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逸桥(1874—1926年)及谢良牧(1884—1931年)昆仲,广东梅县人。祖父谢益卿和伯父谢梦池(原名谢春生)都是马来亚槟榔屿的“客商”领袖。1895年11月,谢逸桥在马来西亚榔屿伯父家见到从国内来此避难的兴中会会员程璧光,声言要追随孙中山“澄清天下”。1900年,当他得知孙中山与杨衢云等在香港设立革命机关,图谋在广东起义时,曾带其弟谢良牧同至香港拜访孙中山,惜未得见。两人返乡后,与饶芙裳等倡办团防,募勇购械,培植革命力量,并请其伯父谢梦池汇巨款资助。1904年,谢逸桥偕良牧赴日本留学。在东京,谢良牧结识了黄兴,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翌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谢氏兄弟先后宣誓加入,谢良牧被选为会计部部长。是年10月,谢氏兄弟跟随孙中山经香港赴越南,在西贡成立同盟分会,并在各地设立集资机构,为革命活动筹措经费。1906年春,谢逸桥奉孙中山之命回国负责联络会党,扩展同盟会势力。并组织这些会员配合潮汕会党策划潮州起义和黄冈起义。孙中山又命谢良牧等回国协助工作。在潮梅一带宣传革命,并在梅县松口堡创办初级师范讲习所,招收来自福建长汀、漳州和广东潮梅各县的青年学生,在他们中宣传革命,发展同盟会会员。谢逸桥还利用在潮汕铁路局供职的机会,联络革命志士,为起义做准备工作。1907年,谢良牧等同盟会会员领导的饶平凤凰山起义和黄岗起义失败。两次起义失败,使谢良牧和己归国“客商”及其子弟为主体的梅县松口同盟会意识到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武装队伍,实难与和训练有素的武装敌人作战。经多方商议,决定由谢逸桥筹借经费,以培训新学所需体育教师为名,开设松口体育学堂,培训革命军事骨干人才。松口体育学堂办了一期,招收学生120人。广州黄花岗起义,体育学堂参加者有30多人,七十二烈士的饶辅庭、林修明、周增就是体育学堂的师生。武昌起义后在各地组织光复的斗争,如韩江支队司令姚雨平、参谋长张醁村,光复潮州的领导人郭典三,光复梅州的领导人温翀远、廖叔唐、熊越山等,都是梅县松口体育学堂培育出的军事人才。他们为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1908年4月河口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曾避居槟榔屿谢逸桥家中。1910年9月,当谢氏兄弟得知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需在南洋筹集经费10万元,自告奋勇,承担筹募重任,谢逸桥在英属七州府各埠筹得4.67万余元,谢良牧则在荷属各埠筹得3万余元,并在10天内先交5万元,有力地促成次年“三·二九”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同盟会重要成员会议,谢氏兄弟与会,会上决定在广州再举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谢良牧力排众议,争取水师提督李准反正,加速了广东的光复;谢逸桥则和许雪秋等率领民军响应张醁村发动的潮汕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谢良牧作为华侨方面代表,被推举为第一届国会参议员,后追随孙中山进行反袁斗争。谢逸桥后任汕头同盟分会主任,并与叶楚伧等合办《中华新报》(后改名《大风日报》),鼓吹倒袁。1917年,谢良牧参加护法运动,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率舰护孙中山南下,设大元帅府于广州。1918年5月,孙中山由广州经汕头去上海,途中应谢良牧之请,由潮汕坐小轮船到松口探望在家养病的谢逸桥,在谢家“爱春楼”住了三天。孙中山为爱春楼题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后觉得意犹未尽,又撰一联,“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两联均嵌入“爱春”两字,可见孙中山对谢氏兄弟感情之深挚。孙中山阅读了谢逸的诗抄,欣然命笔填写一曲《虞美人》。
1921年,谢良牧在中华革命党党部工作,办理军政人员入党事宜。次年6月,陈炯明部在广州叛乱,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谢良牧就任中路讨贼军总司令,号召讨伐陈炯明。青年叶剑英此时在香港认识谢良牧,开始住在谢良牧家中,在谢良牧领导下参加讨伐陈炯明叛乱,从此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1923年,讨陈取得胜利,孙中山返回广州,恢复大元帅职务,谢良牧出任大本营参议、广东省政务厅厅长、大本营特派专员等。翌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谢良牧被选为中央临时候补执委。
2.梁密庵(1880—1941年),广东梅县人,荷印巴达维亚出生。其父梁映堂是当地华侨富商,曾任巴城中华商会主席,荷印殖民当局委为华人甲必丹。1905年,梁密庵经谢良牧、梁鸣九介绍加入同盟会。1907年,梁密庵组织发起革命组织“寄南社”,后改名为“华侨书报社”,被举为社长。该社成为同盟会的宣传阵地,常发动华侨义捐,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孙中山亲书“努力前进”立轴嘉奖;黄兴书赠“是式南邦”横轴留念。1911年“三·二九”广州起义前夕,亟须巨额经费,梁密庵毅然将父亲的大笔存款取出,私自汇回支援。他担心父亲责备,离家出走。其父知道后派人将他找回,问明原因后,不但不责备,而且还高兴地说:“我已寄出一笔款矣!”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给梁密庵颁发旌义状,表彰他大力支持革命的义举。1918年孙中山前往粤东视察时,特率胡汉民、姚雨平等赴松口探望梁密庵等老同盟会会员。1941年,梁密庵逝世后,梅县人民在松口中山公园建造“密庵亭”,以志纪念。当时国民党要员林森、于右任、蒋介石、何应钦、陈立夫、陈诚、戴秀陶等人给梁密庵题词。
3.潘君勉(1882—1968年),广东梅县南口镇人,旅港嘉属商会首届会长。1908年,26岁的潘君勉在堂叔办的香港“万通安记”商号任司理,后自创“南通”公司,致力于旅游业和商业,大力协助嘉应地区的青年到印尼经商谋生。后又与堂兄潘植我在日本神户创办“得人和”商号任副经理,将神户、大阪等地的商品,直接运往南洋各埠销售。在此期间,他在日本结识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以积极方式支持孙中山发动的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派遣干部回国组织中华革命军进行军事讨袁,另派遣干部在海外为讨袁筹集军饷。潘君勉多次捐款给予支持,受到孙中山的赞誉,特书“博爱”两字相赠。1916年由潘君勉创议,成立旅港嘉属商会,他出任首届会长。20世纪20年代,他到日去视察商店业务,曾热情解囊资助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穷学生如郭沫若等。
抗日时期,潘君勉不仅捐款在香港购买西药和医疗器械,运到八路军驻汉办事处,转运抗日前线支援抗日,还经常照顾抗日人士如叶剑英等在港的家属。一批抗日民主人士避居香港时,也得到他物质上的支持。他还捐款资助创办进步报刊。对家乡桑梓教育和慈善事业十分热衷,潘君勉也乐于助人。20世纪40年代,他与同乡人士创办了梅县县立第二中学,并慷慨解囊资助家乡的毅成学校和安仁中学。1950年,当兴梅地区派人到香港等地筹募建校经费时,他又热心捐助。在香港,对公益事业他一样乐善好施。1968年,潘君勉逝于香港寓所,享年86岁。
4.温佐才(1861—1920年),名温灏,号佐才。光绪己丑科(1889)举人,江苏即补道,诰授荣禄大夫。1895年,温佐才到香港担任电报局总办一职,还在香港开设了广嘉兴客栈。据辛亥革命元老姚雨平回忆,当时同盟会华南的总机构设在香港,《中国日报》是革命党人的接洽点,由于温佐才也是同盟会会员,所以客栈成为往来广州、香港的同盟会会员的住宿首选。温佐才的电报局也招揽了不少梅籍人士来此工作,外交家、举人梁诗五的侄子梁扩凡在其麾下任职,成为早期的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俄罗斯趁中国国内动荡之机,暗中支持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等进行分裂活动,各省志士发起救蒙会等,温佐才与于右任、伍廷芳、熊希龄、虞洽卿等发起成立救国社,向社会各界以及袁世凯执政的中央政府呼吁,探寻办法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1912年,救国社由于右任任社长,温佐才任副社长。至1913年3月,于右任离任后,温佐才又继任社长一职。1916年护国战争,温佐才与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呼吁驱除盘踞广东的袁世凯余党龙济光势力。1917年,温佐才又与准备南下参与护法运动的程璧光联系密切,支持护法运动。[18]
5.潘达微(1880—1929年),广东番禺客家人,原名虹,字铁苍,号景吾、影吾,别号忏觉。父潘文卿是清末武官,广州广仁善堂的创始人之一。潘达微幼年勤奋好学,善诗文,是著名画家居廉的弟子,擅长花卉,喜画黄花。他目睹清廷腐败无能,致使国患日深,遂立志救国。1896年,偕妻陈伟庄从番禺棠下乡来到广州城,在双门底承宣街(今北京路北段)开设照相馆,经商之余,结交革命党人。1905年,潘达微与高剑父、陈垣、何剑士等在广州创办《时事画报》,针砭时弊,鼓吹变革。后又和高剑父、陈树人等在南武公学、培淑女校、洁芳女校等校分别担任图画教员,积极宣传革命。
1906年,潘达微参加中国同盟会,在漱珠桥担杆巷“阿巨裱画店”二楼的“守真书阁”,设同盟会秘密活动据点。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守真书阁”被查封。潘达微又在凤凰岗附近,与高剑父、陈树人创办“美术瓷窑”,作为秘密活动地点。1911年,他与陈树人等在广州创办《平民报》和《平民画报》,并兼任广州《七十二行商报》笔政,常撰文抨击时政。
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失败后,殉难烈士遗骸散在越秀山麓至双门底各街道上,广州各善堂遂派工人把烈士遗体运送到东门外咨议局前旷地(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左侧)。番禺、南海两县知事,初拟把烈士移葬狗头山,后又拟葬于处决罪犯的臭岗。因连日凄风苦雨,遗骸肿胀发臭。潘达微目睹爱国志士舍身成仁,死后遗体不得安葬,悲愤交集,于是冒险犯难,以《平民报》记者身份,作现场采访,并前往各善堂洽商验葬。筹措经费后,闻说广仁善堂在沙河马路边红花岗有空地一段,便向广仁堂求援,对善董徐树棠痛陈大义,并自我介绍是该善堂创办者潘文卿的儿子:“座中多为父执,讵忍此不为小子助?”言词痛切,双泪直流,徐树棠等善董深受感动。他又求父亲好友清乡督办江孔殷帮助,江孔殷碍于情面,电告广仁善堂负责收殓,广仁善堂遂出让红花岗作烈士墓地,并负责殓葬各事。殓葬之日,潘达微亲自协同仵工,并请了一群义丐,将烈士尸体洗去血污,运送至红花岗安葬。忠骸安葬后,保皇党的《国事报》故意中伤潘达微,潘达微不得不在《平民报》和《七十二行商报》,发表了七十二烈士已殓葬的消息,以“黄花岗”命名烈士墓地,标题是《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从此红花岗改名黄花岗,扬名海内外,“三·二九”广州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潘达微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多才多艺,热心公益。1912年,他在广州花地黄大仙庙创办孤儿教育院,自任院长,该院教育经费由社会上善长仁翁捐赠;后又创办以收容无依靠、受凌辱的贫苦妇女为对象的广东女子教育院,并创办缤华女子学堂,反对妇女缠足,主张解放妇女,提倡女子就业,积极开展女权运动。1913年,潘达微创办话剧社,并自编自演广州方言话剧《声声泪》,内容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演出轰动一时。1915年,广东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西江灾情特别严重,他积极参加赈灾善举,获得群众好评。潘达微还在香港与王秋源等知名人士筹备出版大型画集《天荒》(初名《岁寒》)。为了悼念已故的民主战士,他亲自撰文《寒潭硕玉记》。后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版发行的《名画日历》,大部分作品出自他的手笔。他喜爱摄影,其作品曾应邀在世界摄影展览会展出,并获奖励。潘达微喜欢漫画,早在清末时创办的《时事画报》上,便发表了不少作品,如《剪发考古》《长辫梦》《瞎闹》等。他还编绘了《小儿滑稽习画帖》,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漫画教材。潘达微平生自奉甚薄,从不在权力名利上角逐。(www.xing528.com)
1929年,潘达微在香港病逝。翌年,其亲属把潘达微灵柩运回广州,葬于黄花岗,在追悼会上,送殡者逾千人。胡汉民、孙科等名人均撰挽联悼念,其中张学良的挽联云:“鲸海播嘉名,遥跂英魂荐丹荔;孤邱标卓谊,共钦先烈葬黄花。”名士曾献声挽联云:“制流民图,变庄严相,要西方浪漫艺术作立场,如此江山那堪再画;创孤儿院,收烈士骸,以佛法无畏精神说革命,剧怜党国及丧斯人。”1951年8月,其墓迁葬在七十二烈士墓左侧,与七十二烈士英名同垂千古。姚雨平撰立墓表,赞潘达微“毕生致力革命,同情人间疾苦,性恬淡,擅丹青,尚道义”[19]。
6.张鉴初(1887—1965年),广东丰顺人,20岁旅居暹罗,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在暹罗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参加潮州黄岗、广西镇南关起义。1911年广州起义,他以敢死队队员身份参加,后随革命军粤军第四军进粤东,光复潮州、汕头,1912年5月15日,荣获广东军政府授予勋章和奖状。后任孙中山随从侍卫,因护卫有功,孙中山书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嘉勉。讨袁失败,张鉴初重返暹罗彭世洛府开设金行及杂货店。抗战爆发后,张鉴初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泰国政府驱逐出境,经缅甸、云南辗转至重庆,被聘为国府华侨委员会顾问,国府主席林森书赠“品似梅花香在骨,人为秋水淡为神”。后张鉴初自重庆返故里,被推举为丰顺县战时动员委员会和民众抗日救国委员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张鉴初重返泰国,复操前业。
7.冯灿利(1891—1952年),广东丰顺人,15岁赴暹罗,在曼谷开咖啡店、福民药房。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暹罗分会,是该会最早的盟员之一。在孙中山革命理论的感召下,冯灿利弃商参加辛亥革命,此后,从事华侨事务工作,贡献良多。
8.曾稚南(1884—1940年),广东蕉岭人,出生于马来亚半岛,幼名岛生。其父是马来亚富商。曾稚南回祖国读完大学回到马来亚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将其父万贯家财捐献为革命经费,被孙中山委任为华侨宣抚使、筹款专员、特派员。辛亥革命后,任咨议局议员。民国十一年(1922),任东征军后勤军需处副处长。
9.郭渊谷(1876—1929年),广东潮安客家人,字锦泉,1876年生于马来亚彭亨。1906年在星洲参加同盟会,并在其母支持下,变卖家产助饷。后旋归故里,进行反清活动,在本村持剪助人剪辫。黄岗起义失败后,郭渊谷潜回新加坡,继续联络侨胞,宣传革命。1911年,郭渊谷参加孙中山发起的“同德书报所”,又与革命志士成立“星洲书报社演说团”“开明演说书报社”等。是年冬,郭渊谷回潮参加光复潮汕的军事行动。民国元年(1912),郭渊谷被委为陆军少将,嗣任大元帅府副官,后任黄埔军校教官。1920年回乡,郭渊谷大力提倡兴学育才,自编乡土教材;又力倡破除陋俗,反对游神赛会、做丁桌、祭祖先,倡导大力发展生产,搞种柑、捕鱼等副业。1923年,郭渊谷到丰顺县任县长,招抚盗寇,禁种鸦片,政绩斐然。1924年,郭渊谷任国民党海外同志会总干事。1926年,郭渊谷任海南琼南县县长。1929年1月卒于任所。
10.卢耕甫(1872—1943年),广东梅县人,出身于华侨之家,早年在印度经商,后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嘉应州教育会会长、梅东中学校长、梅州州长、民国第一任梅县县长等职。
积极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客商”还有:
范其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范汉杰的大哥),少年往马来亚谋生,后来跟孙中山革命,曾经随孙中山至夏威夷檀香山向侨胞筹款,年仅24岁死于星洲。范汉杰的二哥范其逵、三哥范其适年轻时即赴印尼经商,受大哥影响,支持民主革命。
谢鲁倩(1881—1920年),字颂平,梅县“客商”归侨,早年与挚友创办雁洋合堡初级学堂、丙村三堡学堂,并任校长;后任广东省警卫军统领、广东讨袁护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