市,500 公里内与长沙、西安、郑州、合肥、成都、重庆联通,贯穿南北、连接东西,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300 公里内经济辐射武汉、宜昌、南阳、安康、十堰、随州、荆州、荆门等地。襄阳全市普通公路通车里程2.6万公里, 公路密度达131.84 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累计约达600 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通车总里程330 公里,未来5年将实现总里程830 公里的目标。西武、蒙华等铁路的建成,将成为连接武汉、中原、成渝、关中四大城市群的区域性铁路枢纽。
汉江通航能力提高到1000 吨,实现与长江航运体系一体化发展。襄阳机场具备开通国际航线的能力,100% 的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 的村修通水泥(沥青)路,全市2594个村“村村通客车”率达100%。
襄阳地区位于南襄盆地,地形平坦,非常适宜工农业发展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而这将会使襄阳更好地发挥本地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大跨步发展,科教文卫等投入也会随之增加,这将十分有利于襄阳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③文化教育优势
2013年襄阳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共69 家,全年共有19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全市共申请专利5347 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共2971 件,外观设计专利共343 件,发明专利共2033 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达494.2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6.7%。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62 所,在校生80.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院校5 所,在校生6.5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36 所,在校生2.7万人; 普通中学237 所,在校生23.6万人; 小学456 所,在校生32.1万人。现有教师5.1万人。
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均是湖北省重点高中,名师聚集,襄阳五中被评为卓越大学联盟优秀生源基地,湖北文理学院作为本地高等院校,也不断培养着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生,为襄阳等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在“十二五”期间,襄阳古城、岘山、古隆中、唐城、鱼梁洲、汉城等大批具有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也正式启动,实际投资金额250 多亿元,比“十一五”期间还要多出三倍。“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 累计投入资金近100亿元,新建或改扩建县级以上场馆近200个,新增各类公共文化场馆设施近10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省、市、县、乡(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8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量多达1580 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 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1%。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共62万户。新建30个城市社区流动图书站。策划和主办各项演出活动1991 场,送戏下乡1716 场次。
④医疗卫生服务优势
2013年襄阳市共有卫生机构336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8个(有3 所三级甲等医院,这大大提高了襄阳市的医疗水平),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卫生监督局8 家,妇幼保健院8个; 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27480 张; 卫生机构工作人员36178 人,其中,卫生技术工作人员30880 人,执业医师10211 人,注册护师(士)10979 人。
襄阳市2015年共举办各级全民健身活动超过100 场,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 全年组织培育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347 人,其中,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7 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31 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89 人; 其中有25 名运动员选入湖北省代表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8个大项的比赛。
2.劣势(Weakness)
最近几年来,襄阳市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位置也越来越显著,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襄阳经济发展总量仍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企业数虽然仍能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大企业数量明显较少,且规模以上的企业发展速度太慢,不能很好地起到拉动作用与集聚效应。其次,经济发展方式偏向粗放型,企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产业发展支撑乏力,后劲不足。另外,传统产业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产业与产业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没有真正形成较为集中的产业集群而产生规模效益。同时,经济发展中,主导产业依然以汽车和农产品加工为主,新兴的支柱产业规模还无法在短期内真正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www.xing528.com)
而在农业方面,本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业生产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机遇(Opportunity)
①政策机遇
汉江流域湖北段地区,襄阳市就是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且首位度最高的地区(此处不讨论武汉,武汉属于长江经济带)。襄阳市也是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明确重点提出要建设的省域副中心的城市。在《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中,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也被明确提出。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认将襄阳纳入规划范围,襄阳被定位成贯通中部与南北地区的重点发展城市。襄阳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优良环境,这是汉江流域其他城市所没有的,襄阳自然也肩负着开发汉江流域地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2013年7月,习近平来湖北时也强调,襄阳已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要以襄阳为重要支点,承担起进一步推动中部崛起的大任。
②外界期望
襄阳市多次被列为“中国大陆最适宜开设工厂的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百名商业城市”,《福布斯》杂志这样如此高度地评价襄阳,足以说明外界对襄阳这一城市未来发展的期待。襄阳在城市建设中始终秉承“四个襄阳” 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始终做到把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各项建设发展之中,“襄阳特色”在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体现。
③自身发展潜力巨大
在推进汉江流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襄阳努力奋进、勇往直前、积极学习、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探索式发展,在已总结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独有的发展道路。例如,汉江产业基金的建立与壮大,汉江发展银行的建立。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中,襄阳始终加强联合,左右协同,开辟了流域内区域经济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④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襄阳借助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条件,能更好地实现本地产业的更新换代,扩大襄阳的进出口额,有利于实现襄阳拉动汉江经济带、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目标。
4.挑战(Threat)
①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基地不多。虽然襄阳市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太少,大部分企业为中小规模,无法真正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虽然谷城县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产业链也愈发完整,但其他地区发展仍然缓慢,短期内无法实现本地的资源循环和本地与全社会的资源循环体系。
②产业间协作和配合不够,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业内部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各自为战,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大多数企业科研队伍力量薄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或不能持续,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产业链拉动效果不明显,产业链不长也不完整。
③资源交易平台亟待建立,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回收体系不健全,交易平台建设滞后,城市矿产信息交易中心、鄂西北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还不完善, 没有发挥物联网应有的带动效应; 废弃资源分类、分拣不科学,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大部分资源循环只在小范围内能够实现,大部分都还仅限于企业内部循环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不够。大宗固体工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下。襄阳市每年新增磷石膏600 多万吨,但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些固体废弃物依然还以堆放为主。
④企业融资难,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襄阳市现有的财政税收政策对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强,未建立专项发展基金。现有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中、小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资金积累缓慢,再加上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资金是企业发展很大的瓶颈。
⑤服务业的发展较滞后。与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相配套的咨询机构和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业十分薄弱,各行各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推广太少,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无法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