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65年6月,在第二次拉律战争中遭杀害。苏亚昌遇难后,从霹雳马登到北马各处的华人社区,都出现了纪念他的香火祭祀。有关苏亚昌的传说在当地有许多版本,根据史书记载,大致情况应该是这样的:19世纪中叶,拉律(太平)发现锡米后,华人蜂拥而至。太平市政府为了纪念英勇的苏松,而把市内第七横街命名为“亚松英雄路”。
苏亚昌(苏亚松、苏拿督公)(?—1865年),广东惠州客家人,是北马义兴会党领袖。于1865年前,他已经带领惠州邑同乡到拉律(太平)开发,由于获得拉律大臣依不拉欣的同意,开发超过16处矿场。1865年6月,在第二次拉律战争中遭杀害。苏亚昌遇难后,从霹雳马登到北马各处的华人社区,都出现了纪念他的香火祭祀。最后在华人社群间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外族势力、反压迫的“拿督苏松”神话,在马来社会里也出现了不少Panglima Ah Chong传奇的传说与舞剧,以纪念这位英雄人物。
有关苏亚昌的传说在当地有许多版本,根据史书记载,大致情况应该是这样的:19世纪中叶,拉律(太平)发现锡米后,华人蜂拥而至。在吉辇包,归属海山帮(增城客家人)拥有,首领是郑景贵;至于吉辇(甘文丁),则是义兴党(惠州客家人)的地盘,首领So Ah Chiang亦是惠州客家人,在1865年6月爆发的第二次拉律暴乱时,马来酋长雅·依不拉欣投向势力雄厚的海山党,杀害了他,并把义兴帮驱逐出拉律。(www.xing528.com)
苏亚松英勇就义获得了马来与华人社会的尊崇,马来同胞尊为“Panglima Ah Chong”,而华人则在峇登二关建立“苏篮卓(拿督)庙”祀奉他,庙中神位写着“苏篮卓公”。庙宇原本简陋,直到1982年方建起美观的庙堂。他升格为神后,据说非常灵验,深受沿海一带居民崇尚。在霹雳沿海的乌绒峇登、班台、大直弄等地,都有其分香小庙。“篮卓”(规范译为拿督)即马来语Datuk的音译,义为“圣地之灵”,有些类似中国的土地神。太平市政府为了纪念英勇的苏松,而把市内第七横街命名为“亚松英雄路”。[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