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等配套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为这一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和贫困人口的急剧减少提供了强劲动力。这一阶段,贵州省通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按1986年人均纯收入206元的绝对贫困标准,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从占总人口的2/3下降到1/2,贫困人口数为1500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57.5%。
2.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零散的民政救济向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方式转变。减贫工作思路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进行开发式扶贫。从1986年起,贵州省改革扶贫方式,对政策性扶贫进行完善,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主要目标,以贫困农户为基本对象,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工作。1993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人下降到100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57.5%下降到34.4%。
3.“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www.xing528.com)
“八七”扶贫的特点是以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契机,以扶贫到户、解决温饱为重点,以48个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主战场,进行扶贫攻坚。减贫工作思路主要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开发扶贫路子。到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时,贵州省贫困人口按当时贫困标准,由1994年的1000万人减少到313.4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4.4%下降到9.74%,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农村粮食基本自给,48个贫困县整体越过“温饱线”,基本完成农村从普遍贫困向巩固扶贫成果与全面消除贫困的历史性转变。
4.新阶段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5年)
2000年后新阶段的扶贫特点是,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减贫工作思路主要是跳出扶贫抓扶贫,围绕解决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采取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三类扶贫措施”,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稳定脱贫奔小康奠定基础。
2010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强化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的2300元不变价格贫困线标准,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末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5年末的49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对65万人实施了扶贫生态移民。农民收入普遍增加,2015年,贵州省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7元,国家贫困县人均可支配收入6964元,贫困县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村危房改造、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工程得到较快推进与普遍提升。农村基本医疗、教育服务得到保障,扶贫协作与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展开,中央单位帮扶国家贫困县、“千企帮千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