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在海外办报,在宣传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报人和文学艺术家。著名的有:
1.吴继岳(1905—1992年),广东梅县人,原名珊珊、沉戈,1917年到南洋经商谋生,1928年初任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新报》记者,1929年进曼谷《中华民报》当记者,1936年转到曼谷《华侨日报》任采访主任、副刊编辑、暹罗版编辑,1939年去新加坡《星洲日报》任记者、编辑。日本投降后回到泰国任职《中原报》,1953年与人合作创办《体育周报》并主持编辑工作。1970年任《东南日报》编辑主任、执行总编辑。1974年泰国《新中原报》创刊时,即进入该报直至去世,历任编辑主任、主笔、社务主任、执行总编辑等职。
2.吴敬业(1911—1948年),广东饶平客家人,又名天赐、吴壮、陈光,从小侨居南洋。从1928年冬开始进行革命活动,出版《春雷》刊物,创办播种书店。1930年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霹雳星期报》主编。1934年任中共香港工委宣传委员,后在南洋一带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曾参加发起成立暹罗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任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总干事长、《全民日报》总编辑等。
3.张杜鹃(1874—1943年),原名清源,字伟吾,广东兴宁人。青年时曾在村中设馆教学,后弃教到南洋谋生。在新加坡得遇孙中山先生并参加同盟会,曾任《兴中报》《华侨日报》《中华日报》主笔。
4.温流(1912—1937年),原名梁启佑,后改名梁惜芳,广东梅县人。幼时随父赴南洋,1925年返籍读书,后曾成立绿天文艺社,主编《绿天》半月刊。1932年加入中国诗歌会,筹划组织广州分会,编辑分会刊《诗歌》,后曾主办《诗歌生活》及《今日诗歌》。1936年后,他在香港参加《战鼓》《华侨通讯》等刊物的编辑工作。著有《我们的堡》《最后的“吼声”》,出版有《温流诗集》。
5.张自铭(1897—1959年),广东蕉岭人。1929年,张自铭赴荷属爪哇,任巴达维亚《天声日报》编辑,1949年,他再赴雅加达任《天声日报》编辑及副社长。
6.张综灵(1918—1968年),原籍广东梅县客家人,生长在汕头,17岁起即在其父张怀真主持的《汕报》实习。1946年到泰国,以一篇报道战后潮汕地区人民苦难的长篇特写取得曼谷《中原报》信任进入该报,任记者。不久后转到中央社曼谷分社,撰写特稿。1949年重返《中原报》编辑电讯和服务版。1954年起任曼谷《世界日报》副总编辑兼泰事版编辑,后任总编辑。1958年春再回《中原报》。著有《实用新闻学》《报学概论》《泰国华侨大词典》等。
7.张华明(1921—1988年),原籍广东大埔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客商”子弟。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负责编辑出版《干部学习通讯》《理论学习》,1959年11月任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刊物《上游》杂志社副总编辑,1973年2月主持创办了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校刊《理论通讯》(后改名《理论与教学》《岭南学刊》)。
8.罗秋天(1902—1987年),原名筹添,又名若雪,广东大埔人。1929年赴新加坡,1939年后历任《星中报》《总汇报》《星州报》等报社编辑,1950年回广州任职于广州《联合报》和《广州日报》。
9.胡一声(1905—1990年),原名水廷,化名蔡若愚、何冷、高松、何家烈、胡春华、陈一新、春花等,广东梅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先到新加坡后抵印尼,任爪哇泗水市南华学校教务主任,创办了《爪哇小报》。1934—1936年夏留学日本,主编并在上海出版《国际教育月刊》。毕业回国后,参与创办上海引擎出版社,担任社长,出版发行《现世界》刊物。1940年回香港期间,负责筹办“香港中国通讯社”,任总编辑及主持人,出版发行《华南新闻》《海内外航讯》《每日电讯》等新闻刊物。1943年奉派任国民党第七战区编纂委员会主编,出版《新建设月刊》《阵中文汇》《学园》等报刊。1948年在香港,主持《南方论坛社》。
10.钟公任(1882—1947年),广东蕉岭人。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赴印尼雅加达,任同盟会巴达维亚支部评议部部长。复被聘为《华铎报》《天声日报》总编辑。著有《公任文存》《孙中山著述生涯》《救国津梁》《讨袁记》。(www.xing528.com)
11.钟介民(1893—1964年),原名纯颖,字建闳,广东蕉岭人。1936年赴新加坡,任《星中日报》《兴摈日报》总编辑。1950年在印尼任《天声日报》主笔,1952年赴新加坡任《南洋商报》主笔。著有《国际关系论》《近代人物与近代思想》《欧洲近代文化史》《国际公法要备》《首领论》。
12.谢佐舜(1899—1986年),广东梅县人,又名耐寒、寸铁,1929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旋即出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华文《新报》总编辑。“二战”后重返《新报》,任副刊和画刊主编。60年代《新报》被迫停办后转为教育工作,继续为《火炬报》等报纸写杂文。
13.谢幼伟(1904—1976年),广东梅县人,字佐禹。早年美国留学,回国后曾任广州《民国日报》主笔;1949年去印尼,任《天声日报》《自由日报》总编辑。[12]
14.林琼光(1906—1975年),广东蕉岭人,祖辈和父辈都侨居南洋。他大学毕业后即赴爪哇,先后任《天声日报》编辑、《新报》总编辑。他在海外办报30多年,担任过印尼华侨总会文化部长兼秘书,客属“华侨公会”主席、“蕉岭公会”首届主席。1957年,蕉岭县创办华侨中学,他被推举为名誉董事长。
15.韩素音(1917—2012年),中国客家籍亚欧混血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中文笔名,原名周光瑚,1917年9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的社会生活等,体裁有小说和自传。
韩素音父亲是留比的中国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人。1931年,还没满15岁的韩素音,在北京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入燕京大学学习,1935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学医。1938年回国,同年和国民党军官唐某结了婚,后者于1947年战亡。1944年留学英国伦敦,1948年毕业,返回香港从医。1952年,韩素音嫁与出版商康柏,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韩素音继续行医。她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后来,两人又离婚,离婚之后她嫁与印度军队上校,曾在班加罗尔居住过一段时间。韩素音写于1952年的自传小说《A Many-Splendoured Thing》曾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
1956年以后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韩素音多次访问中国,并出版关于中国及中国领导人的著作,用英文、法文写作。1994年,韩素音获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韩素音“中国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16.邓文钊(1908—1971年),五华人。1941年在香港协助廖承志创办《华商报》社,出任报社副总经理,《华商报》于1941年4月8日正式创刊出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华商报》被迫停刊。抗战胜利后,协助饶彰风进行复刊筹备工作,出任报社董事长兼督印人,《华商报》于1946年1月4日正式复刊。
17.丘哲(1885—1959年),字晓芙,嘉应(今梅县)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黄花岗等起义。1912年抵日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统一社,创办《前进日报》,主张民主团结抗日。1944年任民盟中央委员。次年底在香港组建名盟南方支部,任副主任委员;创办《人民报》,反对内战;著有《断金零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