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兴(1938— ),诗人、剧作家、学者,生于毛里求斯路易港。父亲来自广东梅县,在毛岛经营一家店铺。曾繁兴起初就读于中文学校,后到伦敦读大学,1961年获法语和英语学士,返毛岛初,在一家中文报社当记者,后在路易港皇家中学教授英文和法文。
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曾繁兴是3名被录取派到日内瓦国际高等学院攻读法律、经济和国际关系的人之一。曾繁兴学业完成后,有“国父”之称的首任总理西·拉姆古兰派他到法国,协助设立毛里求斯驻法国大使馆,同时负责移民和旅游;后又调到布鲁塞尔,参加非加太国家与欧共体的谈判。同毛里求斯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糖协定》和著名的《洛美协定》,他都是直接谈判人。曾繁兴回国后在外交部工作数年。20世纪80年代初,他出任英联邦基金会副会长,从1983—1990年的7年间,遍访英联邦百余个成员国,广泛了解民情民生,协助建立了英联邦职业协会、职业中心、英联邦文化与交流机构等。工作之余,他潜心创作。早在1958年,他20岁时就用法文发表了诗歌Paupires Vitales,该诗先后两度获奖,不久又出版诗集《传说》。1972年,他创作的剧本《船长》在巴黎出版。除文学创作外,他还就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毛里求斯法律等发表过英、法文专著。此外,还著有《客家人之歌》(法文诗集)、《毛里求斯历史中的中国人》《客家人的由来和传记》《中国人的海外旅程(1652—1992年)》等书,这表明在他心中,中华文化以及海外华人的命运占有非同寻常的位置。
1991年,曾繁兴当选为工党总书记。1995年工党再次执政,曾繁兴出任文化与艺术部部长一职至2000年。目前主要从事推动毛里求斯与中国、法国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毛里求斯,曾繁兴有着很高的声望,即使是那些反对派人士,也承认他是一位好部长。“毛里求斯是多种族多文化并存的国家,国情非常复杂。别人是从电视上看到种族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它同每个人直接相关。”作为文化部部长,他对此有深刻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发展教育,提倡宽容和相互尊重。他自幼受中华文化熏陶,学生时代接受西方教育,其后又专门研究过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所以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广阔的视角看问题。早年在店铺里的经历培养了他善解人意的品质和捕捉他人内心敏感点的本领,对当好部长大有裨益。(www.xing528.com)
谈到祖国,曾先生感慨地说:“初入学时,一些孩子指着我喊‘中国人’‘中国人’。我向父亲诉说委屈,他用中国有数千年文明来慰藉我,这给了我力量。而今,中国近20年的迅速发展又给海外华人以自豪感。过去别人看不起华人,现在人们尊敬我们。”曾繁兴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勤劳的文化”“助人的文化”,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有责任“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16]
2007年7月28日晚,曾繁兴先生受中国文化中心之邀,在路易港南顺会馆礼堂举办了以“中国文化主流”为题的讲座。曾繁星先生在讲座中表示,经历几代人的时间,毛里求斯华人社会受西方文化和教育体系的影响,面临着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日渐流失的危机。他强调,在中国日益发展、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今天,毛里求斯华人更应该致力于追本溯源、继承和恢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他认为,让子女学习汉语,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儒家和道家思想,提倡礼孝仁义的家庭和社会观念,这些都有助于毛里求斯华人社会文化本源和民族传统的回归。讲座结束后,在场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向主讲人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聆听了讲座的华人也对继承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增强毛华人社会民族意识的观点予以支持和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