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拉开了我国农村大变革的序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党和政府针对此现状,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提出了大量关于加快解决农村生产落后问题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因此,城乡关系也随之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表3-3)。
表3-3 1978—1998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历年《国家统计年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农民的实践生产经验,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普遍推广,逐步取代人民公社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分田到户、自主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1985年,政府宣布撤销了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扩大农民生产经营及分配的自主权,使农民成为农村市场的真正主体。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我国农村农业最终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从1978年的30 477万吨迅速增长到了1998年的51 230万吨,增长幅度达到68.09%;农业生产总值在这一时期增长了13.3倍,从1978年的1 018.4亿元增长到1998年的14 599.6亿元。不仅农业生产总值在增长,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1978—1998年增加了15.2倍,涨到了2 161元。除此之外,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与扩大,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向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极大限度地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www.xing528.com)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推动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也随之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1984年的31.9%,城市发展规模也逐渐扩大。由于政府不断宣传下放知青返回城市政策,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发展,因此,剩余农产品的数量增多。这些因素加强了城乡经贸联系与人员交流的力度。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及农村城镇的增多,广大农村居民逐渐向中小城镇移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存在,城市化发展进程出现兼并发展的局面,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都实现了较快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工潮”逐渐形成,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加,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0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0.5%;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得到了充足的供给,不断降低了城市工业发展的成本,城市工业化逐渐摆脱了最初只有农村农业剩余价值支持的局面,实现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本作为发展基础的新型发展模式。从农村城镇化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中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不断发展,截至1997年,农村城镇已经达到5万个,乡镇企业将近百万,在不断吸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贸发展逐渐增强,人口往来日益密切,但始终没有触动其发展的根基,城乡二元结构仍然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大量农村土地、劳动力、生产资本集中向城市转移,而农村发展资源却极度匮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最终导致城乡二元化结构日益明显。根据表3-3可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但从198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在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这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落后城市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投资也不断增多,对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居民养老设施等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渐减少。第二,虽然城乡居民交往日益密切,但城乡户籍壁垒仍然存在,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只能得到暂住证,始终不得获得真正的城市居民户口,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发展依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于城市户口的缺乏,也导致农村人口始终无法受到公平的对待。此外,农村税费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收费种类较多,收费标准各有千秋,地方财政部门乱作为、乱收费现象严重,不但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总而言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截至2003年,我国城乡关系发展逐渐趋向缓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局面开始逐渐弱化。与此同时,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日益扩大。这就要求城乡关系仍需不断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