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共建”是基础,需要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决定力量,积极鼓励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共治”是核心,需要多元主体的通力协作,确保多个主体在不同环节形成制度合力;“共享”是目的,需要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因此,具体社会事务治理主要指基层社会治理。
因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重心是在基层。为此,我们要做到:
1.要强化党的领导,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新体制机制
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需要突出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准。要充分调动不同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确立权责明晰、分工负责、内在驱动、激励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责任制度,科学配置基层党支部、内设机构的社会治理职责权限,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2.要优化社会治理理念,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支撑(www.xing528.com)
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通过制度创新,确保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出发,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维护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权力公平,保护和照顾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要关注群众的不同需求,实现政府有效治理、社会合理调节和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探索创造更多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制度和新机制。要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各项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推进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共享,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项基层制度。
3.要培育社会积极心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群众理性看待社会现象,营造和谐互信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基层党政领导要重视群众的社会心理服务和疏导机制建设,关注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性,及时疏导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注重多发易发的社会心理问题,鼓励社会组织进行及时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4.要规范社会法治秩序,加快社会治理多元共治体系建设
规范社会治理秩序,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切实保障基层公共安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依法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而法治的核心是保护人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力。我们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基本权利,抓好社会治理多元共治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培养基层政府法治思维,提升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使法律手段变成化解矛盾、利益纠纷的武器;另一方面要强化全民普法的力度,培育群众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养,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成为社会治理运行的思维模式和运行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