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就能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
(2016年7月20日)
社会发展环境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在今后乡村振兴过程中,亦无例外。对这个关系的处理,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成就的巩固以及未来乡村振兴的效果,同样直接体现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水平。对于这个关系治理关键在于,营造适宜的社会发展环境,同时激发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以合理的认知能力和态度,积极参与到发展过程之中,最终达到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用好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整态化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环境和参与主体之间关系治理的目标,同时也是通过社会治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切入点。
自党的十八大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在为人民生活求福祉的路上,我国走在了世界各国的最前面。这种领先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由丰富的实践经验所积累的一种必然。这种必然的结果给整个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是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也是中国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这个财富中的核心部分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脱贫攻坚重重考验洗礼,所打造出来的一个组织体系,是各级特别是一线的帮扶干部。这些政治过硬、技能过硬的公务员是脱贫攻坚能按期完成的根本人力保证。在某种意义上,帮扶干部体系的工作成效,就是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由此,一个有充沛内生动力的、高水平社会治理的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www.xing528.com)
打造这个高水平社会治理的公务员队伍首先要选对人。第一,公务员是一个具体的人,每个人都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认识到这些个体差异的存在,通过培训和引导,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潜在积极性。第二,要建立好培养体系。以对帮扶干部的培养为例。科学系统的培训是高效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在课程设置中要尽量全面,如加入各种专业知识的讲解,包括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等。调研组成员在全国各地以及此次贵州省的走访中,发现存在自我成长需求的帮扶干部不在少数,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例如压力管理知识,来提高自己日常工作的水平。第三,注重榜样的力量。树立典型,对于榜样要进行表彰。通过榜样的正面引导和激励的积极作用,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水平。第四,惩处方面,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对能力和态度进行区分,对于能力不足的加强培训,对于态度有问题的进行批评教育。
对于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问题的认识要从单一角度向综合角度前进,要从凭经验向科学评估的角度前进。贫困群众具有特定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由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心理状态。贫困基本上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直存在的。但贫困并不是人类固有的顽疾,只是一种生活生产的状态——“贫困态”。“贫困态”下的客观大环境,与贫困的主体——人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互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对应客体和主体的各种特点,即生产、生活、文化、心理状态……都有自身特定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数表现为稀缺,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匹配稳定的。正是这种匹配和稳定使得打破这种状态是需要一种整体的观念和系统的观念,否则可能会成效难继。例如在很多革命老区有着深厚的精神文化资源,但是环境的限制使得脱贫工作举步维艰。反之,如果“万事俱备”,欠了主体的心理和思想的“东风”,就产生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上述情况中,“贫”只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种资源相对稀缺的写照,如果没有特定风险因素,各种资源是可以相对协调的。而“困”才是这种状态下最致命的问题。“困”是脆弱,“困”是不堪风险,“困”是没有活力和发展,“困”还是不幸福。这是和整个国家乃至人类发展相悖的,所以人类文明发展自始至终的主题之一就是对于贫困的应对。对于贫困的药方必须是整体的和系统的,既要扶贫又要治困,既要丰富相对稀缺的资源,又要打破原有的无活力无发展的状态,最终达到社会发展、人民幸福。
未来的方向是,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建立科学的贫困治理体系。例如,此次调研过程中,根据定量的分析发现,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帮扶干部最关心的五个问题依次是“公平、公正,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美满的家庭生活”,而贫困群众最关心的五个问题依次是“美满的家庭生活,良好的经济、满意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安定有序、风险程度低”。通过此种有效的分析,为达到精确治理提供依据。在面向未来的乡村振兴上,也要从群众的社会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治理体制,利用好讲习所等形式,振兴乡村,改变困难群众落后的生活观念,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着力营造一个有效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
综合在贵州调研所见,以及上述思考,扶贫不仅应该重视贫困形成的客观复杂性,同时对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应给予高度重视。这也是基于大扶贫的思维,通过扶贫和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激发,充分激活扶贫中的各个关键因素的联系,形成一种由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整态化”扶贫运行机制。在这种“整态化”的扶贫下,扶贫其实是创就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呈现了一种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的经济和精神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感提升、欣欣向荣的状态。这在实践上丰富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要求,是对社会治理进行的有效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