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们建造壮观宏伟的大屋,在思想意识上,同晋商和徽商有所不同。概括起来,“客商”建筑的思想形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传统理念的物化体现。首先,“崇先敬祖”是客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客家人以中原名门后裔自居自豪,祖屋的堂号、堂联都标明郡望和祖先的德迹功业。客家居住建筑,上堂必是摆祖先牌位的地方。中国传统的“五世其昌”,出五代就立宗(周礼是立氏)。客家地区,五代内子孙没有出功名人物,其牌位就要从祠堂取出。客家人建造屋子,在家族史上等于另立基业,自己就是开基祖,即立宗立业。屋子是弘扬祖业的体现,其取名或是来自建造者名字或是来自建造者尊敬的祖先的名字或立德词言。“客商”四海为商,艰难创业,建造壮观漂亮的大屋,也许自己不住,为的是光宗耀祖。其次,客家民俗认为人生是“一命二运三风水”。风水好,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是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客家人讲究风水,建房子必须请风水师认真看过,位置和朝向至关重要。客家民居建筑一般都是背山面水,因为“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这是中国风水观的基本理念。另外,风水理念认为:山主人丁水主财。后山上种植松树(结子)和梓树,意愿子孙繁多、人丁兴旺;屋前的水,即要积,又要有活水来,一般是修大池塘,意愿来财积财。以前穷,没有能力搞好的风水,发迹后,一定要修个好风水,保佑自己和子孙兴旺发达。比如永定的振成楼、梅县的牛角屋和继善楼等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风水观念的绝好体现。另外,“客商”们建屋修风水,也有不得已的原因。传统中国是“蔑商”的,商人的利益和发展在体制和文化中得不到保护和支持;进入近代以后,“客商”还要和洋人竞争,洋商不仅有本国政府的全力保护,而且清政府以及北洋政府都比较媚外。所以,“客商”们面对复杂的环境,要竞争和发展,只能在玄学中求得冥冥之中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2.财富转化与贮存。“中国商业组织的模式使资源从大城市倒流出来的程度是罕见的。当然,新的投资仍集中在适当的城市地区,但资金也流向商人们的老家。这些资金被用来购置土地,用于儿子的教育,使之步入仕途,还用于各种铺张的消费,也用于扩大乡里的企业活动。”[4]不管是海外开拓还是国内奔波,“客商”的钱都来之不易。因为贫穷而出外闯荡,发财后对财富很珍惜。然而,当时的金融体系很简单、很落后,没有财富的增值与保值机制。如果以银子的方式贮存,可能会被抢或偷。20世纪末又是中国最动荡、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军阀混战、土匪横行,金银是最不好保存的。尤其是海外的“客商”,男丁基本在海外闯荡,老家就是老人和妇幼,金银财富的安全没法保障。因此,财富贮藏的最好方式就是置不动产,买地和盖房子。“客商”建筑大而附带有林山和池塘,可以种植和养殖。而且客属地区大都是山区,土地不适宜于精耕细作,产出效益也不高,大面积置地意义不大。因此,盖屋子成为“客商”们发迹后转化与贮藏财富的基本选择。
3.安全保障。粤闽赣交界山区是客家人聚居地,也是明清时期匪患最严重的区域。客家人建屋居住,既要防匪,又要防止无法避免的“土客之争”。仅清一代,两广地区“土客之争”的武装械斗就有几百次,死亡100多万人,曾一度使人口剧减。清咸丰年间,广东平兴县内土客械斗曾将城内民居“夷为平地”。清咸丰至同治年间,在广东的开平、恩平一带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土客大械斗”事件,惊动一时,破坏程度极大,死者达数十万人,田屋财产等毁坏更是无法计算。清政府为了平定械斗,曾一度“逐客”。刘坤一任两广总督时,曾设“土客永安局”以防土客械斗。这样的背景和生存环境,使得客家建筑带有明显甚至强烈的防御色彩和功能。从闽西的土楼到粤东的围龙屋、赣南的围楼和水板屋,客家的传统建筑都是封闭固守型的,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两米,一二层不开窗,只要坚固的大门一关,屋子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屋内都有可供数月的粮食和水贮备。“客商”们是有钱的人,为了防止匪侵(抢劫、绑票等)和战乱,必须盖一个坚固的大屋子,以保护家人和财产的安全。(www.xing528.com)
4.教化作用。客家人“崇文重教”,“客商”们成功后,教育子孙成才是重大任务。近现代客居山区的学校教育不是很发达,家族和祠堂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客家人聚族而居,屋子建好后,发人深省的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具有儒商素养的“客商”们“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客商”建筑门上的楼名、内外对联有明显的教育导向。比如广东梅县桥溪村的继善楼,楼名就是教育的导向,门联“继志述事,善邻亲仁”,教育的内容非常明确;外大门口两侧是方与圆的两个鱼池,写有“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子孙人生第一关是懂规矩;二楼上堂两壁是镏金镌刻的《朱子家训》,一楼上堂名“友恭堂”,教育子孙们要团结友爱。永定振成楼的对联:“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教育子孙勤勉努力,光宗耀祖。屋内悬挂名流显要的字画,书写修身齐家的格言,处处教化子孙出人头地。还有墙上的壁画彩绘,讲的是忠孝故事、圣贤之道,让子孙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做人之道。
5.乡关情怀。乡关情怀是中国传统士子们的经典情怀。“落叶归根”,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基本生存理念,这在客家人意识里也极为深厚。客家人有二次葬俗,就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将自己的骸骨带回中原故里。“客商”们有的壮年发财,盖个好屋子,晚年生意交给子孙打理,自己回老家颐享天年。“客商”主要在海外开拓,乡关观念极为强烈。如果没有什么障碍,他们大都想回老家安度晚年,因为战乱及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没法回来的,骸骨也要让人带回埋在屋子的后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