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善楼位于梅县雁洋镇桥溪村,由印尼“客商”朱琪源四兄弟兴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动工,至民国三年(1914)落成,历时12年。朱氏兄弟的父亲朱维乾当年“两手空空打天下,一条皮带走南洋”,从做“水客”起家,奔走于家乡与海外之间,替其他华侨传送书信、钱物,从中获取报酬。后来生意做大,在各地开设店铺,到朱琪源兄弟时,朱家的店铺在印尼有3家、香港有1家、广州和梅县各有1家。五兄弟衣锦还乡,建造新房,光宗耀祖。老大建世安居和祖德居,余下四兄弟集资建继善楼。新居建成时,老二已去世。
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房间70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一座青砖白壁青瓦的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七杠”即远观看到屋子的七个屋脊。前后三进,中部为四合院式,通过回廊连接,屋子往两厢扩张。继善楼建筑样式是传统的,细节里却渗透了清末新兴的西洋风格,比如镂空的砖雕花窗的设计,比如屋前辟出空地,地基抬高,作为院落,用青绿色釉彩的凸腹花瓶状栏杆围起。
继善楼的堂屋设计独到,工艺精湛,尤其是雕花工艺为粤东所少见,四面厢房的雕花以金粉饰塑,极尽豪华。一楼上堂名“友恭堂”,是一位老宦官为其兄弟友爱感动而题写的;二楼上堂两壁是镏金镌刻的《朱子家训》,上堂两边是书房。
庭院门朝东南。门下有石台阶,台阶两旁是两个水池,左方右圆,以前左边池子养金鱼,右边池子养鲤鱼,如今种上松树。水池原为防火,但设计成方圆,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要懂得规矩。台阶顶头是两个石狮。(www.xing528.com)
继善楼的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但更引人关注的还是继善楼及其整个桥溪村的风水理念。以朱家建筑为核心,整个风水格局有一首诗概括:“螺蛳吐肉把水口(指整个村子的形状朝向,像田螺吐肉的样子,中间小溪穿过,村口螺肉隐去水向,只看见水来,看不见水走,留财相),乌鸦比赛睡落阳(指朱家祠堂‘守庆公祠’坐落在似乎两只乌鸦赛飞的中间);仙虾戏水望长江(指朱家开基祖屋‘宝善楼’的形状位置似游水的虾,立后山顶可以看见梅江),伞下夫人在中央(指公祠对面的山似一把撑开的伞,守庆公的夫人就埋在伞中央,庇护子孙)。”
继善楼竣工之时,清末秀才陈树棠(民国初年曾任广东教育司司长)特撰贺联:“一门鼎盛,两姓同村,三代展鸿图,四海名扬,五指峰峦钟沛国;六朵荆花,七行华屋,八方齐燕贺,九如竟颂,十分声价壮桥溪。”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继善楼被列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