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 Alter(2007)对社会企业的分类进行了细致研究和整理。一方面,他从使命导向型出发,将社会企业分为使命中心型(Mission-Centric)、使命相关型(Mission-Related)和使命无关型(Mission-Unrelated)社会企业;另一方面,是基于社会企业的社会项目与商业活动的融合水平,将社会企业划分为嵌入型(Embedded)、整合型(Integrated)和外部型(External)社会企业。如图2-3和2-4所示。
图2-3 使命导向型社会企业分类
图2-4 基于社会项目与商业活动融合水平的社会企业分类
如图2-3和2-4,使命中心型社会企业以组织的社会使命为核心开展经营活动,并致力于服务弱势群体就业,它通过自我维持财务方式来完成社会使命。使命相关型社会企业是指其组织经营活动和核心社会服务项目紧密相关,最常见的模式是社会服务商业化和使命的延伸。使命无关型社会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组织使命和经营活动不相关。
Dees从交叉补贴的角度描绘了社会企业应该划分为完全慈善支持、部分自给自足、资金流自给自足、运营支出自给自足和完全商业化五种形式,主要从企业盈利和所获捐赠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具体见表2-3所示。(www.xing528.com)
表2-3 交叉补贴观点下的社会企业分类比较
严中华(2008)从社会创新的角度对社会企业进行分类,分为就业型与创业型,并对二者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如表2-4所示。就业型的社会企业依靠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现有市场,旨在提高弱势群体的职业技能,促进其充分就业。创业型的社会企业非常注重社会创新,它打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善于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来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表2-4 就业型的社会企业和创业型的社会企业之比较
张远凤(2012)提出社会企业能为弱势群体带来两种效益:为他们提供产品或服务,被他们所拥有。社会企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社会企业关注提供社会福利,为那些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投资者所有,其目的可能包括减贫、提供小额信贷、实现社会公正等,投资者追求的是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利润。它的产品、服务或企业运营系统的本质应该是创造社会福利。第二种是弱势群体所有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他们通过分红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它的产品或服务不一定创造社会福利,其创造的社会资本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