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比较落后,尤其是交通,加上大多数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更是加剧了地区贫困与落后。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推进扶贫开发战略、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减贫成效显著。在此过程中,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长期投入对脱贫攻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农村与城市资源合理流动,为农业和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为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不再返贫提供保障。
1.交通基础设施
贵州省作为贫困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6]不同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同。近年来,借助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全省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大规模地组织开展交通扶贫,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交通扶贫工作初见成效。近一个时期,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连续5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全省全面推进“三会战两决战一攻坚一行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从贵州省2014年至2019年各个县高速公路网络图(图2-5)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贵州省大量县级行政单元高速公路不可达。随着贵州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情况逐年改善。截至2015年底,贵州省成为西部12个省(区、市)中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同时,各县积极改善县域内道路基础设施,兴建乡镇道路与入村道路,道路网络逐年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004.4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47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达3755.09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提高了贵州省各地区对外交通能力,改变了原有闭塞的状况,同时,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涌动,使得贵州连续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贵州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证明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的原因之一是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阻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货物流通和人员流动,影响了该地区的商业发展。
图2-5 贵州省各县高速公路网络(2014—2019年)(www.xing528.com)
2.水利基础设施
贵州省先后编制了《贵州省水利扶贫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贵州省深度贫困县水利扶贫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优先支持贫困地区水利项目发展。2016年以来,贵州省共投入贫困地区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资金416.44亿元,占同期省级水利投资的80%。累计解决160.0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田水利工程、骨干水源工程的快速建设为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电力基础设施
为了充分发挥电力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贵州电网结合实际,将电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了《贵州“十三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规划》《贵州省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专项规划》《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十三五”电网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通过“1+3”精准扶贫模式,确保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地区掉队,每一个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如期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十三五”以来,贵州电网投资坚持向农村、贫困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规划电网建设投资近500亿元,其中农村电网建设投资超过250亿元。2016—2017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超过220亿元。2018年底基本完成贵州省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