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帮的三大特征:会馆、章程和活动区域。客家人崇文,客家商帮所到之处一般都建有会馆。《光绪二年建筑省城嘉属会馆碑记》载,“凡都会之区,嘉属人士,足迹所到者,莫不有会馆”。早期客家商帮在国内建立的会馆多以“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或州县冠名,是一个地域商人组织。据刘正刚教授研究,在清代前期,不少客家帮商人随移民入四川经商,在重庆、泸州及各县城建立会馆者有17个。[14]四川成都的洛带古镇是清初客家商帮在华西的重要商务会聚中心,那儿的“客商”会馆都是地域性的命名: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等。
据《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辑》统计,嘉庆年间,苏州嘉应会馆修建的碑记达17块之多,反映了清代前期客家帮商人在江苏经商十分活跃和会馆活动兴旺。[15]嘉庆十八年(1813)《嘉应会馆碑记》载:“我嘉一郡五属,来此千里而遥,坐贾行商,日新月盛。性向未立会馆,咸以为缺事,泰(董事)等托足此地二十余年,承各位乡台及先达来往者。盛不以为不才而嘱倡其事。”[16]道光年间,广东的广府商人、潮州商人和客家商人在苏州城外莲花兜共建“海珠山馆”。[17]
清代潮州城已经成为潮汀赣梅经济中心,商人云集,客家商人建有“汀龙(福建汀州、龙岩)会馆”“镇平(蕉岭)会馆”等。意溪镇是客家商人集中的地方,有众多的客家会馆,其中和平馆为建筑规模最大的一个客家会馆,由福建连城人创办,广东、福建两省共管,专做杉木贸易;金丰馆由福建永定客家人创建,除作为贸易中介之外,有时还直接收购转卖货主的杉木板;银溪馆由大埔银江人创建,专做银溪河的大杉生意;丰埔总馆由丰顺、大埔两县联合创办的竹馆,免费为丰顺、大埔两县的货主和放排工人提供食宿,同时按2%的比例向贸易双方收取中介费,用于支付馆内的日常开支。在意溪,还有橡埔、鄞江等会馆。这些会馆都是地域性组织,大多是潮籍商人、客籍商人和福建籍商人共同组织的。(www.xing528.com)
在康雍乾时期,客家人到东南亚国家经商贸易定居者有300多万。[18]到了清代后期,客家帮商人到外国经商而建立会馆为数不少,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就有21个,美国旧金山2个,加拿大维多利亚1个。[19]越南堤岸的“义安会馆”是客家商帮和潮州商帮共同建立的,始建于明末,义安在东晋辖今天粤东潮梅地区、闽南的漳浦、云霄、诏安等县。同治五年(1866)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规模改建,留下几块碑记。其中《重修义安会馆碑记》开头第一句写着,“我堤岸义安会馆,依隋代古郡以立名,合潮循道(今潮梅地区)属而共建”;并在《重建义安会馆序》中对“义安”二字做了特别的解释,“为乡情而适义,会梓谊以问安”。在碑记中还写着:“会馆之建设久矣。其初为潮客两帮诸商董协力同心,创成基址。凡吾两帮人等来南者,皆得赖以联络乡情,会议商务。即今左右门楣,悬挂公所,潮客两帮,相对辉映,所以壮会馆之观瞻也”。[20]
可以看出,早期客籍商人基本上是沿袭中国传统的地域帮属,并未强调民系或族群的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