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二)会计科目的作用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会计科目编号之间还留有适当的空号,以便增添新的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与账户介绍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及其运动。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但是,如果仅仅使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来记录经济业务,则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过于综合,难以说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难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因此,会计核算不仅要求提供会计要素总括的数量变化,还要提供一系列分类指标和具体会计信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即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地分类,每一类确定一个合适的名称,这些就是会计科目。每一个会计科目既反映其特定的经济业务内容,又满足一定的经济管理的需要。例如,企业的原材料和企业的机器设备都属于资产要素,但由于其本身性质和特点的不同以及对其管理上的要求有较大差异,因此,会计上要分门别类地加以核算。企业的原材料计入“原材料”科目,企业的机器设备则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又如,企业向银行贷款都属于负债要素,但由于其贷款期限的不同,相应管理上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会计上设置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科目分别核算。再如,办公费、广告费和利息费用都属于费用要素,但由于其经济用途不同,应分别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核算。

(二)会计科目的作用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科目是系统、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将会计要素进一步划分为一个个的具体项目,形成会计要素内容的若干子系统,便于在会计上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地核算,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

2.会计科目是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多角度的,不仅要了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要素的总体情况,而且需要了解这些要素的具体情况,以做出经济决策

3.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需要

会计核算的最基本方法是设置账户,有了账户才能够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而账户就是依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因此,设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必要前提,是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有三种分类方式:一是按照六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二是按核算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三是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

1.按六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

如前所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基本分类,可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则是对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于是,作为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会计科目就可以相应地分为六大类,每个会计科目反映一项特定的经济业务内容。会计科目按六大要素进行分类如表2-5所示。

表2-5 会计科目表(常用科目简表)

续 表

注:★符号表示本书中述及的会计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表2-5中的收入类科目是指广义的收入。既包括核算营业收入的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科目,还包括“营业外收入”科目。因为广义的收入是利润表(也称损益表)的构成项目,因此,从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来看,广义的收入类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

表2-5中的费用类科目是指广义的费用。既包括核算营业性费用的科目,也包括“营业外支出”科目。营业性费用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费用类科目,同时还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由于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费用,这类费用是通过形成主营业务成本的形式计入利润表的,除此之外,其他广义费用均为利润表(也称损益表)的构成项目。因此,从所核算的经济内容来看,“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又称成本类科目,其他广义费用类科目均属于损益类科目。

表2-5中的“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为典型的利润类科目。由于利润属于所有者的权益,所以,从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来看,“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也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由此可见,从科目所核算的经济内容来看,企业按会计要素设置的上述六类科目也可整合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类科目。

2.按核算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核算的经济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六大类。其中,基础会计涉及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会计科目。

我国于2006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就是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的,在指南中,一般工商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如表2-6所示。

表2-6 会计科目表(常用科目简表)

续 表

在会计科目表中,每个会计科目都有确定的号码作为顺序号,其作用在于了解使用会计科目总数;也是会计科目的代号,便于登记账册和查阅账目,为实现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现代化和实行会计电算化提供条件。会计科目编号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1”代表资产类;“2”代表负债类;“3”代表共同类;“4”代表所有者权益类;“5”代表成本类;“6”代表损益类。在会计科目编号之间还留有适当的空号,以便增添新的会计科目。

3.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银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等。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表2-5中所列示的会计科目均为总分类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明细科目一般又可以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二级明细科目是对总账科目所作的进一步的分类;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细科目的分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级明细科目下还可以设置更加详细的明细科目。是否需要设置明细科目以及明细分类科目的级次和名称,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决定。

例如,企业可以在“应付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供货商的名称分别设置不同的二级明细分类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企业可以在“原材料”总分类科目下先按原材料的类别分别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再在每个二级明细科目下按原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分别设置三级明细分类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内容。(www.xing528.com)

学一学

现以“原材料”科目为例,说明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如表2-7所示。

表2-7 会计科目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进行分类(以原材料科目为例)

综上所述,总分类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共同对某类会计要素的有关项目进行详细程度不同的分类核算。

二、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含义

会计账户简称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记录和反映的工具。会计科目的设置只是确定了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这些项目本身仅表示其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内容,并不能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以及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必须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会计账户,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中,账户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重要工具。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复式记账的前提条件。各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依据会计科目开设账户。

(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正确地设置和运用账户,可以将各种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各要素的变化,系统地、分门别类地进行核算和监督,进而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账户不仅应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格式,即结构。根据资金平衡关系,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变动尽管错综复杂,但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此,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一般划分为两个部分,以便分别登记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即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

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通常将账户的格式简化,称为“T”形账户。“T”形账户分为左右两边。其基本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 “T”形账户的基本结构

对一个完整的账户来说,除了必须有增加数和减少数两栏外,还应该包括其他栏目。在会计实务中,一个完整的账户结构一般如表2-8所示。

表2-8 账户的一般格式

由上述账户的一般格式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应具备以下主要内容:

(1)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2)日期,是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

(3)凭证号数,是表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4)摘要,是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

(5)金额,包括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学一学

现以东方公司某年5月份“银行存款”账户记录为例,说明“T”形账户的基本结构,如表2-9所示。

表2-9 账户结构示例 单位:元

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498 000+60 000-130 000

=428 000元

(三)会计账户的分类

既然会计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那么,会计账户的分类方式就和会计科目的分类方式一致。第一,会计账户按照六大要素划分,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第二,会计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加以划分,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第三,会计账户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别开设总分类账户,二级明细分类账户、三级明细分类账户等明细账户,以全面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为经济管理提供所需的核算资料。

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从理论上来讲,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在会计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表现为: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同时也是各单位设置账户的一个重要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因此,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会计科目和账户对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的用途及分类的结果也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表现为: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账户不仅表明相同的经济内容,而且通过其结构反映该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

尽管在理论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并按照会计科目命名,两者的称谓及核算内容完全一致,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区别,往往相互通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