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初始化的特点和作用
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一般采用通用财务软件来建立自己的系统,不同会计主体在核算上存在差异,不同会计对象适用的具体会计方法也可能不相同,由于商品化财务软件具有通用性的特点,使得各单位在开始使用软件时,首先要针对本单位的业务性质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对软件进行具体设置,这种工作称为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是系统首次使用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并录入基础档案与初始数据的过程。
系统初始化是会计软件运行的基础。它将通用的会计软件转变为满足特定企业需要的系统,使手工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和数据处理工作得以在计算机环境下延续和正常运行。
系统初始化在系统初次运行时一次性完成,但部分设置可以在系统使用后进行修改。系统初始化将对系统的后续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系统初始化工作必须完整且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1.(单选)企业购买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之后,必须经过( )操作,才能变成适合企业应用的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A.账务处理 B.系统初始化 C.填制凭证 D.财务报表
【答案】B
【解析】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必须经过系统初始化操作后,才能变成适合企业应用的专用会计核算软件。
(二)系统初始化的内容
系统初始化的内容包括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
1.系统级初始化
系统级初始化是设置会计软件所公用的数据、参数和系统公用基础信息,其初始化的内容涉及多个模块的运行,不特定专属于某个模块。
系统级初始化内容主要包括:
(1)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
“创建账套”就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完成会计数据库的建立,按照财务软件所设计的模板数据库建立用户的数据库,并对账套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以符合单位的核算要求。
(2)增加操作员并设置权限。
增加操作员并设置权限,是为会计软件增加操作员,并分配操作权限的过程。权限的分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但必须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尤其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相分离。(www.xing528.com)
(3)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
公用基础信息是各模块通用的信息,包括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仓库及存货档案等。
2.模块级初始化
模块级初始化是设置特定模块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数据和本模块的基础信息,以保证模块按照企业的要求正常运行。
模块级初始化内容主要包括:
(1)设置系统控制参数。
在财务软件中设置了参数后,就会在数据库中保存这些参数,在日后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应会计业务处理时,系统将根据保存的参数值,做不同的计算、存储、统计分析处理。
参数和业务规则是软件为了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而设计的一些开关,使用者只需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开关即可。通过一些灵活的配置,使软件的应用流程更加贴近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既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即当用户的业务模式发生变化时也不需要更换会计软件,只需更改某些基础参数设置即可。)又解决了文件通用性的问题。
(2)设置基础信息。
各模块的基础信息有自身的特点,如应收应付管理模块的基础信息包括坏账准备的设置;固定资产模块基础信息包括折旧科目的设置等。不同模块的基础信息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录入初始数据。
在首次使用新的会计软件时,应将使用前的总账、明细账、辅助账等余额都录入到会计软件中,以保证手工账与软件记录前后衔接的准确、完整、连续。
2.(多选)下列属于系统级初始化内容的有( )。
A.创建账套并设置相关信息 B.增加操作员并设置权限
C.设置系统控制参数 D.录入初始数据
【答案】AB
【解析】CD属于模块级初始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